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宁波帮近代化的标志之一──宁波帮旧式商人的转型周静芬,张孟耸"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地的商人和企业家群体。它作为商帮形成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五口通商后,它改变了旧式商帮的格局,以新兴的近代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近代镇海籍实业家经营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宁波帮”中坚的近代镇海籍实业家,在艰苦的创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他们善于掌握信息,及时预测,果断决策;讲究信誉,重视产品质量;注重用人的方法;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走企业集团化、规模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3.
惠之 《百姓生活》2012,(7):37-39
正萍水相逢的老乡结下兄弟情,热心大哥为病重小弟垫付3万多元医疗费出生于1965年的王国军是浙江宁波余姚市人。1982年,他高中一毕业便到宁波镇海一家炼油厂做小工。1983年的一天,王国军的右腿突然疼痛难忍,父母将他送到杭州的医院求治,诊断结果他竟患了骨癌,医生估计他活不到20岁。父母亲心如刀绞,王国军更是如雷轰顶……  相似文献   

4.
李宁 《可乐》2008,(6):67-67
胡宗南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陈华埔朱家塘村一户小药店主之家,中学毕业后,因家境窘迫,被迫回到孝丰县立高等小学堂担任国文、历史、地理教员。黄埔军校在华南国民党控制地区公开招生,在北洋政府控制地区只能由国民党和共产  相似文献   

5.
冯亦同 《金陵瞭望》2005,(22):53-55
2005年10月25日.为纪念浙江宁波镇海籍烈士朱枫诞辰100周年.在烈士故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天,嘉宾中有两位鬓染微霜的女士相见分外激动。一位是朱枫烈士之女、南京军区离休干部朱晓枫.另一位是上海化工专家沙尚之.她是上世纪40年代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之女。81年前.宁波女师三年级学生朱枫曾在“憩园”接待过她的同窗好友、宁波最早的女共产党员、40年代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的陈修良。  相似文献   

6.
《黑海迴澜》是《宁波小说七日报》上连载的一篇醒世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梦境讨论晚清时期中国现状及社会改良等问题。由于小说主人公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且作者与《宁波小说七日报》的主编倪轶池交好,以此推知小说作者“十里花中小隐主”是镇海刘筠。作为近代宁波籍革新派人士,刘筠不仅加入中华同盟会,还是南社、翼社等社团成员,他的文学创作及与文坛同仁的往来,既反映出其改造国家的抱负,同时也呈现出近代宁波志士利用报刊及文学为裨补时弊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蒙元时代,岳镇海渎祭祀是较早被施行的汉地国家祭祀。岳镇海渎祭祀的一些固有特点,为朝廷统御地方、宣扬统治秩序提供了便利,因而岳镇海渎成为了蒙古朝廷统治汉地的一条纽带。在岳镇海渎祭祀的施行过程中,在朝廷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上,道士与儒士发挥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藏宣统《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所载朱祥麟史料,并结合光绪年间地方志,考订其生卒年代、军旅活动,以及家族、婚育和封赠等情况,纠正一些流行已久的误说。通过对朱祥麟的研究,丰富我们对其次子、宁波帮代表人物朱葆三的家庭出身、赴上海学艺背景和家族封赠等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莲蓬党的研究甚少,鲜有论文进行讨论.诸暨何文庆创建莲蓬党,又名莲花教,以莲蓬形的铜牌作为标识.莲蓬党人配合太平军作战,连续攻克诸暨、萧山、绍兴、嵊县、新昌、上虞、慈溪、镇海、天台、临海、黄岩、乐清以及宁波等十余座城市,参加了攻打温州战斗,开辟了广大的新根据地,切断了清军在长江下游的饷源,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道光求和考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英双方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多,最后,中国方面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决定向英军求和,继而中英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本文试就道光决定求和的时间及原因问题作一初步的论述。一、浙江战役后道光是否“决计投降”1841年10月,英军第二次攻陷定海、镇海,不久宁波也落入敌手。清政府派协办大  相似文献   

11.
后海塘始筑于唐代,经过历代数次修筑,成为镇海地区最重要的海塘。千百年来,它作为城塘合一的重要海塘工程,不仅有力地护卫着镇海城及周边沿海地区的安全,而且还与相邻的海塘工程一起,通过筑堤御潮,围海造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镇海自五代始即已建县,在县治的一千余年中,她的地名曾数度更改,她的土地更是有沧海桑田之变化。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镇海又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镇海县境虽析为宁波市治下的镇海区和北仑区,但这部新编的最后一部县志似可为镇海县千年历史的全面而真实的记载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文章阐述了宁波市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和营造实力工程的意义,探讨了企业规模扩张的七种途径。同时指出,营造实力工程企业必须全面深入学习镇海炼化经验  相似文献   

14.
伴随浙江租赁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因租赁企业经营不善而引发的欠薪事件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影响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大局。依托现有的管理政策,通过对典型地区宁波镇海区租赁企业欠薪事件的成因分析,提出建立租赁企业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及租赁企业工资支付报备制度;建立欠薪事件处置应急机制;继续依托现有的“两网化”管理,夯实基础工作网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荣膺宁波市第三届十佳“品质社区”称号的镇海区同心湖社区创建实践为例,运用整体性治理理念,阐释社区建设的品质内涵,分析整体性治理运行机制的嵌入:建好“党建+”的整合机制,提升参与的全民性;以“三圈”建设助推联动机制,提升服务的品质性;多维构建协调机制,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搭建文体为载体的信任机制,提升社区生活的意义性。从“品质”目标的提档、治理结构的创新、内外兼修补“短板”等维度提炼出若干社区建设品质提升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古代边塞诗派的成熟兴盛与大西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边塞诗的概念存在混乱现象。我们所说的边塞应该是指古代中央政权统一时候的边塞 ,即主要指沿着长城的走向所形成的地域。在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的割据政权之间的边界是不能算作一般意义上的边塞的。边塞诗的成熟和兴盛离不开大西北。没有大西北边塞卫国战事和奇丽风光 ,就不会有唐代的边塞诗派的兴盛与成熟。边塞诗在宋、元、明三代衰落了。边塞诗在清代取得堪与唐代媲美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岑参是盛唐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人,一生两度出塞,历时五六年,对边地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积极的反思,创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其中作于凉州的七首诗,情感意蕴丰厚,广为传诵。这七首诗或记行踪述战事;或抒壮志发乡思;或怀前贤念友朋;或描名胜、绘风情。诗歌呈现出慷慨悲凉的情感特点,表露了诗人在凉州时期复杂的心境,堪称诗人前半生艰辛跋涉的心灵史诗;同时岑参以诗歌为媒介把凉州的物候地貌、风土人情,异域文化传输到内地,推动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岑参的凉州诗又有文献传播和保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边塞诗是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肇自《诗经》,盛于有唐一代。至元代,由于时空的巨大转变及创作主体的多元化,边塞诗被赋予了新的特点:远距离审美观照,关注内容广泛丰富,组诗形式创新运用,边塞旧题大量翻作。元代边塞诗扬弃了边塞诗的历来传统,在诗歌史上闪耀出自己的光芒并给后代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里坊不仅存在于古代城市和乡村聚落,而且被移植进明代长城边防军事堡寨中。经过大量实地踏勘,发现以军事建制为主的明代边防地区修建了上千个军事聚落,遗存至今保存较完整的也有上百个,里坊居住模式也普遍存在着,居住形态表现在建筑学和社会学两个层面。通过对明长城军堡与里坊制在社会学和建筑学两层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军堡与里坊均是集防御与居住于一体的聚落,军堡与里坊实际上是同一种聚落形态的不同表达方式,以至军堡与里坊具有建筑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