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一曼 《殷都学刊》2008,29(3):5-12
80年来的殷墟考古,发掘出35000多片刻辞甲骨和有铭青铜器600多件,为商代甲骨和金文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研究者将甲骨文晚商金文的有关资料与殷墟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相结合,研究商代社会(如商代的族氏、人物、官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美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艺术学”的分支“美术学”关系比较密切,主要以考古发现的和传世的古代美术遗迹和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它应称为“美术考古学”,而不应称“艺术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根据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可分为雕塑、佛教造像、画像石与画像砖、绘画、建筑、陶瓷、玉器、铜器、石碑和墓志形制以及其他古代工艺美术等10大类。它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利用考古学整理研究资料的层位学和类型学方法,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学的分析研究和艺术的分析研究,其目的在于阐明古代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中的不少象形字与会意字形象地反映了殷商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或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所以,对甲骨文字形体进行考古学研究是释读甲骨文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列举甲骨文中的25个象形字与会意字,将其形体与殷商考古发现的文化遗物或遗迹相对照,探求这些字造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历史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古代北方各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至今仍遗留有极其丰富多彩的遗迹与遗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十年间,自治区内外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境内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其中对于内蒙古历史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将内蒙古在历史考古学上的主要收获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大庆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大同区,红岗区,让胡路区,龙凤区和萨尔图区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工作。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点30多处,采集到文物标本5000余件,这些遗址和遗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大庆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大地湾遗址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1978~ 1984年 ,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经研究 ,遗存可分为 5个文化期。大地湾的发现揭开了甘肃史前史的新篇章 ,将我们的研究视野从 5 0 0 0年前拓展到 80 0 0年前。大地湾考古不仅确凿无疑地表明甘肃是中华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而且提供了史前文化遗物遗迹完整的发展序列 ,以及史前聚落从一般村落发展到中心聚落的演进过程 ,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生态环境研究为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1989年8月,本文作者及其他有关人士对云南省蒙自县黄家山马鹿洞古人类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古人类、古文化遗物遗迹及动植物化石。通过对遗址文化遗存的分析,作者认为,将马鹿洞遗址时代置于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之间较为合适,估计在一万年前,目前可把马鹿洞暂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马鹿洞遗址是我省现知旧石器遗址中文化层最厚、保存最好的一处。这次考古发现为云南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考古工作中的物理勘查方法概述申斌勘查古代遗址、墓葬和地下文物是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考古勘查方法是使用“洛阳铲”直接从地下取出土样来辨别分析。这种方法虽然直观可靠,但由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还有可能对地下遗迹和文物造成损伤,已经不能适...  相似文献   

9.
新疆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墓葬、遗址、遗物、生业及社会结构、精神文化六个方面对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研究,尤其是近30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相似文献   

10.
只要接触广西的考古、民族学等方面的报告及论文,就会发现很多学术问题基于材料的缺乏尚不能很好解决,然而却有人抓着一鳞半爪,点滴的材料去下结论。这不仅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之复杂、混乱起来,妨碍着我们对广西史前及古代社会的进一步探索,这绝非科学的态度,是我们不能苟同的。一、现状与空白点问题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我区的考古工作就有组织地进行了。40多年过去了,尽管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遗址或遗物都有所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区的考古工作与大  相似文献   

11.
江西是太平天国进行革命斗争最激烈地区之一。自公元一八五三年(清咸丰三年)春至一八六四年(清同治三年)冬,太平军在江西地区先后转战十二年,铁骑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遗物和遗迹。但由于清王朝反动统治阶级的破坏、销毁,以致今日得以保存下来的遗物已是寥寥无几。建国以来,江西地区发现的太平天国文物总共只有十件。其中除三件告谕已经发表外,尚有七件火炮未曾披露。在这些火炮上,又都铸有铭文;考证这些铭文的史实,对研究太平天国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8月,为配合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水库淹没区的克孜勒加依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古墓葬102座,出土各类文物一百余件,取得了重要收获. 克孜勒加依墓地位于昆仑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在叶尔羌河和恰尔隆河汇合处的克孜勒加依山上,东南距离库斯拉甫乡政府约1千米.墓地东侧为恰尔隆河西岸高约20米的陡峭断崖,墓地位于坡度20~30度的荒山斜坡上,山上也可见陶片、铜片等遗物及烧火遗迹,这些与墓地之间的联系还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族现有四十万人左右,占台湾总人口一千七百万的2%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还没有民族文字,因此缺乏对本民族历史的直接记载。对于高山族的来源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考古发现,以及民间传说和汉文等记载的材料。早在十九世纪末,台湾就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当时日人鸟居龙藏在研究台北圆山发现的新石器后,就宣称这些石器是马来人的遗物。①此后台湾各地还陆续发现有新石器和陶器,日人多称这些遗物系马来人自南洋传入的遗物。当  相似文献   

14.
渤海考古历来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尤以上京城为其考察的龙头.以现有考古成果为基础资料,通过渤海上京城内和周边相关遗迹的考古学系列考察,进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可以对其形制、布局以及功能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将渤海历史考古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渤海是唐至五代期间由■■族为主体在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主、并包括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区在内的广大区域里建立的民族地方政权。迄今,在上述区域内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渤海遗迹,通过有计划的调查和发掘,全面系统地整理这些遗迹及其遗物,对于探讨和研究渤海的历史、探讨和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亚的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渤海遗迹的发现 对于渤海历史及其遗迹的记载,唐宋两代即已开始。两唐书都专门为渤海立传,其中《新唐书、渤海传》比《旧唐书、渤海传》增添了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设置、各地区物产等大量内容,据考…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了《考古学通论》这门课程。但全国始终没有一部统一的、系统的供大专院校作考古专业学习和使用的教材。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蔡凤书、宋百川主编的《考古学通论》,满足了这一需要。这本书,有以下优点。一、从基础知识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书的开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考古学的一般常识。从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到遗迹遗物的形成,以及常见的专业名词,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还叙述了考古学发生、发展和发达的概况,以便读者从纵向了解考古学所走过的历程。在每一章的前面都有概括性较强的题解,然后再分节展开,由浅入深地进行叙述。例如,第三章新石器时代。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此时,文字还没有产生,史实的恢复几乎完全依赖于  相似文献   

17.
汉街城考     
考察和研究汉街城 ,对进一步研究古代战争 ,特别是街亭之战等重大战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地域位置、构筑规模、筑城年代、历史背景、遗迹遗物 ,历史作用等方面对汉街城进行了考证 ,认为地处关陇要道的汉街城是战国时期的军事要城 ,是研究秦文化、三国文化和古代军事的组成部分 ,具有较高的管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痕考古是把西方石器微痕分析技术和埋藏学中的表面改造痕迹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显微观察(技术研究)为基础,研究人类工具使用情况及其遗留痕迹。借助微痕考古,通过人类工具及其作用痕迹的微观观察和实证,对人类生活环境、行为模式、社会变化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阐释,从而引导人们对古文化遗物从传统的表面、宏观、抽象的认识方法,向深入、微观、具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86年3至4月,笔者在今韩城市芝川镇瓦头村源头发现一段夯土遗迹,周围有秦汉砖瓦遗物,9至11月,又对该遗址作了较全面的勘察,勘察证明,该城址就是秦汉夏阳故城,年初发现的那段夯土遗迹即是该城的东城北段和城门所在。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上海的历史记载,以散见于唐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成书的《吴地记》为最早。宋代以来虽代有方志,这些方志的作者,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兼之历史视野不广,取舍繁简失宜,我们不能象章学诚那样推崇谓“志属信史”,而只能有批判地加以采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历史文物、遗迹的考古发现就有了重大意义。它是上海先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和活动的实物遗存,可以填补历史空白,而用来和方志记载相互参证,又利于纠偏、辨讹,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解放以前上海考古发现属于少数嗜古家的活动范围,收获可谓极微。建国以来,由于党的重视,人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物法令、指示;在中央和地方普遍设立专门管理文物的机构;在中国科学院和各地分院设立考古研究所,并通过高校和训练班培养文物干部。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新中国考古工作蓬蓬勃勃发展起来后,采访征集、调查发掘遍及全国。上海也不例外,三十年来,上海科学考古工作者发现和出土了大量地下地上的文物和遗迹,使考古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是我们应予详细占有,科学分析,综合整理的对象,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现就个人见闻所及,选要将这部分材料札记于下,供关心上海史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