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启示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成新轩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的推动下,经济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大舞台上逐鹿的重头砝码。这就要求作为国家支柱行业的汽车工业必须具有强大的实力。本文以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日本汽车工业成功...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竞争能力的形成──以日本为中心的分析日本爱知学泉大学史世民在发达工业国家,单单汽车工业自身的产值就要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0%以上。如果算上与汽车工业有关的行业,那么所占比重会更大。所以说汽车工业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主导产业。而且,从技术角度来看,汽...  相似文献   

3.
目前日本汽车工业异军突起,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1955年日本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开始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汽车总产量仅有6.89万辆,而当时美国的汽车产量却已高达920万辆。但是时隔25年,即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迅速达到1104.28万辆,而美国却下降到800.98万辆,首次超过美国,创造了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纪录。从此以后日本汽车产量连续五年名列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三化 《社科纵横》2002,17(1):48-49
加入WTO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面临的又一次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就汽车工业这一支柱产业而言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对待、应对正确 ,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而任何盲目悲观、丧失信心或者无视挑战、得过且过的做法都将我们丧失一次真正崛起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一、今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前景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任何产业都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开创、发展、成熟和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以生产、消费和汽车保有量均占世界80%以上的日、美、欧三个地区为中心的世界汽车工业,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正在进入以低增长和国际化为特点的结构性转折时期。在国内需求日益饱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世界汽车工业能否摆脱从成熟期进入衰退期的归宿,找到重新发展的出路,这是各国政府和汽车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纷纷展开了各种大规模的综合性研究,力求正确分析发展前景,找出各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范照明 《探求》2000,(Z1):90-9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像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而正确理解并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思想路线,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将其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业合作机制是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早期的工业合作实践大多并不成功,但东盟的品牌互补(Brand-to-Brand Complementation, BBC)计划和东盟工业合作计划(ASEAN Industrial Cooperation,AICO)却在日本跨国公司的参与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阐述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偏好和东道国政策之间存在的冲突,并以BBC和AICO这两个东盟工业合作机制为案例,分析了日本跨国汽车企业的偏好对东盟国家的政策变迁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产”在世界汽车工业中,仅次于吉姆和丰田,居第三位。1910年鲇川义介投资创办户畑铸造株式会社,1933年户畑铸造与日本产业共同投资,成立汽车制造株式会社,翌年改名为日产汽车株式会社。资金从1933年的一千万日元,增加到1980年的七百六十五亿八千万日元。1979年度生产汽车二百五十九万辆,占同行业生产拳的25%。“日产”销往134个国家,它在22个国家设27个工厂,并向国外出口汽车部件,在进口国装配汽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调整[英]J.汉姆菲利本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工业改革实现了经济腾飞,这一成功的范例已引起世人的关注。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工业组织和工业生产的新模式颇感兴趣,纷纷引进这类模式,以加大工业改革的力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日本工业的考察[日]千弘渡边众所周知,日本在战后顺利地渡过了困难时期,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腾飞。究其原因,科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日本政府积极推行的以工业为先导的经济政策也起到了相当大...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政府对电子工业的扶持广东工学院谢迪斌当今世界市场上,日本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家用电器,可以说是独占鳖头。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同日本政府当初对这一行业的保护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考察这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发展民族工业或某些新兴产业,是很有俾益的。。电子...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节奏日益高速化的今天,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车的安全系数,一直是世界各国的汽车专家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两傍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标语:“先生、您的妻子儿女正在家里等待着您”,以此来告诫汽车驾驶员要安全行车。虽然这种心理战术有助于提醒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但却不能根绝车祸的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电子工业创新之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季 《日本研究》2010,(1):87-91
战后日本电子工业在短短十余年间便从技术劣势的地位赶超了美国,主宰了世界电子工业市场,其赶超式创新道路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通过对战后日本所面临的日美间新的政治关系以及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企业情况的翔实分析和探讨,揭示了战后日本快速成为主要的民用电子消费品生产国的原因,从全新的视角阐释了战后日本电子工业的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赵总理指出,日本的工业是按行业进行管理的,我们要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在学习和借鉴的意义上,本文拟从组织体系,管理手段和政策要点三个方面,对战后日本的工业行业管理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一、工业行业管理的组织体系及特点日语中没有“行业管理”这一专用名词。就我们的理解而言,日本行业管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即日语中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和通产省所管辖的制  相似文献   

15.
国际电子同业公会主席艾贝尔·法尔努在1988年年度报告中分析道:世界电子工业在日本控制下会往下跌吗?这一分析是从日本电子工业政策中得来的,近5年,日本电子工业获利超过90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7倍,超过1987年的66%。而其中2/3的盈余来自民用电子产品,信息电子产品,电子零组件(包括电子管、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对国外钢铁、非金属工业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日本对国外钢铁、非金属工业的直接投资是从50年代未期开始的。1958年1月,日本和巴西合资的米纳斯、杰拉伊斯钢铁厂首先成立。60年代以后,新日铁、日本钢管、神户制钢所、住友金属工业和川崎制铁等都先后在国外开始了当地生产。到1970年3月未,日本对国外钢铁、非金属工业的直接投资共81件,1.29亿美元,分别占对国外制造业直接投资件数的8.1%,金额的18.6%。进入70年代以后,一方面,日本作为钢铁工业大国,继1970年度钢产量突破9,000万吨后,1973年度又达到了创记录的11,913万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日本钢铁、非金属工业发展受到了国内需求停滞、出口增长缓慢、工资成本提  相似文献   

17.
工业的蜕变     
建国初期,我市工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密集,技术落后,基本以纺织.炼钢为主,总量很小.以1 952年为例,工业总产值只有八亿多一点.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市工业向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等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了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家电电子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向着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重型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市仅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三千多亿元.  相似文献   

18.
李毅 《日本学刊》2016,(4):74-90
危机后的发展困境和对实体经济的反思,使工业创新成为当前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结构改革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日本是一个后起的发达工业国家的事实,并且把工业化视作一个经济体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广义历史过程,从历史的维度深入探讨工业创新在日本经济中的位置及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不仅便于人们从历史与未来一致性的角度认识日本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可能方向,而且有助于在战略的高度理解工业创新对于后起国家的意义。与后起者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上的成败以及在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上的作为相联系,工业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内在于工业化及其相关的工业发展进程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变革性因素。符合国情的、扎扎实实的工业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日本成长为工业强国的基石,更是后起国家跨越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所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亚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工业状况、国家计算机政策及其他梁俊兰状况及政策日本:[1]日本生产各种系列计算机产品,包括主机:小型机、微型机及外围设备。日本有技术能力对产品进行创新和独特设计,在先进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软件生产方面范围广泛,并可设计供出...  相似文献   

20.
一个美国人和日本的有识之士谈到日本目前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不能不发现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美国人首先看到的是在日美贸易方面,日本享有大量顺差,日本的汽车、钢铁和电子工业对美国威胁日益增长.而日本人看到的是:他们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赤字以及日本在经济上依赖进口原料、燃料和农产品的不利地位.日本的出口工业过份集中在生产一般产品方面,不象西欧和美国以生产高精尖产品见长,这使日本的工业在新兴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中承受很大的压力.我在最近的这次访问中发现,日本人正在形成一种如何克服自己经济弱点的一致见解.预计今后日本的国际经济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