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口政治学是人口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人口与政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即人口政治关系。具体包括人口与政治主体、人口与政治主体行为、人口与政治行为目标、人口与政治文化、人口与生态环境、世界人口与全球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与人口安全有关的六大关系,即人口安全与和谐社会、人口安全与人类安全、人口安全与社会安全、人口安全与人口现象、我国人口安全与西部人口安全以及人口安全与人口发展战略,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宁夏人口的现状是: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高于全国,老年人口增速快。未来一段时间宁夏人口的发展态势是,劳动力人口、老龄人口、育龄妇女人口将出现高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进劳动人口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宁夏人口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口均衡发展的科学含义是指人口系统构成要素相互匹配、互为依存、协同发展的状态,是指人口的供给和对人口的需求在数量或者结构上处在相对平衡、动态协调的状况。低水平的人口均衡是数量意义上的供求均衡,高水平的人口均衡是结构意义上的契合均衡。人口均衡发展的人文含义是彰显对生命尊严、人权保障、人类发展、家庭幸福、人口优化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含义是确保人口的优化发展,即警惕和防止人口的逆向发展或者说负向发展,引导和促进人口的积极发展或者说正向发展。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缺一不可。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适度低生育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建设"健康家庭"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微观基础;成立"人口与家庭发展委员会"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体制保障;"适度生育、调衡人口、投资人口"是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性选择和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口转变理论,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负增长是超低生育率作用下人口再生产的特殊类型,是在无迁移人口条件下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人口总量和增速、年龄结构和分布结构等快速变迁的现象。华盛顿大学2020年人口预测数据首次勾勒出21世纪世界人口负增长的基本趋势,对比联合国2019年人口预测数据,发现世界人口负增长在21世纪开启的作用机制在于低生育率水平预期。进一步展望世界人口负增长趋势,不难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化、区域和国别人口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差异化等特征与人口负增长伴随;通过减少劳动力资源、挤压技术进步空间、增加社会保障压力等方式与人口老龄化相伴生,在后人口转变阶段与低生育率陷阱相叠加,以及通过总体和个体视角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在适应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亟待从缓解老龄社会问题、分类实施家庭计划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视角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人口问题、制定人口政策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具体国情,把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运用于我国人口政策制定过程中,既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历程,又制定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口政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政策的演变看,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民族地区,无论总人口还是少数民族人口均呈现出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既有自然增长导致的人口增长,也有机械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增长,同时也有社会人口变革和国家制度原因导致的人口增长。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口惯性”作用还将促使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因此,国家应制定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人口政策与制度,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红利和人口负债的特色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是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正面与负面效应,通过与其他国家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中国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的特色,并提出了开发人口红利与应对人口负债的策略,应在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强培训、调整教育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退休制度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已被彻底否定,但并不意味着承认“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我国已跨入世界低生育率、低出生率国家的行列,把“人口不断迅速地下降”作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将会对今后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确认识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规律,对科学制定今后人口发展策略和人口计划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流行对人口安全影响的评价研究——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安全作为一个涉及与人口诸多要素相关的概念,正被广泛应用于评价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程度。艾滋病对人口安全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分析艾滋病对人口安全的影响,找出艾滋病与人口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人口安全的高度来研究艾滋病预防问题,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把握艾滋病对人口、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人口安全的预警能力,对于人口安全系统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建国后青藏高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就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所提出的工业优先发展、农牧业优先发展、旅游业优先发展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的区域条件予以详细分析,提出青藏高原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现实和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坚持特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人本开发“三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并对特色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人本开发模式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隆升速率通过对字生核素形成速率的影响,对地貌面宇生核素年代的求算带来不确定性.根据青藏高原隆升的不同观点,求算出对应的年代,再结合全球冷暖期变化,及冰川地貌发育的客观规律性,得出青藏高原现在的平均海拔高度是第四纪以来才形成的,并且60万年来高原抬升了约1000m,14万年来高原抬升了约400m,1.86万年来则抬升了约56m.  相似文献   

13.
景颇族传统农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同时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景颇族先民从民族发源地青藏高原往南迁徙的过程中,经历了由游徙牧畜、采集、狩猎到刀耕火种农业的物质文化衍变。中国境内的景颇族至2000年已经彻底终结刀耕火种的历史,但发展农业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定、雅江等地的藏族民居石砌的碉房上 ,往往在门窗顶部或房屋转角处 ,用石灰绘出或用白石砌出的天、地、日、月、星辰或动物和宗教图案。其中牦牛头的图案占有很大比重。这在一些著作中称为“牛头或牛角符号” ,显然与牦牛崇拜有关。有的地方在民居的门口还装饰有牦牛的角 ,亦是一种民俗信仰。此外 ,在丹巴的民居底层即牛圈的门口或附近 ,往往有以石头略加雕刻后的牛头、牛角、牛嘴、牛舌等形象 ,砌在外墙之上。这既是牛圈的标志 ,也有祈求牲畜繁殖之意。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甘堡乡原甘堡屯守备衙署的屋顶上 ,曾置有许多完整的牦牛头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文化多样性显著,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出形态各异的婚姻相态与支付方式,同时使身处其中的妇女因此具有了差异明显的社会地位与家庭地位。文章通过对这一地区四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比较,分析了妇女群体在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中的能动反应,同时揭示了婚姻与支付实践中的深层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青海藏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仅使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理清发展思路,采取切实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对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青藏高原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三江源区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在青藏高原上,具有民族特性和资源特色的藏医药民族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开发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产业开发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明显成为制约藏医药产业发展的消极因素。本文依据调研资料,就青海藏医药产业的开发模式和经验作一简要分析,并对产业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民族医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藏医药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而,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然而,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生态观,基本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藏族传统的生态观大致包括: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朴素观念,禁止杀生、爱生护生的生命伦理,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平衡法则。同时,原始信仰、藏传佛教以及历代法规都对藏族的生态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构成了一个包括朴素观念、核心思想以及制度保障的藏族传统生态观的体系架构,并通过风俗习惯形式得以传承。当然,藏族的传统生态观的体系架构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