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廷建 《理论界》2007,1(7):4-6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论断的立论依据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该论断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及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逐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因此,该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自有社会以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社会制度如何变迁,社会性质如何迥异,和谐总是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人类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可以说,和谐社会有基于人类共识的一般规定,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社会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这个总要求,就得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放到最核心、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要实现和谐,就要促进人的能力自由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定.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走过了170多年的历程,究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认识角度是不同的,认识水平也是不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认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通过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根据,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的有机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失范也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从而初步廓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把社会公平和谐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加明确、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正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社会公正体现了我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从其直接的呈现形态来看,最重要的是以现实价值为基础,以理想价值为导向,形成整个社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导向和规范功能、调节和协调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定向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杨继瑞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在我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呢?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对立因素协调运作,融合为一个新范畴,而不是达到“无抵触无冲突境界”。把握这一要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多年来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不断遭到挫折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三个要点上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突破,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江泽民继续抓住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大胆探索、实践和创造,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这种坚持不懈、不断深化的研究,必将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认识,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应该与时俱进,才有利于真正触摸到“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和最高命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更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于事物的本质,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评价,从而得出事物的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有其现实本质;但从社会化程度衡量,又有其理想本质。广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实现了全面社会化,符合社会的理想本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现实本质与理想本质的统一,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5.
16.
卿臻 《理论界》2003,(5):7-8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近几年的传媒和教科书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之阐述都是引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此论述,有的人说是其强调人的经济解放,有的人说是其强调政治解放。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是曾经怎样论述这个问题的?邓小平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阐述这个问题的?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去理解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的观点呢?1、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说,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兰州学刊》2010,(6):17-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社会主义的特征角度对社会主义作了一些描述,而邓小平则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性突破。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既是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基础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断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致的,同时也是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豫 《南方论刊》2012,(2):47-49
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越来越多地活跃于各种社会组织,组织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新的中坚力量,也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新的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必将带来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