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师音乐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技能课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专业音乐教育技能教学模式的影响,高师音乐专业各技能课程教学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了音乐教育专业和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必须从高师音乐专业和普教音乐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遵循师范音乐技能课程的基本教学规律,研究和探索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建立音乐技能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推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师音乐专业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使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在"师范性"的办学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其改革还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育本体,还缺乏与社会及基础音乐教育之需要与发展的紧密结合,其教育教学依然存在着与基础音乐教育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即通过对导致这种现状之原因的探讨,谈谈笔者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音乐教育是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举措,可以说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作为即将走向音乐教育战线的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只有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接受时代的挑战,胜任新时代的音乐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专业不只是培养单一音乐人才的,而是要使全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成为具有较高综合艺术素质的教育人才的专业。通过对音乐教育专业小号教学现状的分析,提高教学质量,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能走上讲台,又能走上舞台。  相似文献   

5.
依据2001年7月《音乐课程标准》教育总目标,音乐美育教育为主干线,贯穿高师专业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的设置与架构一直是影响专业音乐教育总的进程与发展,改革课程教学对推动高师专业音乐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师音乐专业是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使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在“师范性”的办学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其改革还局限于音乐及音乐教育本体,还缺乏与社会及基础音乐教育之需要与发展的紧密结舍,其教育教学依然存在着与基础音乐教育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即通过对导致这种现状之原因的探讨,谈谈笔者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音乐传习所算起,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已有70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专业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势下,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还有缺陷与不足之处.这里只就专业音乐教育同其他类(学校、师范、社会)音乐教育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管见.建国后专业音乐教育的一大成绩,是在少数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中附设了音乐中、小学.这样使一部分音乐人才可以从学龄开始受到十几年的专业音乐教育,使他们更容易或更好地成才.但音乐中、小学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太少,许多省会都没…  相似文献   

8.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中学音乐教师。声乐课则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课程,与普通音乐院校不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有两个特性:一是专业性;二是师范性。这样,就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中,教材的选择、深型设计等诸方面都是沿用音乐艺术院校的模式。须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毕竟是中等音乐教育战线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歌唱家。所以说高师的声乐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笔者认为,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应加强如下工作:一、…  相似文献   

9.
音乐专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专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李荣有近年来,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在国民基础教育中显示出巨大魅力。特别是新颁布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更以崭新的风采,给新时期音乐教育绘制了宏伟的蓝图。而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摇篮的师专音乐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10.
萧友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出国学习音乐而且时间最长的学生 ,同时也是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他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 ,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材 ;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校歌曲 ;最早将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法引进中国 ,并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创建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支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 ;在专业音乐创作方面 ,他是中国最早涉足西方军乐合奏、管弦乐合奏曲、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 ;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 ,他最早开展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他是我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 ,专业音乐创作的先行者 ,音乐理论研究的探索者 ,专业音乐的拓荒者 ,为发展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1.
以五位甬籍声乐家,应尚能、赵梅伯、斯义桂、葛朝祉、楼乾贵在20世纪中国音乐的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贡献为主要素材,从他们的教学、学术、社会音乐活动等诸方面,阐述其为祖国培养乐坛精英,为20世纪中国声乐在国际乐坛的崛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没有钢琴,就没有中国一百多年新音乐事业的发展。宁波人作为近代以来首批涉略钢琴制作的中国人,善于凭借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主导钢琴零部件、整件制作、市场拓展、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教育服务等全方位建设,始终引领着中国钢琴制作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百年发展史。这支跨越百年的庞大而优秀的从业队伍和其他宁波籍专业音乐家合在一起,形成了音乐“宁波帮”这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独一无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俄音乐教育特点的比较,得出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应明确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音乐教育实践环节,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人利导"教会学生采用自己所学到的基本知识,主动、自觉的提高自己专业修养能力;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宽泛坚实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全面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音乐领域呈现高雅与低俗混杂的多元环境下,运用伦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析音乐活动中的各类道德现象,探讨音乐活动的道德“适然”性,研究音乐主体行为价值的“应当”,是促进音乐健康发展、提高音乐工作者职业修养和提升欣赏者音乐素养的重要理论指导。通过研究音乐活动中的伦理关系,界定音乐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内容,即可以建立起音乐伦理学学科的论纲。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介绍和比较国内外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建立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认为当前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据此,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临床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甬籍音乐家群体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多与上海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文化渊源,奋发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宽广的音乐专业覆盖与高超的业务水平,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家庭多信奉基督教或有良好的音乐氛围,与"宁波帮"的地域分布基本吻合,是该群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在音乐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新的评价体系也在冲击着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当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措施:从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态度与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出发,使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聂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艺术与音乐的发展及其走向政治化的历程十分重要。探讨聂耳关于艺术的角色及现实对于艺术与艺术家之重要性的见解,讨论他的音乐如何传达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和革命精神,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现代性与革命的共生关系。聂耳将不同的艺术观念综合一体,在吸收西方音乐技巧和创造中国新型革命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对聂耳进行研究可以为30年代中国左翼知识社群的意义和影响予以重估,他的创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代表着中国革命音乐的巅峰,并可为其后的几代歌曲作家充当样本。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优秀音乐教师标准的颁布,使美国音乐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美国音乐教育走向世界级水平的有力依托。我国正处于深化教育改革时期,文章对这一标准的内容解读和分析,以期为构建我国优秀音乐教师标准,推动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探寻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理论及实践上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及价值。以院团结合艺术实践课程为创设新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的载体,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舞蹈艺术教育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在全面提升音乐舞蹈艺术教育品质,实现新型艺术教育的“产学研”互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应用型人才,整合社会资源方面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院团结合”艺术实践研究为“院团”协作人才培养实践系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行动案例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音乐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照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