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正娟  杨忠财 《社区》2004,(22):29-29
浙江省宁波市白鹤街道机关干部人人都有一本"社情笔记本"。翻开首页就是社情记录制度的具体要求:联系点干部每周下社区不少于一次,其他干部每月不少于两次,直接听取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逐笔记录在社情笔记本上,做到带着街道党工委的工作部署下社区,带着社区居干和群众的呼声回街道。街道每月召开一次社情交流会,每个联系点干部汇报各社区  相似文献   

2.
<正>"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干部好不好,群众自有公论,实践也有比较。干部好与差,靠什么评判?以什么比较?群众看干部最主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看其办不办实事。为百姓办实事的干部,就是组织器重、群众爱戴的好干部。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县任职时提出,衡量干部好与差就看他能不能办实事。时至今日,这一点依然是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一"心中四有"要求,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逻辑必然。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心中四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密切党群关系,切实做到代表人民、造福于民、执政为民、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工委组织部从今年开始,分"五大类"检查项目,对机关事业单位党政干部进行定期"政治体检",要求干部做到"五官端正"。  相似文献   

5.
党员、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让群众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在日常生活里,最好让群众看不出来你是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看得出来”与“看不出来”相比,前者比较好做,而要做到后者则不易。这不仅需要更高的思想境界,而且还要在自身修养上下工夫,细微之处见情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与"三个代表"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贯彻和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7.
王涛 《金陵瞭望》2007,(8):11-11
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日前在全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讲话时谈到:只有不讲道理的领导。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一些干部早就脱离了群众.还口口声声说群众难管。你不把心思花在工作上。花在老百姓身上.群众怎么能够服气?一有事情就首先问罪群众.这是神经衰弱、没有力量的表现。这不是共产党的官。只有心里装着百姓。扎扎实实改变作风。才能把老百姓的难题、难事解决好。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政绩?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和问题就是能力.就是政绩。要教育好群众.首先要教育好干部。有事先从干部身上查起.这才是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真正转变观念,无私无畏,真抓实干,就能干成事干好事,群众的怨气就消了。干群关系就密切了.发展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很久没有听到省部级高官这种发自肺腑的心声了。有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出现矛盾先从领导身上找原因。这才是人民的“公仆”.这才是优秀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正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坚力量。从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确立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到习近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好干部的"20字标准",尽管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干部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德才兼备"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这里的"才"就是指领导干部从政能力,即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使命所必需的全部素质和才能的总和。如果说从政道德是为官之魂,那么从政能力就是为官之  相似文献   

9.
《三上桃峰》的主角青兰,是作者精心炮制的一个“理想人物”,是按照孔老二鼓吹的“上智下愚”的规格,刻画出来的艺术形象。请看第二场,青兰追马上桃峰,同桃峰大队社员二虎讲不上三句话,便不耐烦地说:“哎呀,和你讲不清楚,还是领我去找找你们干部吧。”第三场,杏岭大队群众为病马“议论纷纷”,青兰见了又厉声斥道:“大家干活去吧,这个问题我们干部研究解决”。好一个“干活去”!好一个“干部研究解决”!孔老二不是鼓吹“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吗?刘少奇不是诬蔑农民“散漫”、“保守”、“狭隘”、“落后”,离开他“就要糟糕”吗?还有林彪,不也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15,(3):27
2月14日,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正风反腐前瞻"栏目刊发第10期文章——《"蝇贪",面对的只会是"冬天"》。文章指出,当前,"小官大贪"不乏其人,"苍蝇"竟养出了"老虎"的胃口。这些问题让群众"最受伤",自然最反感、最痛恨,也必然是今年"拍苍蝇"重点瞄准的目标。文章称,目前,中央纪委以上率下开展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已经推进到地市一级;各省区市党委加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回了一趟农村老家。由于交通闭塞,农民信息不灵,至今还只靠种庄稼卖粮食苦苦度日,经济状况依旧很差,离“小康”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和乡亲们攀谈中得知,他们虽然也很想脱贫致富,却缺少项目和资金,非常盼望上面的干部能给他们领领头,指指路。可是,由于这里穷,路又不好走,乡里的干部一年也难得来一趟,县里的干部去年过年前倒是坐小船来了一次,专门是来“节日送温暖”的,群众也反映了情况,县上的人也承诺要帮助解决问题。可是,人走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乡亲们说:“广播电视里经常播放领导下基层,不过都是到经济好的地方去的,而且跑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袁浩 《金陵瞭望》2010,(9):12-12
当前,各种各样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应该说,大多数领导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身体力行,走村串户。向群众摸实情,给群众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赞扬。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到基层去喜欢摆官架子:对农民讲话满口“官腔”,不是教导就是指示。用群众的话说:“和这样的干部说话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群众不愿意接触这样的干部,见了他们总是躲着走。  相似文献   

13.
刘志华 《社区》2012,(12):23
近日,笔者陪一位街道干部到社区调研,这位干部问一名群众:"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名群众说:"希望你们能找我谈一次心。"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干部制度设计和干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某些天然缺陷.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体制外的软监督,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要敢于主动承担失职的责任,学会利用新闻媒体坦诚地向群众道歉,切实履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媒体通报、解释有关政策、情况或问题,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上层领导既要乐于听取地方干部的正面汇报,又要善于深入到群众中间,尤其是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内部,听取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5.
王旭东 《金陵瞭望》2010,(24):11-11
干部“下访”。有利于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干群关系融洽。因此。“下访”干部就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民众解决应该和可能解决的问题及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6.
邹瑞华 《老友》2010,(5):28-29
他,现年81岁,双鬓如雪,脸上始终挂着朴实的笑容;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21年间,心系青少年,先后到学校、监狱等单位义务为青少年作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报告1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0余万人(次),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260人(次);他,1996年、2001年、2005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3年、2010年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五好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他,就是离休干部、高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戴佳臻。  相似文献   

17.
国宏 《山西老年》2010,(5):47-47
结合干部、政策、服务"三进农户"活动,湖北安陆市各级领导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向群众发放"民情订单卡",群众可根据需求向干部"下单",干部"签单"承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瑛 《社区》2012,(13):22
社区工作看似是一个最基层的工作,其实担负着很大的责任,而履行好责任,就必须做到"三个及时"。一是及时掌握社区动态。我坚持每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以后为入户时间,根据信息员提供的信息,下到自己管辖的区域,负责对各项工作的信息采集;与居民群众进行沟通,听  相似文献   

19.
刘志华 《社区》2012,(18):23-23
近日,笔者陪一位街道干部到社区调研,这位干部问—名群众:“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名群众说:“希望你们能找我谈一次心。”笔者听到这话时,吃了一惊,可静下心来想一想,近年来,与基层群众谈心、交心确有被冷落的倾向: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要等群众思想出了“问题”,有了“情绪”才会找群众谈一谈,造成一些群众的思想和心态的疙瘩难以解开,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杨茹 《社区》2011,(23):22
过去,居民有事才去社区;现在,社区派人主动上门——怎么办医保、怎么申请公租房,或者与邻居有了矛盾,或者生病住院……都有人管江西省丰城市河洲街道新城社区民情信息员陈志昌习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每天发生在身边的民情,大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全过程,小到寥寥数语的一次上门登记。陈志昌十分感慨地说:"社区的事多,且杂,涉及方方面面,处理起来需要技巧。尽管我们每天记录的都是帮居民做的一些小事,但每件小事对居民来讲都是急需解决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