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教育,其本质与艺术教育是相通的。将语文教育渗透艺术教育中,通过给课文配插图,进行配乐朗诵,以及编课本剧等艺术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提高想象力和鉴赏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开辟更新、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一、创造性语文教学艺术涵义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欧文·埃德曼在《艺术与人》中认为:"艺术决非仅同雕塑、绘画、音乐有关。它代表了整个人类智慧发展的过程";并对艺术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揭示:"艺术是人的聪明才智在自然环境中的体现,独出心裁地使其有助于实现人的种种目的,"如谈话艺术、领导艺术、管理艺术等。由此看来,语文教学是自有其艺术可言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育对艺术学习的影响最大。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情感的真切体会、对艺术形象的准确把握、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甚至对内心感悟的生动表达,无一不依赖他们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那么,用什么指导思想来编写艺术高职语文教材呢?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语文教学艺术创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其一,过分强调理性心理因素的作用,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犹如钟表,机械、精确地运转着,毫无生气。其二,过分强调和依赖非理性心理因素的作用,简单的将语文教学艺术比附成其他门类的艺术,任意借用其他门类艺术的创造方法,创造出一些稀奇的教学方法,设计出一些古怪的教学程式,最终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这两种现象都是缘于对语文教学艺术心理活动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而造成的。通常意义上说,科学的东酉,理性成分占优,艺术的东西,非理性成分居多。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科学…  相似文献   

5.
韦志成先生是当代优秀的语文教育者,是众多研究语文教育的专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位。他针对"语文是什么"和"怎样教语文"这两个问题,提出将"美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利用情景教学、艺术教学来革新教学方法,并主张教师、教材与教学方法共发展,勾连"三维目标",为我们当下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知识与能力——言语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过程与方法——科学与艺术共为效率服务;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美启智,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设计的诸多问题,将教学意境引入语文教学设计中对提高语文教学设计水平与完善教学设计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教学意境思想运用于语文教学设计要求中,教学设计者采用布白艺术,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而语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意境创设过程则需要构筑召唤结构和合理利用品味与移情。  相似文献   

7.
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黄亚明,陈明华当今影视艺术已经融进了人们日常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师正面对着普遍观看影视的学生群体。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技巧,已使学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感到不满足。这就逼使语文教师必须更好地了解新的审美意向,把影视艺术纳入到语...  相似文献   

8.
简评《语文教学艺术导论》辛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艺术已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最近,钱威先生主编的《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最新佳作。钱威先生近年来一直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语文教...  相似文献   

9.
课堂调控艺术反映着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水平 ,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节奏和课堂意外情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模糊思维的存在和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质,决定了模糊艺术可以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模糊艺术本身具有情境性、渗透性、启发性,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上,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模糊不等于"含糊",我们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把模糊艺术恰当地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是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的美妙的事业。在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也充满了美学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诱导,我们就一定能激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有所进益。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充满了美学的成分。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之外,语文教学应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理智的增益、艺术的感染、情感的教育、美的陶冶。语文教学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容,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形象因素,教师凭借着教材运用艺术手段来感染、激励、滋润、熏陶学生,通过对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欣赏,引起学生情感的愉悦,从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学同学生所学的美术专业结合起来,既能促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是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一、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多为优秀之作 ,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 ,创造出美的境界。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语言的艺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它艺术都远较广阔 ,每一种内容 ,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 ,内在的和外在情况都可以入诗…  相似文献   

15.
戏剧理论家贝克曾说:“高潮不论用动作、对话、手势或思想(直接表达或暗示)表现出来,它总是在观众中产生一场、一幕或全剧的最强烈的感情。”可见戏剧高潮的魅力。语文教学和戏剧一样也属于艺术,艺术的原理是相通的。所以,语文老师也应该像一个高明的剧作家,让自己的课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引导学生在教学艺术的高潮中,领悟无涯学海的壮美,  相似文献   

16.
李冲锋,1975年生,山东沂源人。聊城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论研究所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研究生,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帮助学生领悟语文奥秘的引子.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8.
黄应成 《新天地》2011,(12):486-487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呢?在我看来,多角度创设语文阅读教学艺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于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对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语文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诗歌教学艺术主要体现在:从诗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表现力,在领会诗歌内容和情趣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诗歌的教学要因诗异,诗歌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艺术的“光亮”,聚焦学生的“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境界,许多语文老师都作了成功的探索。诸如整体思路的构想、双边活动的实录、导语的引力效应、充分展现了腾龙驾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