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这样说:"我们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作为教师,我们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该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丁作中,有意识地进行了观察,对于课堂中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归类,并就如何应对学生的错误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2.
管理沙龙     
讽刺挖苦是根针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的下属希望得到的是领导的谅解和鼓励 而不是讽刺挖苦!讽刺挖苦是根针!有些主管看到部属因工作不顺利而士气消沉时,曾半带揶揄地说“为何这样颓丧,失恋了吗?”“ 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怎么会有失恋的时候呢?” 听到这种话,有些部属会付诸一笑,但较敏感的则会回答你说“不要讽刺我好吗?不要再讽刺下去了。” 为避免长期影响工作情绪,当下属遭到挫折时,你应当这样告诉他“不要紧!把失败的原因找出来,下次改进。” “以后你在这些地方要小心点儿。” 这样的话,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没…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错误。教师对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出错情况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避免再一次出错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敢于大胆承认并进行纠正,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改正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本文首先对学生英语学习中出错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又指出了错误分析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曾希圣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知名人物,他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尤其是在长征和战争以及建国后主持安徽工作初期,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但自1958年“大跃进”时期也犯过错误。贯彻“左”的一套,产生了一些严重后果。不过他在后期又能幡然悔悟,知错图改;在人事方面既伤害过不少同志,又有一些独特成就。此文向读者,表明对人物评价应取慎重分析的态度。毕竟对曾希圣同志全面来看,他功大于过。我们主张对已故的历史人物如曾希圣应汲取他的成功经验,避免犯错误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如果别人指责我的工作,我该如何对待? 人人都会犯错误,工作上也不例外。如果某人指责了您的工作,没有必要造成沸沸扬扬的场面。也许您确实做错了,而且被很多人看见了,只要批评是真实、善意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对您的指责纯属无中生有、蓄意陷害,则另当别论。当指责来自领导时,无论对错,都要认真对待,有则改之,无则解释清楚。当您真的出了错,又被别人加以指责时,最好您能敢于面对错误,犯错误毕竟不是犯罪,没什么可怕的,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一味否认或者试图掩盖都不是明智行为,相反您应该接受批评,向领导明确表示您愿意改正错误,即使您再次犯了错误,领导至少不会认为您是存心的,如果您用行动证明了您的进步,不要错过让指责过您的人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惩罚     
史密斯有五个孩子,整天叽叽喳喳,好像一群小鸟,有时让人喜欢,有时却又让人烦透了。因为五个孩子都调皮捣蛋,遇事非要问到底不可。史密斯先生刚回家,史密斯太太就迎上来说:“快去看看你的孩子们吧,他们快把屋子给拆了!”史密斯不犯错误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正处在思想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错误,正如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扶苗一样,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怎样扶正树苗那是园丁的技术,如何批评学生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则是教师的艺术。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评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批评是一剂苦药,但如果给药裹上糖衣,即使药再苦吃在嘴里也不会觉得苦。同样,如果我们给批评包上美丽的糖衣,就能使批评变得甜美起来。  相似文献   

8.
谨慎选择咨询对象有一单位的领导说过:“我自己所作的决定,有不少是错误的,其之所以错误,都是因为偏听了别人的意见。”这似乎是高级领导、中级领导的通病。作为领导,应该倾听下面的反映,但必须有选择地听取,偏听偏信就容易作出错误的决策,甚至采取错误的行动。单位里经常有下述三种类型的人  相似文献   

9.
笔者经常与一些营销同仁交流,选择团队成员一定要选适合的人和有慧根的人,因为有慧根的人才“会跟”,他才会跟随着我们一起去做事业。那么作为主管,我们应该甄选何种下属为己所用呢?  相似文献   

10.
人才建设是组织发展的重要环节,有人说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可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很多主管领导认为人才培养工作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分内之事,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这是极其错误的——在人才的发掘、培养及应用上,各个闸口主管的责任其实更重,作用更直接。但由于思想上认识不够,很多主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犯两个错误:放任和抛弃。不放任:放任是最大的不信任一些主管领导表面上说对部下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都希望自己能作出正确决策,避免错误决策,取得成功。但是,什么是正确决策?什么是错误决策?这不能抽象地讲,决策的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离开条件无所谓正确与否。条件不同,正确的决策可以变成错误的决策,消极的错误决策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决...  相似文献   

12.
一、“指桑骂槐”批评理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指名道姓、就事论事的批评,往往引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相互生怒、生怨。此时,可引经据典,以古喻今,借古讽今;也可批评他人同类型的错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此言在此而意在彼,旨在敲山震虎,让下属自我意会、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这样既保住了对方面子,又能使对方认识错误。二、“忠言顺耳”受人尊重,是人的普遍愿望,因而在批评别人时,也应尊重被批评对象。动辄板起面孔,声色俱厉,乱扣“帽子,乱打“棍子”,这样最容易伤害人心,效果自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尊重是人类较高层次的要求,既然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自然不容易满足,而一旦满足了,则它产生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每一名员工都希望自己的意见、想法被主管重视,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主管的认可,一旦他们感觉到自已是被重视的,被尊重的,他们的工作热情会高涨,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4.
激励和惩罚是常用的管理手段。激励是对员工行为的肯定,是正强化:惩罚是对员工行为的否定,是负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往往是激励和惩罚并用,努力做到赏罚分明。但是有的领导只善于激励,不善于惩罚。员工犯错误时,惩罚是应该的、必须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认识错误.改进工作。惩罚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受罚者心存感激,并加倍努力。如何使惩罚转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澈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是每一位领导应努力做到的。如何才能使惩罚发挥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而变幻不定的过程而其中1/3的时间是在工作。如何取得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又如何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每个普通人都曾被困扰也往往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其实无论人生如何变幻其终有规律可循只是一般人不容易找出这个规律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令人感到整为可惜。所以当一个人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不妨对自己对自己可能的将来都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对即将开始的人生获得一些共性的东西,少走一些弯路。职业与事业的区别求职当一个人从学校走入社会时求职这个词就开始伴随他了。在现代社会中,一个职业从…  相似文献   

16.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0,(4):110-110
大话不要讲的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起来会脸红。——鲁迅 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作家蒂姆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贵的资产是人.松下幸之助说过:"松下电器是制造人才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设备."人"赢",企业才能"赢",人才能"赢". 企业根本的错误就在于只相信天才的人、非凡的人、无所不能的人.其实,我们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即使你认为找到了,也无法留住这样的人.我们不能一味地招聘新员工,合格的新员工是很难招到的,即使招到了所谓合格的,到企业也有一个漫长的磨合和锻炼过程:且新员工最不具有稳定性,流动频繁,可能不满半年、一年就走人了,而对于企业来说,增加了成熟员工流失的风险,也容易失去老员工时企业的忠心.  相似文献   

18.
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领导者受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这种情况更是难以避免。错误的消弥不仅取决于错误本身的程度,也取决于犯错者的认错态度和弥错技巧。如果犯错者诚恳道歉。并辅之以必要的弥错手段或许他能够取得人们的同情和原谅,并由此被大众重新承认和接受。这是一门很深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应深谙此道。 1974年8月8日,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辞职,留下了长达二年零五个月的总统末完任期,极为悲愤地离开了他全身心为之奋斗的白宫。为什么他没有按正常程序完成总统任期?为什么他的总统宝座轰然坍塌?“水门事件”就是他的滑铁卢。  相似文献   

19.
成长需要面对许多抉择,从懂事的那一刻起,我们要面临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分岔口,经过的路都总是十字形状的,站在中间,茫然无助,突然感到人置身十字路口,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害怕抉择,因为害怕抉择错误后,要去面对因自己的错误而带来的伤害。当局外人看到的是“交汇点”,局中人却已身陷其中成为“交叉点”。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前的韩夫子已经把话说透,可惜我们不读经典,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有关调查显示,过去十年间人的智商水平呈下降趋势。取证范围是英国、丹麦和澳大利亚,估计中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是不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呢?别的不说,单是手机,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已拥有五十亿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