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代评论家谈到晚唐诗坛,无不一言以蔽之曰:“诗风衰败。”然而清代大诗评家叶燮说:“晚唐之诗,秋花也,…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①叶燮以秋花的幽艳晚香之韵喻晚唐诗歌,比起古代许多诗评家虽有高明之处,但毕竟笼统,未曾加以阐述。对晚唐诗坛的真正肯定还是近年的事。胡国瑞先生指出:“唐末诗人的创作,无论就其反映历史现实的广度,或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代的艺术滋润,都是不容低估的。”②这是为晚唐诗坛翻案的先声。吴调公先生则大声呼喊:“我要为晚唐这一‘秋花’翻案!”③罗宗强先生也说晚唐的“杜牧、许洋…  相似文献   

2.
提及晚唐诗歌,论家常以“衰落”一词概而言之。诗至晚唐,那种恢宏阔大,昂扬进取的盛唐气象已不复见矣。代之而起的是以温庭筠、韩偓为代表的绮靡浮艳的诗风,并且占据了晚唐诗坛的重要位置。但是,动荡的时代也造就了一批不同流俗的诗人,尽管他们的诗作在悯乱忧时,叹晚嗟卑之中,时时笼罩着感伤而低沉的气氛。他们师法杜甫、自居易,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以反映民生疾苦为职责,用锋利的诗笔,揭露严重的社会矛盾,替人民伸诉不平,为唐代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聂夷中就是其中的代表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晚唐体"之说是宋末元初出现的.两宋人对晚唐诗的说法不一,所指晚唐诗人是以孟郊、贾岛、姚合为代表的一些有隐逸倾向、写清苦生活、刻意琢磨诗歌艺术技巧的诗人.至宋末元初,"晚唐体"这个诗学概念形成了一体三义特指一些具有隐逸情调的精雕苦吟之诗,包括以"郊寒岛瘦"为代表的"唐之晚年诗",宋初一些僧隐诗人所作类似郊、岛之诗,宋季"四灵"一脉学习贾、姚之诗.该文亦扼要论述了宋初、宋季"晚唐体"之风貌,并对近世流行的贬抑"晚唐体"的文学史观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宋初晚唐诗派论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晚唐诗派是一个颇具相当势力的诗歌流派,其人数之众,经历时间之长,为宋初诗派之最。宋元之际的方回曾以“深涵茂育,气势极盛”形容之。但现今对该派诗人的研究基本尚属空白。本文主要侧重从以下两方面对该派诗人作一些必要的探讨:一,时代、生平、交游与生活情趣;二、主要创作特色与风格。前者主要从所处时代的相近性、生活经历的相似性、交往的共同性、艺术趣味的一致性等方面探讨该派诗歌形成的主要社会根源。后者主要对晚唐派在特殊的时代文学潮流影响下形成的共同创作倾向予以总结。本文侧重论述。创作态度、创作方法、情思与境界、物象描写,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唐诗各期研究中,晚唐诗可算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对晚唐诗的风格研究则更为薄弱。清末以前论诗者多主教化,故论晚唐诗者大多从政教风化、伦理道德出发,视晚唐诗为“郑卫之声”、“亡国之音”。近几十年来论者,则大多以政治功利为标准,视绝大部分晚唐诗作为“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异端。故近千年来,数量浩繁的晚唐诗作,  相似文献   

6.
李群玉作为晚唐诗坛上一位有创作实绩同时又有创作特色的诗人,其诗作的典型意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的山水诗别开生面,给晚唐山水诗融进了新机,另一方面,他的部分诗歌,在审美方向和表现内容上,对晚唐诗体向词体的演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送人赴任之作,在唐代别离诗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盛唐人的这类诗歌,往往忽略了别离之伤情.反之,晚唐却固囿于这一伤情,并将此进一步深化,深化的结果,就是诗歌中闲情的泛滥.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晚唐文人大范围接受佛道思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晚唐体”在宋代有过两次兴盛,一次在宋初,一次在南宋后期。前者以“九僧”等人为代表,后者以“四灵”为代表。“四灵”的诗歌在艺术风格、创作题材和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宋初的“晚唐体”都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积极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初晚唐派多僧隐之士,相应地,其诗歌主要抒发山水之乐和表现幽居之趣。同时他们诗歌也有对友情的热情抒写,不可忽视的是,还有少量表现对现实关怀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著名作家。历代对其词、笔记的研究较多,而对他的诗歌则涉猎甚少。自钱钟书先生将之归入"晚唐体"以来,学界普遍的评价偏低。但若以周密诗歌创作的文本为文献基础,从周密的诗学观点及其诗歌创作的渊源、体裁、题材、风格等五个层面与"晚唐体"加以对比探讨,均可证明二者相去甚远,周密诗歌绝非"晚唐体"所能束缚,自有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音宋调”之谈已成公论。唐、宋诗歌风貌各异,两者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综合社会发展规律与诗歌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来看,宋诗并没有绕过唐诗的影响。宋诗中的晚唐诗风这一特殊文学现象即是这种影响的一个体现。从“晚唐体”在当时的盛况及宋初与宋末前后呼应的情形可见晚唐诗风在宋代的接受史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离别是唐代诗歌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题材,但晚唐离别诗的情感与初盛唐存在鲜明的差异,它已不再雄健浪漫,自然飘逸,它的情感走向了悲愁、淡漠、闲适和清幽.究其原因,是时势的变化影响了晚唐诗人,以及诗风,加上变革后的儒、释、道的影响,晚唐离别诗已失去了壮大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13.
姚合贾岛诗歌的共时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诗人贾岛、姚合的诗歌对晚唐五代以及唐后诗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唐时期的读者对姚贾诗歌的认识评价,基本上是处于分别接受的阶段,或者说是将其作为姚贾诗人群体中的两个个体进行接受的过程。贾岛因为有韩孟等人的推扬,在元和年间即有诗名,人们对其怪变峭拔而终归平淡的诗歌风格、苦心推敲嗜诗成癖的创作态度都有认识评论,后人基本上都以它们作为进一步研究接受的起点;而姚合则在长庆初年以后才获得诗坛的地位,人们对其诗歌的评价比较简约,或泛泛而谈未加深究,如“雅正”说,或仅述一端未及其余,如“幽微”说。对姚合诗歌更加深入的鉴赏研究是在姚贾身后,也就是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决定晚唐文化背景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科举的衰落和都市生活的商业化。由于文人生活道路的转变和情绪的波动,晚唐文学倾向中的抒情性更趋于人本,更贴近市民生活,文学审美的价值取向更偏向“重美求真”,在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晚唐风情”。  相似文献   

15.
晚唐五代是诗僧文学理论创作的兴盛期,诗僧们认识到作诗与禅悟的种种相通之处,并开创了“以禅喻诗”的道路,这一手法可细分为以禅评诗、以禅拟诗、以禅参诗、以禅论诗四种。他们在句法理论方面的探讨仍在继续,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语言层面的探讨上,注重字句推敲,出现了大量“一字师”的故事,并提出“诗眼”观念;他们的诗格类著作,在体例方面也有不少的创新,为宋人所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人许浑其诗被不少诗家指为“气格卑弱”、“气未深厚”,此论实为不当。许浑诗歌无处不充满“气”,包含作者的人格情志之“气”、声律的抑扬顿挫之“气”、结构的整密严谨之“气”、辞句的工整精切之“气”。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典诗歌在唐代经历了初期、中期的发展和鼎盛阶段之后,到了晚唐,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衰退而日渐没落,追求韵律工巧、词藻绮靡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风气弥漫诗坛;但是,与这个总趋势相抗衡的,有一部分诗人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于濆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歌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宋初诗坛为何崇尚晚唐,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是宋初诗人对晚唐这一概念的认定跟后人有所不同;二是对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没有从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上说明宋初与晚唐诗坛既相互承接又共同转折、完成唐诗向宋诗过渡的意义;四是忽视了宋初的社会政治现状和文化思想对宋诗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晚唐词人中,温庭筠、皇甫松和司空图最为著名。皇甫松并不是西蜀人,但他的词作却被西蜀词人收入《花间集》,可见其作品在当时流传之广,对词坛影响之大。他既善词,且工诗,散文创作又得力于古文家的父亲皇甫湜。可惜的是,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后人所知甚少。对他的研究,近世曾有王国维辑得《檀栾子词》,其后尚未有人进一步深究。今人诸家词选在皇甫松的小传下,也每每以“不详”了之。今有感于此,拟对皇甫松生平和著作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