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般来说,把“官肥民瘦”还是“民肥官瘦”当作衡量一个官员廉洁与否的基本标准,大致不会有什么错。想想看,为什么“脑满肠肥”的官员给面有菜色的群众做廉政报告,效果总是不佳,症结就在这里。当然,此处的肥瘦,不是只理解为形体的肥瘦,更指的是财产的多寡。 当然,官“瘦”的地方,未必就一定会“民肥”,因为廉政之外还有一个勤政良政的问题,但官“肥”的地方,必定会“民瘦”。你想,如果官员们终日沉溺于灯红酒绿,绞尽脑汁往自己的腰包里捞钱,哪还有心思去“造福一方”,带领属下劳动致富。况且,不仅“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就是天天吃喝搜刮的也都是民众血汗,官要先“肥”,百姓岂能不“瘦”?  相似文献   

2.
“深”“浅”作为古典风格论中重要的对待概念,在古代文论发展史上,因时代变迁、文体差异而呈现出尚深、尚浅及追求深浅合度等多种理论形态,在对待立义思维的影响和制约下,其与厚薄、浓淡、老嫩等对待概念互通互渗,在相反相待的动态平衡中共同构成了古典风格论的话语形态及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在古诗词中"瘦"字的大量语料,说明"瘦"字作为形容词、动词时以及在"瘦"字转指名物时的语用意义。研究"瘦"字在古诗词中表达意象与传达意境的意义和作用,试图说明"瘦"在古诗词及专有名词中被大量使用的因素,论述"具体语境"在丰富词语含义和传达说话人特有的"言外之意"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是王弼哲学中的两个重要命题."息末"与"崇末"看似矛盾,但"崇本息末"的"末"与"崇本举末"的"末"所代表的对象不同,这两个命题不但不矛盾,而且"崇本息末"思想涵盖了"崇本举末"思想.当然,在政治思想上,王弼在一定程度上赞同统治者采取有益于社会的有为措施,这与"崇本"思想中的尊崇"无"、"无为"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5.
江南的山水令人流连。山重水复中蜿蜒着灵动的诗情画意,春去秋来孕育着时光的红肥绿瘦,林间梢头婉转着活泼的燕语莺歌,田间巷陌生长着一茬茬故事,亭台楼阁尘封着动人的传说……然而打动我的却并不是这些.  相似文献   

6.
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渗透着"崇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完整引入莎剧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典型意象等文化信息;二是尝试如实传达莎剧的冗长定语、条件状语从句以及十四行诗等语言形式;三是积极引进"戏剧文本类型"以及学习西方戏剧意识。梁实秋译莎的"崇真"思想与他"和而不同"的哲学倾向以及当时"欧化"风尚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梦窗词的瘦意象丰富多彩。有人和动植物的瘦,也有无生命物体的瘦。梦窗还常把两个瘦意象组合起来,构成双瘦图。他的瘦意象组合,不仅有静态的,还有动态的,有的甚至还做反向运动,形成极大的反差。梦窗词瘦意象的广泛使用是时代审美风尚的表现。唐朝以前,瘦多被认为是消极的、病态的,诗文中极少使用。从中唐开始,人们已渐渐习惯于瘦,并在自然审美方面以瘦为美。宋人继承了唐人的这种审美意识并有所发展。梦窗词的瘦意象又是个人凄苦情怀的表现。他晚年贫病交加,身体消瘦。失去爱妾又让他痛苦不堪。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压抑让他身心俱疲,形销骨立。因为自己瘦才对周围瘦弱的事物同病相怜。  相似文献   

8.
民族不发达地区经济贫困 ,除了特定的区位和开发迟等原因 ,也与按市场能力和投入政策相关 ;特别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形成了“抽瘦补肥”式的“经济贫血” ,尤其是“信贷萎缩”问题更趋突出。欲想加快其发展步伐 ,必须突破信贷政策、经营环境乃至金融体制的瓶颈 ,制定“金融扶贫”与“有效扩贷”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意象派诗歌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开路先锋,代表人物主要有:庞德、H.D.罗厄尔等。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主要强调意象和"意象并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把意象派诗歌发展成深度意象派诗歌,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实践,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也强调诗歌的意象,但认为深度意象是对无意识的开掘,强调意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通过从定义和概念、哲学基础、文化来源以及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和深度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小河墓地发现许多与神秘数字"七"有关的遗迹现象,崇"七"习俗在中亚历史到现在许多民族中都存在,结合民族学材料可以看出,崇"七"文化习俗的流行,与新疆、中亚地区远古居民的宇宙结构观和灵魂结构观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
阆中古城有关张飞的传说流传甚多,皆源于张飞镇守阆中的历史。这些传说将张飞神话为阆中古城的保护神,千年传诵,影响深远,成为阆中古城重要的文化资源,时下理应成为阆中古城旅游开发的"主牌"。  相似文献   

12.
费伯雄,清代医学家,孟河医派奠基人,生长于世医家庭。其祖父、父亲皆以医名,传至伯雄已历七世,医术益精,以擅长治疗虚劳而驰誉江南。费氏主张"和治""缓治",师古而不泥,临证常以平淡之法而获效。主要存世医著有《医醇賸义》《医方论》《费氏食养三种》《怪疾奇方》等。  相似文献   

13.
"陇西走廊"是费孝通先生1985年提出的一个历史地理概念。这个走廊中古道纵横、四通八达,从古到今,既是民族迁徙、通商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战争频发、大军鏖战的重要战场,体现出国家权力的变换更迭,形成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民间信仰三大宗教文化类型,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走廊之一,发挥着连接河西走廊与藏彝走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进化史论是韩非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观点是:社会历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执政者应当根据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执政政策。从学术史角度将韩非进化史论与诸子相关论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韩非这一思想的形成,在肯定历史发展变化以及分期总结历史的思维方式上,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共识。此外,在韩非的"上古之世"论、三世风尚相异论以及"不期修古"等具体观点上,则体现了他对诸子学术的取舍。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理解文学家和哲学家废名的桥梁,是其创作整体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散文以"隔"为特色,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难度,但可从废名和周作人师生之间"隔"的异同,窥其一脉相承的文学趣味。从散文形式上剖析,废名从六朝散文中提炼出"乱写"的观念,其实质是重灵感的创作心理。二者共同形成其散文独特的"乱写"之"隔"的美学风格,有助于理解废名后期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16.
废名新诗理论与传统"自然"诗学有着极深的渊源,主要表现在其提倡情感的自然性、感兴的当下性、境界的不隔性以及主体的自由性等方面.度名自觉接续古代诗学生命,带有极其强烈的建构目的,只有从其利用传统诗学资源、创造现代新诗学的"目的论"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废名诗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哲学史上 ,关于矛盾即对立面统一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极其丰富。但把“矛盾”作为一个概念明确使用 ,首推先秦思想家韩非。唐朝思想家刘禹锡突破了韩非形式逻辑意义的“矛盾”观念 ,第一次表述了“倚伏之矛盾”概念。在此基础上 ,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以直观形式第一次正面肯定了辩证的“矛盾”概念 ,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光辉思想 ,全面阐述了矛盾的辩证法 ,形成了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古代较为完备的矛盾学说 ,在中国辩证法发展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之侠从<韩非子>最初为其命名起,就有明显的组织、经济、行为、危害性等"四大特征"而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似.但韩非显然遮蔽了侠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因此司马迁曾致力于以"仁"、"义"重新塑造侠的道德形象,使侠在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层面上表现出先进性来.但在具体的历史现实中,侠在西汉就已经完成了从义侠到黑道的堕落蜕变,从此在现实和想象层面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并随时纠结在一起.今天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对于深深植根于传统的中国侠文化,亦应一分为二,作两面观.  相似文献   

19.
废名和朱英诞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课程。他们同时也是诗人,诗歌倾向接近卞之琳,都是在日常生活中默想。废名的诗歌追求意境的浑圆和义理的蕴藏,一气呵成,在铺陈想象中强调顿悟;朱英诞的诗歌多取法古诗,画面感较强,在联想中注重情感表达的完整性。在梦、宇宙等意象处理上,二人表现亦有不同。论文在比较废名与朱英诞诗歌差异之余,进一步思考朱英诞被文学史家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蕴藏了大量的有关文学的言说和著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命名就从没间断过。主要命名有“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理论”、“诗学”、“文论”,可都有不足。相比较于这些外来的和现代的语汇,“文说”倒是历史的还原,它能准确地体现“中国”、“古代”说文的思维方式和表述形态,使中国古代“文说”与现代“文论”的差异和西方“诗学”的区别从名称上就可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