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5,(9):58-59
郑州:推行“三票制”选官,四川:市县“一把手”全部异地任职,邯郸:公开市长权力,蓬莱: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双薪”制,阜宁:推行“人才”绿卡制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才与用人单位双方在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资源信息的缺乏,使传统的人才识别形成了一系列不健全的识别标准与制度,出现了用人单位学历崇拜、职称崇拜、名校崇拜、“海归”崇拜、证书崇拜等现象,人才的识别成了“硬件”的识别,忽视了人才能力、品质、道德等“软件”的考虑。既影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也滞后了人才制度的建设。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人才的识别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为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了促进人才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识别机制。由于人才与用人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可以依据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分离均衡理论”建立健全人才识别机制,根据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不同的特征,建立一个反映人才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吻合的综合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某市举办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据了解,与会的5000多名各种应聘人才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海归”人员,但是这些“海归”们实际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的并不多,一些“海归”明确表示自己找工作的期望值最少在年薪30万元左右,而不少用人单位对此高标准打了退堂鼓,更有单位对高薪”海归”是否“物有所值”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甚至  相似文献   

4.
一、人才选拔的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德才兼备原则,是指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必须注意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去考核选拔人才,不可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人才选拔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于“才”的考核,社会已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但对于“德”的要求和考核,还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德”的考察,远比对“才”的考察复杂.干扰因素也更多。因此,对“德”除了常规的考察和观察外.应当积极走群众路线,通过访谈、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交流》2013,(10):71-71
《前海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管理暂行办法》9月l日正式生效,符合标准的外籍人才在深圳申请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凡是符合条件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外籍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外籍子女”,或者“中国籍回国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外籍子女”都可以享受“获签两至五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证件”和“符合办理永久居留条件的,可以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两项优惠。  相似文献   

6.
王选 《人才瞭望》2013,(2):60-60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查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7.
《人才瞭望》2006,(2):48-48
一、吸纳天才是首要任务 三星集团中国总部社长兼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李相铉表示,三星的“人才经营”新战略是:注重吸纳“天才”,善用“个性”人才,敢用奇才、怪才。  相似文献   

8.
“十”字型人才的概念是邹东涛首先提出的。本文提出这一类型的人才标准是高职教育所应该培养的人才目标,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为理论依据,论述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从学生的终身幸福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十”字型人才,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秦仪 《人才开发》2002,(8):40-41
“海归派”是近两年媒体最热衷使用的新名词之一,最初“海归派”是指那些出国求学归来,在国内创业的科技人才,尤其是活跃在高科技前沿的互联网、IT领域的人才;现在“海归派”有泛化趋势,比如足球明星有“海归派”,演艺界人士有“海归派”,证券股市人士有“海归派”等等,到底什么才是“海归派”?本人认为“海归派”是指那些具有在国外生活、求学、工作经历,通晓国际规则,回到国内仍喜欢沿用国际规则行事的人。这样定义只是为了更好地和所谓的“本土派”相区分。一般意义上,“本土派”就是指在国内土生土长,受中国文化熏陶较深的人才。在这场“海归派”与“本土派”的大讨论中,事实上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0.
周勇 《人才瞭望》2009,(6):54-54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近年来各个层面每每强调的“自主创新”由观念、理念上升到了决策、运筹层面。并作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了部署。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又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人才有效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让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既是百年大计,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邢燕芬 《人才瞭望》2005,(10):10-10
中部人才合作开发是全国性区域人才合作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部人才合作开发对于促进全国和六省人才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部人才合作开发的宗旨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围绕促进各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加强区域人才开发为主题,不断推进中部人才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建立中部互惠互利的区域人才开发新机制,整合中部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逐步形成相互兼容的人才政策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才服务体系,创优人才开发的社会环境,为促进中部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人才太重要了,只有人才才能保证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办好人才开发杂志十分必要。要把对人才工作的贡献提高到人生不朽的基本价值看问题。不久前我在一个集会上讲到中国左传上(襄公二十四年)述及人生价值方面“立功”“立德”“立言”三个“不朽”时,我讲到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4月15日,华裔日籍专家椿范立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即“绿卡”),成为“干入计划”实施以来,山西太原第一位取得“绿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同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消息称,要进一步降低外国籍留学回国人才申请办理“绿卡”的门槛。  相似文献   

15.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5,(3):59-59
2月3日,全国叫“十五”人才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讨论了领导小组职责和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叫“十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开发》2010,(3):16-17
孔子创办私学,从事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人才学方面,孔子有全面的论述。第一个提出“人才难得”观点的就是孔子。他说:“才难,不其然乎?”“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我们今天说“人才”,他叫做“志士仁人”,或曰“贤人”。  相似文献   

17.
耿杰 《人才瞭望》2003,(1):22-22
为适应2l世纪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日前,省人事厅、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协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2001-2010年期间,继续开展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实施“555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8.
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深刻理解、认真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开阔人才工作新视野,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建立人才工作新机制,形成人才队伍新优势,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是我们为四川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诸多科技工作者和科研体制研究专家指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严重科技造假事件,折射出当前科研人才机制存在的诸多偏差,现在必须打破“海归”迷信,把好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关口,不要热衷于制造科技明星,不要过于迷信利益驱动对科技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锡冰 《人才瞭望》2005,(10):37-38
可口可乐公司在人才管理战略方面,真可谓“伯乐”相中“千里马”,给他宽广的原野,让他日行千里;同时为他补充足够的营养,使其后劲十足。正是这种“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的人才管理战略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