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互联网发展给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带来了全新机遇。将互联网发展、信息不对称和银行信贷质量纳入分析框架,从事前和事后两方面详细论证互联网发展减少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和效果。结果发现,互联网发展能够提升银行资产质量,有助于控制信贷风险。互联网发展不仅提高了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事前沟通的频次,还在事后增强了银行贷款的监督调整能力。除此之外,由互联网催生的数字普惠金融对银行信贷质量有正向溢出作用,这是互联网发展影响银行信贷质量的间接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试点工作的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渐成为金融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盘活金融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效应及对发起人、借款人、投资者的微观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结合大量的数据,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剖析了美国有关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力求从法律的角度挖掘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以便为我国金融法制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文章指出贷款者保护法律的缺失造成了次贷的泛滥,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固有的缺陷又使得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把自己制造的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信息披露"的证券监管法律模式使得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信息十分不对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经营风险必将日益扩大,金融竞争日益加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如何正确分析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加强信贷管理,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遵循信贷资产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已成为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阐述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分析了高校在固定资产科目设置、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机构设置、制度完善、非经营资产向经营资产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其安全完整的措施;在固定资产核算的会计核算上提出了增设“累计折旧”的建议,并区别固定资产购置时资金的不同来源,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以保证高校净资产信息的可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Allen和Gale模型进行扩展分析,发现随着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流动性增加,将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基础价值,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化趋势。即使在宏观经济不景气、投资者理性状态下,只要投资者关注资本市场,增加的流动性将不会全部流入实体经济,而资产价格也将会进一步偏离。本文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银行信贷是股价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银行信贷不能顺利进入实体经济时,如果资产价格上升预期形成,就会有更多的流动性进入资本市场,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因此,从稳定资产价格的角度,应控制银行信贷节奏,减少流入资本市场的信贷数量,优化投放结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均需与国际接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佳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系统阐述了银行信贷资产现状的基础上,从银行外部和内部挖掘了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试析信贷资产和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关系李海萍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绝对安全,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试从银行信贷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关系的角度,寻求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问题的有效对策。一、国有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交易量考察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文章发现,(1)交易量与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与分析师信息准确度负相关;(2)分析师能够吸收重大缺陷信息对交易量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公司水平和会计水平后发现,(1)在公司水平下,交易量与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正相关,与公共信息准确度负相关,与私人信息准确度正相关;(2)在会计水平下,交易量与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不相关,与公共信息准确度正相关,与私人信息准确度不相关。最后,文章考察了重大缺陷改进对交易量的影响,但没有发现交易量与缺陷改进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集中对企业而言既有整合效应也有风险效应,供应链集中度究竟如何影响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与银行信贷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供应链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获取的银行信贷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和资产专用性在供应链集中度影响银行信贷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议价能力较弱、非国有和中小型的企业中,供应链集中度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倒“U”型关系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将供应链集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维持适度的经营风险和资产专用性水平以获取更多银行信贷;同时银行应关注企业的供应链集中度水平,充分评估授信风险并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竞争政策对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银行业管制与反垄断规制存在复杂的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例外适用”模式、欧盟“一般性适用”模式和日本“除外适用”模式。反垄断法对银行业垄断行为的规制存在限度,没有通行的统一适用模式,且有不同程度的保留,突出表现为立法选择的有限性和反垄断执法的有限性。银行业管制的必要性、反垄断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监管的“路径依赖”以及反垄断立法规定的“暧昧不清”均为其提供了可能的理论解释和现实原因。参考国际经验,我国宜遵循“一般豁免、例外适用”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路径,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加强竞争倡导,重视竞争主管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分工协作,进而取得更好的规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物权的取得方法之一 ,取得时效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 ,也是我国物权立法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取得时效的基本类型、适用范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及其中断和中止等问题的分析 ,探讨建立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诉讼时效援用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什么主体能够援用诉讼时效制度进行抗辩。自罗马法以来,关于诉讼时效的援用就有一条通行原则,那就是法院不能主动援用诉讼时效方法。现在,这一原则已经为西方各国所普遍接受,然而我国对于诉讼时效援用问题的法律规定却不完善。文章通过分析诉讼时效制度援用的内涵,并且对比国内外相关规定,得出"诉讼时效制度只能由当事人援用,人民法院不得主动援用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其法理,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诉讼时效的功能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原因在于长期时效缺失,"短期时效"的功能成了诉讼时效整体制度的功能;它旨在尽快了结民事关系、稳定经济秩序,却背离了诉讼时效通过对权利保护和事实状态维护的调整实现社会经济秩序和谐的功能本质。我国诉讼时效的功能应定位为:既保护权利又维护事实秩序,通过对权利保护和事实状态维护的调整来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与安定。诉讼时效功能的科学定位为诉讼时效的期间等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传播权的限制本质上属于对著作权的限制,而合理使用则是著作权限制的核心内容,它同样适用于网络传播权的限制。虽然对网络传播权的偏高保护使合理使用的范围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但是在网络传播中合理使用仍然有必要存在,关键在于要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对原有的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和适用范围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起诉应当成为仲裁时效的中断事由,认定时效中断的溯及效力是比较公平和妥当的选择。撤回请求是权利人对自己权利的正常处分,仲裁申请的撤回不影响仲裁时效的中断效力,较契合我国的立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论知识产权的若干限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知识产权进行限制是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限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它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在时间、效力和范围方面的限制,具体体现为有限的保护期、对权利本身行使的限制和思想、原理本身不受保护等。知识产权的限制是知识产权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相互对立中协调和融合的结果,成为实现知识产权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安排。  相似文献   

18.
论题指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价值追求应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更多的倾向于追求诉讼效率;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例,应采用分别主义的立法例;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应设定为4年;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应是全部债权请求权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恢复原状请求权;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法律后果应采用胜诉权消灭主义和时效抗辩权发生主义相结合制度确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实践大学自治这一理念不致流于乌托邦式口号,对它的限度的阐释是很有必要的。大学自治的限度是一种“实然”,从大学自治发轫及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始终表现出很大的限度;大学自治的限度也是一种“应然”,从大学外部的客观存在基础和大学自身与生俱来的性格进行逻辑分析,限度的存在不可避免,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的发展是有裨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自治的限度从大学外部和大学自身两方面来说也有一定限度,即限度本身也有很大的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前,无效合同所涉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相关规定,也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应受诉讼时效限制,由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限制,并且该诉讼时效期间应从确认无效合同裁判生效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