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移民时代     
2013年初,中国第一部年度国际移民报告——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发布。报告显示,个人资产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中,近60%的人士已完成投资移民或有关考虑。截至2012年,中国移民对世界几个主要的移民国家永久性的移民数量超过15万人。与不断升温的移民热潮相呼应的,是各国层出不穷的移民新政,但是,其中的机遇与风险也亟须投资者谨慎。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城市重构的理论化,建议用层级比较的方法研究移民的定居问题和跨国联系。通过提出"城市层级"的概念,本文探讨了后工业化城市重构的不同结果与移民融合的不同路径之间的关系。在"地方性"的理论化上,移民问题学者以民族国家和族群为分析的主要单位,而城市重构问题学者则未关注移民的研究。移民路径形成并反过来作用于城市的差异化定位。移民被视为城市层级的缔造者,城市在全球力场下的不同定位,决定着移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曾经的上海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埠以后上海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不仅远远超越了周围那些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素称发达的中小城市,而且很快成为中国以至亚洲最大的城市,还形成了一批以素质高、能力强、影响广为特征的“上海人”(尽管他们的原籍大多并非上海,很多人也不是在上海出生),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和。具体地说,得益于租界和移民这两大要素。移民更是上海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上海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存在,"新移民"在文化上具有"山寨性"、"快餐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既是他们"扎根城市生活"的生活写照,也显示了他们"永不言弃奋斗精神"之下潜伏着的集体张力。"新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文化活力。"新移民文化"所拥有的现象特征与内生动力,显现出其所蕴含的城市革新力量与未来发展潜能。他们是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的一环,乃至成为整个中国未来现代化事业中值得信赖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磊 《城市观察》2011,(5):155-163
城市青年新移民指的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当中产生的从农村户籍变为城市户籍的群体,以及户籍虽未变动,但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时间较长,已定居或有强烈定居倾向的青年群体。作为青年新移民城市融合问题的一个具体切入点,从居住的角度,基于“定居是青年新移民城市融合必要步骤”的假设,以中部省会城市舍肥为研究个案,通过访谈式调查,归纳城市青年新移民的定居类型,并就城市青年新移民当前居住状态、定居意愿、定居策略与过程、定居影响因素等调研内容作出初步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把握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召开“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环境专题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未来30年上海发展的国际环境与上海全球城市功能建设”“未来30年世界城市体系及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上海的地位和作用”等议题开展讨论,从理论高度分析了未来30年上海发展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剖析了未来上海打造“全球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功能承载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为代表的网络平台的出现,形成了一个蕴含信息传播、人际社交、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有影响的网络新空间,公众由此进入了“微时代”。基于微时代背景下城市新移民政治认同的新变化,如何有效增强城市新移民的政治认同,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多维度着力构建微时代城市新移民政治认同的培育机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未来30年上海应该是世界性、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城市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研究,要有一定的依据和维度。展望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的依据,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国际环境变化、国内环境变化、国家战略和上海自身条件。确定上海城市发展愿景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城市类型、城市属性、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9.
袁宇 《职业时空》2008,4(8):70-70
移民迁建后的长治久安,始终是困扰世界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大难题。移民迁建后如何保证他们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地方又如何利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带动移民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发现在移民的迁建过程中,移民原有的文化属性、水准及受教育程度,会对移民的迁建速度和社会经济生活重建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又都与移民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冯翔  王媛媛  李俊 《科学发展》2021,(12):62-70
上海具有发展旅游业独特的区位、交通、文化、资源禀赋和消费市场优势,对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和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新需求,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按照"产品 营销服务环境功能管理"的顺序,上海应分重点分步骤有序推进,通过打造核心吸引物,找寻精准营销渠道,提升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品质,依靠城市大母体环境,加强交通连通性和舒适度,强调企业主体行为,加强政府协同合作能力建设,最终实现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城市新移民已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构成,研究其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国七个大城市新移民调查发现,蓝、白领职工自评健康与体态健康在行为、状态、认知三个维度上产生影响,生活方式对蓝、白领职工自评健康的影响方式不同,而对蓝、白领职工体态健康的影响方式则具有更多的共性,从而导致了蓝、白领职工在自评健康与体态健康两项指标上存在反差。  相似文献   

12.
青青年新移民的社会适应与发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对519名青年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显示,青年新移民在各个维度的社会适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经济融入维度青年新移民存在明显优势;在行为适应维度青年新移民与原住民的交往频度和深度不高、社区参与度低;在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维度青年新移民对"上海性"认可度较高,对"上海人"身份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在并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年新移民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年白领移民的社会适应状态是该群体能否在所居城市永久居留的重要表征。城市外来移民居留意愿的选择,历来存在客观因素决定论和主观因素决定论两种研究取向。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移民生活压力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性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的平均社会适应水平对青年白领的呈偏低态势,多数的青年白领移民有居留趋向。虽然研究数据一定程度上支持客观因素决定论的研究取向,但决定白领移民是否居留应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所在城市的主观认同和归属是青年白领移民真正植根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4.
软实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建设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来源。伴随着城市硬实力上升到一定水平,城市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城市软实力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也在部分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与纽约、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展望未来30年,上海要成为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城市,必须塑造国际领先的城市软实力,更要依托城市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为此,要注重和加强城市软实力的建设,从多方面做起,持续提升上海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蒋媛媛  黄敏 《城市观察》2018,(1):116-123,144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定位已经发生变化: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204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围绕瞄准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结合上海优势和国家战略功能导向,实现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促进上海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形成与全球城市相匹配的经济结构和软硬实力。  相似文献   

16.
刘波  白志刚 《城市观察》2012,(5):134-141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伦敦地方政府通过各项改革措施,成功实现了从世界文化古都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转变。伦敦建设世界城市的每个阶段都尤为注重规划;金融服务业为伦敦世界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引擎;多元完善的交通设施是伦敦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基础;国际多元文化中心、创意城市建设是伦敦世界城市软实力构成的核心;都市囤建设及大伦敦政府体制管理新模式是伦敦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保障;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伦敦世界城市吸引高端人群,增强宜居性的重要原因。伦敦的阶段性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大城市加快国际化进程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彬  胡晶 《城市观察》2015,(6):138-150
近年来,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创造的共同影响下,上海服务贸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成为了开放升级条件下加快都市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然而,从国际竞争力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结构与质量都与亚太的两大全球城市——香港和新加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两个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网络的活跃节点,深层次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主要得益于发达的、迎合全球价值链分工需求的服务贸易的持续增长.尽管它们发展服务贸易的路径不完全相同,但是却对致力于建设全球城市的上海给予了同样的启示:发展服务经济、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深入市场化改革,探索全球治理框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从完善创新生态入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在建设全球城市过程中,需向世人呈现一个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国际形象.为此,应建立强力而高效的城市形象推广机构,协同开展城市营销;加强城市国际交流能力建设;遴选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度挖掘核心吸引力,激发城市创意活力;推进多元文化建设,提升社区精神品级与融合能力;吸引国际机构落户上海,聚合高端要素;拓展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亲和力和感受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创造绿色健康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9.
肖林 《科学发展》2016,(1):41-55
未来30年上海发展的总体方向,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中华文明的全球城市.其主要内涵,就是建设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中华文明特质的世界文化大都会、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的良好典范.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能级:能跻身全球城市的首位方阵,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在国际规则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经济、文化、科技和城市治理等领域形成较强的全球影响力;在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带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巨型城市区域;形成与纽约、伦敦等一线全球城市并肩的综合环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出现于19世纪末,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运动和1882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的30多年间,伴随着华裔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美国华人移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传统的东西海岸华人聚居城市及其他城市中涌现出许多与唐人街有着质的差别的新华人聚居区,纽约市的法拉盛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蒙特利公园市就是其中的典型。当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成为目前移民社会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族裔资本为中心”的解释性框架,可以尝试解释“美国华人移民社区转型”的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