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4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军事部。周恩来任军事部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1925年11月周恩来在广东肇庆亲自主持组建的,由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相似文献   

2.
许继慎     
许继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许继慎同志1901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土门店一个中农家庭。1919年在安庆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被选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常务委员,任联络部长。1924年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期间,经蒋先云同志介绍,接近了当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对恩来同志平易近人的作风,严于律己的精神十分钦佩。在周恩来同志的教育培植下,他于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时黄埔军校共  相似文献   

3.
1998年3月5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日。这不仅是历史的巧合,也饱含着自称是“半个壮乡儿子”①、生前十次亲临广西的周恩来同志与壮乡人民结下的笃深情结。被周恩来同志赞誉为“史无...  相似文献   

4.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中财委从1951年着手编制,1953年始,经国家计委多次修改。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李富春《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的报告》。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于9月交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几次来到山西,对山西和全国的革命和建设作过重要指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表达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怀念之情,本刊特地组织编发了这篇文章,文中记述了周恩来同志在山西的革命实践和伟大风范,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指示,我校自本期起,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年三月,市人民政府任命魏柏良同志为成都大学校长;同月,中共成都市委任命蒲修贵同志为成都大学党委书记,任命史家健同志为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五月十五——十六日,我校召开第一次中共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党委和纪委,通过了蒲修贵同志代表上届党委所作的工作报告。新的党委由蒲修贵、魏柏良、史家健、孔庆源、冯天长、刘铭钦、尚作尤等七位同志组成;纪委由曾庆山、史家健、陈天雄何思成等四位同志组成。大会闭幕后,两委分别召开本届第一次委员会,选举蒲修贵同志任党委书记,史家健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张申府与毛泽东同年出生,并曾在北大图书馆与毛泽东共事,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之一。1924年,张申府回国成为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是最早路上黄埔岛的中共"红色教官"。张申府与周恩来相识于1920年。张申府到巴黎后,与先期抵达  相似文献   

8.
<正> (一)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孙中山先生曾经下决心改革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因而奠定了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的基础。”“那时的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毛泽东选集》第二卷342页、351页) 在孙中山的赞许下,黄埔军校一建校就按照苏联红军的制度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第一任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他上任不久即离开广州到上海去了。后由邵元冲接任。邵元冲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的封建官僚,也很少开展活动,使得政治部成为一个死气沉沉毫无作用的机构。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政治工作的这种状况很不满意,他要共产党人来当政治部主任,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回国不久的周恩来即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9.
李鸣珂烈士,四川南部县人,一九○○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一九二五年鸣珂同志到黄埔军校学习,结业后被分到叶挺同志领导的北伐军二十四师工作,担任过中队长的职务,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鸣珂同志任南昌起义部队总指挥部警卫营营长,随同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到广东重建命命根据地.一九二七年秋,李鸣珂同志回到上海,在中央特务委员会(即中央特科)工作.一九二八年夏,中央委派鸣珂同志任四川省委委员兼省军委书记.一九三○年四月,在敌人的刑场上英勇就义.终年三十岁.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周恩来同志根据党中央的决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一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正如许多评论家指出的: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在那个时期里驻整个外部世界的代表,是我们党关于国际问题的主要发言人。周恩来同志身体力行,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相似文献   

11.
罗荣桓同志生于一九○二年。在大革命时期,他做学生工作,并在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在湖北省南部通城组织农民参加了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就跟随毛泽东同志上了井冈山,他经历了三湾改编,参加过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并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政治工作。一九三○年任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一九三一年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以后调任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一九三五年他跟随毛泽东同志长征到陕北。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任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一九三八年任该师政治委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无论是在革命战争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长时期,他既是领袖又是“战士”。他的光辉实践和毛泽东一样,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主流。他的优秀品质是多方面的,堪称全党的楷模。本文着重论述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实践活动。黄埔军校杰出的政治部主任1924年秋,年仅26岁的周恩来,奉中国共产党中央之命——从法国留学回到广州,先在两广区委做领导工作;不久,应孙中山和廖仲恺先生的要求,出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他为了加强军校的政治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着手整顿党的组织。在他和其他共产党员的努力下,很快成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同志因抗战机缘自重庆辗转来到故乡绍兴,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才干,为伟大的抗战事业奔波呼号,战斗了三昼夜,给故乡人民带来了党的声音,带来了抗日救国的力量,带来了胜利的希望。第一个昼夜周恩来同志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代表、南方局书记,兼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他以副部长的公开身份于三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半和秘书邱南章、警卫员刘久长同志,由临浦乘单放汽轮抵绍。周恩来同志光临故乡的喜讯传开,“处在危难中的故乡人民,犹若盼来了救星,莫不欢欣鼓舞”。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既憎恨又害怕,十分恐慌,他们大要特务  相似文献   

14.
周描坤 《华人时刊》2011,(1):23-24,22
11月24日凌晨3时8分,98岁的黄华同志离开了我们。敬爱的黄华同志是我十分敬仰的革命家,也是我的"伟人系列"书籍、画册和大型展览的顾问之一,曾经得到过他老人家的关心和热情帮助。1998年3月5日,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在中央和地方准备隆重纪念百年恩来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曾任周恩来同志政治秘书)、童小鹏(原周恩来总理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建立革命武装的问题还没有完全透彻的认识,但在某些方面已有了相当的认识,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周恩来就是杰出代表。他是党内最早的军事工作领导人。自1924年9月回国到1927年8月领导南昌起义的三年中,他先后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中央军委委员、上海区委军委书记、中央军事部长等职,亲自参与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从一九一九年成立到一九四三年解散,它的指导方针,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影响。在共产国际的初期和后期,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基本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共产国际的具体指导下建立的,一九三五年的共产国际“七大”,对于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周恩来同志在一九六○年谈到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关系时说:“共产国际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中期的缺点和错误,概括地说是:一般号召不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具体布置  相似文献   

17.
这首七言绝句,系孙炳文烈士的夫人任锐同志,由重庆赴延安途中所作。时在一九三八年。孙炳文烈士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在青年时代,他就怀着改革社会的志愿,和朱德同志结伴旅欧,寻求革命真理。一九二二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德国,经周恩来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便把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献给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孙炳文同志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党的工作,积极参加了周恩来同志领  相似文献   

18.
刘云 《老友》2005,(11)
今年11月25日,是舒同同志诞辰100周年。舒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参加红军长征的高级军事指挥员,杰出的政治工作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的领导者,更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他在与革命生涯同步的革命艺术实践中,经过80余年的搏击创立了自成一体的"舒体"书  相似文献   

19.
宛希俨传略     
宛希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卓越的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九二三年在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南京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一九二五年“五卅”运动后,调到武汉协助董必武同志主编《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希俨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奔赴南昌,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久,又奉党中央之命任赣南特委书记,领导广大群众开展武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1898——1976)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方针和政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业务水平的提高和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等都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主张。特别是对知识分子问题、党的领导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做出精辟的分析。周恩来同志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同志尽管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永存,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