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工伤认定由哪个部门作出? 答:《条例》第17条规定,工伤认定应当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首先,工伤认定是一种行政行为,需由相关的行政部门负责。在我国,负责社会保险工作的行政机关是劳动保障部门,从事工伤保险具体事务管理的单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了建立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条例》将职工伤亡性质认定的权力授予了劳动保  相似文献   

2.
陈国强 《劳动者》2004,(1):26-27
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就广大职工群众关心的话题,本期特别邀请了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障处处长陈国强同志专门就《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有关问题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3.
专家谈:《工伤保险条例》修订难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形成了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目前,修正案内容正在根据各界意见做进一步研究、修改。《中国劳动》杂志社邀请来自工伤保险制度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一线的几位嘉宾,就《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他们的观点和建议能对进一步完善这一法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劳动》2003,(6):59-63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令第586号(2003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公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贯彻实施半年多以来,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很多新的问题。最近召开的全国和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切实解决好《条例》推进中的新问题,并就当前《条例》贯彻实施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29日,余某经第三人谢某介绍进入四川某汽配公司工作。上班第一天,公司安排余某更换房顶的石棉瓦.由于公司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致使余某从房顶摔下,导致脑  相似文献   

8.
9.
《江西劳动保障》2003,(6):39-44
  相似文献   

10.
11.
加拿大工伤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中国劳动》2007,(10):26-28
加拿大工伤保险制度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由化和全球化发展,加拿大政府致力于帮助劳资双方提高自行解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能力,以减少对政府作为调解人的依赖,政府只有在劳资双方不能很好解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情况下,才开始对职业安全领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月1日施行,这是自《劳动法》第45条明确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以来13年后劳动者终于盼来的一个福音。但由于《条例》规范得相对原则,导致具体实施中遇到了一些执行上无所适从的情况。在国家相关部门尚无明确的实施意见或实施细则颁布之前,笔者想就个人的思考,对已经发现和接触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6,(11):31-32
劳动者因工负伤的双重赔偿权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后,除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外,还可向侵害人要求赔偿.这里的侵害人包括用人单位及其雇用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劳动者是否享有双重赔偿权与一国的工伤保险性质有着直接联系.唐明法官在文中已介绍了国外四种模式,而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这一问题上是不明确的.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而言,应肯定已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的双重赔偿权.  相似文献   

14.
孙明阳 《中国劳动》2005,(11):22-24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以来,因<条例>及配套法规个别规定不明确、内容不完善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工伤保险实务操作面临许多具体困难.张立人同志就工伤保险实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整理和归纳(详见<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针对其在文中提到的问题,笔者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薄看法,与各位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6,(10):35-36
本刊第6期刊登了徐达的《一起工伤复查鉴定期间待遇争议案》(以下简称徐文)一文。徐文提到对仲裁裁决执行期间,用人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第28条之规定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时,如何对待执行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复查结论之前并不影响强制执行;另一种意见认为法院不能简单地强制执行,而是在确保劳动者生活所必需的前提下执行部分工伤待遇,复查结论作出后执行剩余部分。第一种意见认为复查结论作出之前并不影响强制执行,从另一角度解释,复查结论如已作出,则对强…  相似文献   

16.
工伤认定程序应进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6,(10):31-32
工伤认定程序就目前的体制及存在的问题而言,说到底是工伤认定权的分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伤认定的程序问题。本文认为,我国的工伤认定权应按职工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为标准,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已参加工伤保险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法院负责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的工伤认定,并且这种工伤认定只在审理工伤待遇案件中附带进行审理,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程序对待,其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率性将更强。认定职工的受伤是否是工伤,是一个法律评价问题,法院作为…  相似文献   

17.
职工在工作中因琐事生非,互殴致伤。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非工伤。经过两轮行政复议和诉讼,二审法院终审维持了劳动保障部门非工伤的认定决定。案情简介施某系江苏省海门市某建筑公司职工,2003年2月至该建筑公司承接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建设工程工地(以下简称浦东工地)工作,负责搅拌机操作。2003年3月24日15时左右,浦东工地混凝土班组职工陆某见工地上有一辆闲置拖车,便取来使用。施某认为这辆拖车是归他管理和使用的,向陆某索要。陆某认为拖车是属于集体的公用工具,不归个人保管,只要被闲置,工作时大家都可使用。两人因此争执,随后扭打,施某受…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部门是工伤认定的行政机关,如果申请人对劳动保障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或者不予受理决定不服,工伤认定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均有权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条例》对工伤认定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明确规定了司法救济,但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也就是复议是起诉的前置程序。实践中,劳动保障部门许多工伤认定结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由于认识的不同,有些工伤认定结论在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中被法院撤销。审判实践中法院始终坚持对工伤认定的范围和条件应作宽泛的理解,对“不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况”应严格掌握,在适用时应作适当的限制性解释。笔者结合审判实践谈一谈审判实践中法院对《条例》有关机动车事故伤害具体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规定的实施,给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大量具体的工伤争议案件处理中,又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组织召开了研讨会深入研究、探讨,统一了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执法尺度。现就江苏省关于工伤争议案件处理的有关问题的探讨意见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工伤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农民老赵今年65岁。2003年初,一直在家无事的老赵由于经济拮据,托人在该村附近的一家苗圃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从事苗圃的栽培和修剪等工作,月工资为600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5年12月25日上午7时许,老赵在骑车上班途中被一肇事汽车撞伤致死,汽车逃逸。老赵的子女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对老赵之死不认定为工伤,老赵的子女不服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