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全面描写"些"些儿"一些(儿)"这三个词在<元曲选>宾白中的语法功能及语法意义,同时比较其异同."些"具有构成词语和作句法成分的功能;当其充当定语,宾语时,表事物的不定量,作补语时,表动作的量或性状的比较程度,有时兼有表祈使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蛮子朝》诗"摩挲俗羽双隈伽"中的"摩挲"一词应指唐代的磨些族(纳西族),白诗中所叙述的磨些人参与朝贺之事,为各种史料所不载。在此基础上,可以推测诗中语汇的含义:"隈"很可能是指纳西舞蹈"窝热热","隈伽"则是"窝热之舞"的意思;"双"可能是指舞蹈中的两次腾跃动作,或每两圈的重复动作;"俗羽"应是一个音意合译词,指磨些舞者的雉尾装饰。在《蛮子朝》中作者有意使用了若干外来音译语词,其作用在于显示作品介入现实的广泛,使作品带有更明显的时事性和新奇色彩,也使新乐府诗的语言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3.
按其句法功能,语法家把英语的形容词划分为两大类,即定语形容词(Attributiveadjective)和表语形容词(Predicative adjective),并且指出:1、大多数形容词兼有定语形容词和表语形容词双重功能,既可作定语用来修饰和说明名词或代词,又可充当句子的表语(包括作宾语补足语)。2、某些形容词(即predicative adjective)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词语"儿夫"以唐五代末为界,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应作不同的分析"儿夫1"为"我的夫";"儿夫2"即"男人、丈夫","儿"指示性别,其来源可能与阿尔泰诸语言中表示雄性意义的词有关.  相似文献   

6.
酷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性理论。酷儿包含了所有在性倾向方面与主流文化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别规范或性规范不相符的人。酷儿理论的出现,对于解构异性恋/同性恋、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以及传统同性恋理论,具有相当的意义。随着一批学者的主动接受与译介,酷儿理论传入中国并开始出现在华语电影的批评和实践当中。对于这一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理论成果,中国大陆学术界要克服文化和语境的差异,克服研究中存在的简单化和妖魔化倾向,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能进入"V成"结构的动词主要有他变动词、自变动词、主观动词、自动动词、心理动词、感受动词、性状形容词;"V成"结构的句法特点主要有不能重叠、不能用肯定或否定方式提问、不能用"不"修饰: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8.
分隔是科技英语的一个特别的语法现象,但是在普通英语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分隔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强调,或者为了平衡句子.按被分隔的句子成分来划分,分隔主要有主语和谓语的分隔,复合谓语内的分隔,及物动词和其宾语的分隔,复合宾语内的分隔,受定语和定语的分隔,同等成分的分隔,连词和其所连接的主体部分的分隔,介词和其宾语的分隔,以及其他的一些分隔.  相似文献   

9.
《元曲选》中的宾白反映的是元明之际的口语。其中方位词及方位短语的运用十分活跃。由六十多个方位词参与构成了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构成有两大类,一类是在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或数量词语、少数形容性词语之后加上方位词构成,另一类是由某些方位词互相结合构成。方位短语除主要表示方位处所意义外,还可表范围、时间、数量等。方位短语入句后可充当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有主语、定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状语、补语。方位短语的运用广泛,接触的词语,出现的句型也多种多样,对它的功能研究也涉及到多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定语 有的时候,为了把人或事物说得更清楚,更具体,需要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上添加一些修饰或者限制的词语,这些词语就叫做定语;被修饰、限制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叫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经常被用来担任主语和宾语,所以在句子结构中,定语的作用是修饰或限制主语和宾语。汉藏两种语言的定语,其作用都是如此。例如: (1)你的意见非常正确。(2)祖国是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3)我们学校有五千多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刘勰《辨骚篇》列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总论 ,是第一篇全面而高度评价《楚辞》之专论。然龙学界却普遍认为“博徒”与“异乎经典”之“四异”皆为贬词。其实不然。它们恰恰是充满感情色彩的褒美之词。《楚辞》之所以能够博得“《雅》、《颂》之博徒、词赋之英杰”之美誉 ,关键是因为它“取熔经意 ,自铸伟辞”的通变创新精神。刘勰由此而归纳出“执正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 ,迄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西邪教观念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教是中文专有名词。Cult词源并无贬义 ,近代以来 ,Cult虽引申出一定贬义 ,却不等于中文的邪教含义。因此 ,将法轮功译为Cult易于引起西方社会的误解。邪教虽产生于新兴宗教 ,但新兴宗教未必都是邪教。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西方对待邪教的态度和政策并不相同 ,但法轮功却无疑是真正的邪教  相似文献   

13.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及的"形",虽然其基本意义与"形式"这一词是不相同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对于"形式"的理解。本文从刘勰对"形"涵义的理解出发,探讨刘勰由此形成的"形式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由一般数词构成的数量短语结构一般不能重叠,除非是作状语才能重叠.但是“数词‘一’与量词相结合的数量短语”一般都可以重叠,而且重叠之后有了多种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数词‘一’与量词相结合的数量短语重叠有很多种重叠式,其中使用得最多的是“一AA”式和“一A一A”式.文章从诸多视角来探讨这两种重叠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易经》解卦的“解”通獬豸的“獬”,其代表的是上古传说的专司裁判的独角兽。解卦实际上是一则关于狩猎所得猎物归属权问题的神判筮例。解卦《象传》“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已经为我们揭示出解卦的獬豸神判的本质,解卦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则说的是审判官对疑难案件通过射隼的天意神判的方式来裁决。《序卦传》“解者,缓也”和《彖传》“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均是对解卦义理的发挥,不代表解卦的原初本义。  相似文献   

16.
他砂乡汉语比较句有“乙+甲+A/VP+些”“乙+甲+A+MP(些)”“越□ko55越+A/VP”“(一+M)+和/比(一+M)+A/VP +些”“甲+A/VP+的+没得”等特殊格式。这些迥异于普通话及周边汉语方言的比较句是土、汉双语人使用汉语时受母语干扰的产物。土、汉双语人说汉语时受母语语法规则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历时与共时对比,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人称代词"汝"和"尔"的"格"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三国时期二者在"格"上的变化它们都可用于主、宾、领格,除个别文献外,"汝"三格的频率和比例均高于"尔",先秦汉语里"汝"在领格上的限制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8.
崔云忠 《东方论坛》2016,(4):117-125
“我把你(这/那个)NP”结构是口语中常见的句式,其构成成分多样,表义复杂。该结构受到典型“把”字句的影响,并发展出表示“对某人进行处置,并企图使某人受到到某种影响”的意义。而且,该结构为完整的结构式,经历了弱语境>强语境、主观性>交互主观性的语法化过程;在其语法化过程中,“类推”“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语境扩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的语法功能属性与词的使用频度之间的关系是汉语词义属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258个现代汉语感官动词的使用频度进行封闭测查,考察各个动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以及各词感官义项、非感官义项、感官用法、非感官用法的使用频次,再将这些词的频度信息与它们的语法属性信息进行相容度分析,对词频与基本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描写和阐释。结果表明,感官动词的语义属性与动词语法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表现。感官动词词义的特殊性表现在相对普通动词而言较弱的动作性,以及词义一般包含较强的对行为方式状态的描述,这是由感官活动在人类行为中的特殊性决定的。此外,词语的类聚特征越丰富,词语聚合的总量就越小,词语间就具有更高的相似度,这些相似度必然会在语法功能等方面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20.
对于杜甫《无家别》中“携”字的理解,学界意见不一。通过检索“携”在唐诗中的含义和用法,认为在这首诗中,“携”当训“携带”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