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同义词所具有的共同义位的数量、共同义位的类型、一组同义词中的方言词情况这三个角度对<荀子>单音节同义形容词进行分类,可知大多数同义词都是在各自的引申义列上有"点"的重合关系,单音节词的词义相同,最主要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从对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的探讨,我们看到,两组同义词的意义之间如果有相反关系、推演关系,这样的两组词的成员也比较容易构成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把同义词和近义词混为一谈的现象,指出同义词和近义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汇意义相同是构成同义关系的逻辑基础,但词汇意义相同不等于义项全部相同,也不同于语言应用中的所指义。词语的色彩意义对同义关系会有影响,语体色彩不同而词汇意义相同的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感情色彩不同的词不具备同义基础。  相似文献   

3.
“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同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现在“同义词”的丰富上。解释词义的方法,也常常以这种丰富的同义词做基础,在训诂学上形成“同义为训”的体例,即以同义词来做训释词,指明被训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是同义关系。古代训诂学的专书,如《尔雅》等,首先是把同义词类集起来分列成各条,再从各条中分别采取比较普通常用的词(一般称为“基本词”)来做训释,这就是“同义为训”。郭璞《尔雅序》里所谓“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就是关于同义词的类集、  相似文献   

4.
同义词是词的同义形式,是意义大同而小异的一些词的类聚,是成组的,是词义关系中的一种最主要的类型。就总体说,同义词是一种语言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各种来历的词义集中表现。新词、古词、方言词、通用词、术语词、行业词、口语词、书面语词纵横错综地组成复杂的同义词网。(方言词如果进入民族共同语的系统,就可以加入同义词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同义词时,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英美人认为是同义需要区别的词他们并不认为是同义词,而他们认为是同义词的词英美人却并不认同为同义词。其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往往将英语单词与汉语的对应词联系了起来,使本来已经相当复杂的英语同义词关系,由于汉语的干扰而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从词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辨析英语同义词。  相似文献   

6.
古人重视同义词内部成员的不等同性正是其优良传统 ,而以往研究滞后 ,无人问津。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认为《尔雅》同义词具有不平等性 ,这种不等同性表现为同义范畴词内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的认知差异性及层级性。《尔雅》的训词与被训词有典型与非典型的差别 ;构成同义集合的多义词据义项做典型或非典型成员 ;同义聚合体的成员显著度呈多层级递属变化。这从一个方面证明《尔雅》为一部同义词典 ,当时人们对同义词的研究已相当深入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是联合式复合词的一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顺序可以互调。从语素意义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从词性上看,构成同素异序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一词性,可以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从异序后词义是否改变来看,一种是同素异序同义,另一种情况是同素异序异义;从发展变化看,同素异序同义的两个词,在长期的语言发展中有的消失了一个,只保留一个,有的则是长期并存,是两个同义词。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言中,某些词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相似性,我们通常把这些词称为同义词。同义词间虽然在语义上具有同义性,但其同义程度有所差别。本文将根据同义词间同义程度的不同对其绝对性、认知性、重合性加以详述。绝对性绝对性同义词,是指在任何语言环境中语义全部相同的那些词。当然,用这一定义去衡量某些同义词是否具有绝对性是不行的,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要看这些词在所有语境中的意义,而从语言角度讲,这种语境很可能是无限的。然而,要想证明某些同义词不具绝对性则较容易,即反证法,我们只要找到它们意义有差别的语境就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9.
研习<新华同义词词典>,可知名词"时间"同时是三个同义词组的成员.调查这三组同义词的使用状况,对其"一词三见"的理据进行了分析;以"时间"为例,进行了同义关系的语义、语体特征的异同辨析,在结合语料深入探讨之后,说明了释义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固然需要在文本文献中确定词义并找出共同义位的词,但是训诂材料的利用,尤其是互训对于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起到很大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建立汉语同义系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今天的同义词研究留下了可贵的经验。文章浅析了段氏建立同义系统的原则和方法,其总体原则是“通之甚宽”,其具体方法是据形、据音、据义,辅以以辨连同、以异连同、探因连同。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说文段注》使用某与'某义同'等一类术语共有128处,即有128组'义同'字(词)。对这些'义同'字(词),一般都把它们视作'同义词'。经作者逐一考证,结论并不完全如此,其中有一些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另外还有少量意义相近相关的词,从而澄清了人们对《说文段注》'义同'字的误解,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说文段注》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俄语词汇中同义现象较普遍,且对同义词掌握和运用的熟练、准确程度是俄语水平的直接体现,是国家高等教育阶段各类俄语水平测试的必测项目,为此应加强对俄语同义词的学习。按照俄语中的词类划分,分类归纳总结,从语法、句法、词汇,尤其是构词学等方面分析每一词汇的本质含义以及与其它词汇的本质区别,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各例分析把握内在规律,提高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4.
评《说文段注》的“辨通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义词的"辨通别",代表了传统语言学对同义词辨析的最高成就,但迄今对此的研究往往陷入盲目崇拜既未确识其长,更不明其短.这对当今的古汉语同义词研究负面影响极大.事实表明,段氏"辨通别"真正的成绩在于一、继承了《尔雅》以文化词为主辨析的传统;二、辨别一义的同中之异,并力求富于对比性;三、用"浑言、析言"开创了兼明同异、重在求异的同义词研究模式.而其缺失主要是一、二词辨一,不成系统;二、囿拘旧注,主观推衍;三、浑言古今,以同代异.  相似文献   

15.
《广雅疏证》中有相当可观的同义词辨析语料,其中识同语料占绝大部分。借助这些语料,我们探讨了王氏辨析同义词在识同和辨异两方面的具体方法。在识同方面主要运用了文句归纳识同法、借古注识同法、用俗语识同法等。在辨异方面主要运用了语义界定辨异法、对文散文辨异法、别言合言辨异法等。  相似文献   

16.
从词汇语义学的视点,结合古代训诂材料,辨析了“投”与“控”的词义特征。在对语证进行充分描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词的语境同义与语言同义问题。辨析发现当今汉语词书“控”条下的“投”注和“跌落”义项只有司马注《庄子·逍遥游》的唯一例证,且先秦两汉古籍中尚未见到此“控”义的旁证。此“控”义是语境文义产生的孤证。孤证难立。由此推出“投”并非此“控”的确诂,因而“投”与“控”不是同义词。此“控”的确诂应为“引”。  相似文献   

17.
等义词刍议     
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义词 ,等义词是研究语词同义关系重要概念。考察一些等义词研究重要观点 (以英语和汉语为例 ) ,可以发现英语等义词研究的重点在于用法 ,而汉语等义词研究的的重点在于意义。因此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必须兼顾用法和意义 ,并采用 Lyons的意义指称理论 ,借鉴 cruse的应用理论进行这一方法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一部农业科技著作,书中使用了较多复合词,有的复合词意义相近或相关,彼此聚合成群,形成了不同的同义词词场。这些同义词词场中的复合词在构词上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单用时意义相近或相关,这样的复合词应是当时的语言社团根据已有的并列式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在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中,《齐民要术》中使用的同义复合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由曾经常用的单音词作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或易于通过隐喻机制形成新义的复合词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生命力相对较强,在竞争中也相对较容易发展成汉语中的常用复合词;使用频率低或难以产生隐喻引申义的复合词很容易退出语言交际领域,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某阶段的陈迹。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俄语同义词在俄语词汇体系中,还是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聚合关系的角度对同义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语义、修辞、交际三个方面都影响着俄语同义词聚合使用。在言语交际中,同义词也具有线性的聚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