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和农民问题一样,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农业大国的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英国占2%,德国占3.4%,法国占4.9%,日本、意大利均占6.1%,加拿大占3.3%,澳大利亚占5%,而美、加、澳、法等国都是主要的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国,也可以说是农业大国,这些农业大国因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且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这些国家的成功秘诀在于农村教育的高度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统筹城乡发展出发,基于两个趋向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始建立;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粮食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农民的收入状况,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不能使他们的收入持续增长,广大的农村难以长久稳定,其后果将令人担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出路是很多的,但是,青岛市的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发展开放型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一)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  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有着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粮食生产在全省农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农村总产值中粮食产值占50%多,在农民收入中有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生产的优势并未转化成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现实的障碍因素,使吉林省形成了粮食越多,财政越穷,农村经济发展越滞后的恶性循环。如何使产粮大省及早走出这种困境,是实现吉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日印韩等国重视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世界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农业劳动力10.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12%。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差别,固然有社会、历史、自然、资源、政策、技术等各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方略韩克勇中国的乡镇企业,如今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991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共有1907.9万个;职工960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3%;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1621.7亿...  相似文献   

7.
在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盛会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跨世纪举措——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必将带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握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南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存在问题1.lfo年代中期——lop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南阳地区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逐步完善,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专业户、重点户、新的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现,就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途径,“它标志着我国农村从自给性、半自给性生产转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农村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局面,已经显露出它今后发展的趋向,从中可以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和前景.”(万里同志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五日在农业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新的经济联合体是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必然产物鄂城县是一九八一年秋季开始大面积推行大包干责任制的,到八二年底,已经发展到生产队总数的99%.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和完善,专业户、重点户大量涌现,到八三年初,已达二万二千五百户,占总农户的15%.在此基础上,鄂城农村又出现了新的经济联合体.据八三年元月的统计,全县建立起新的经济联合体一干三百多个.农村新的经济联合体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和逐步完善,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合作化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谈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人口大国。根据第一次中国农业普查公布的结果 ,1996年底全国农村人口总数为 8 7亿多 ,其中 90 %的农村人口从事农业 (包括兼业 )生产活动。因此 ,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纵观中国的历史 ,几千年来 ,中国农村经济也曾多次经历过繁荣与衰败 ,但从总体上看 ,旧中国的农村经济始终处于封建的小农式的自然经济原始状态 ,生产方式粗放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产品交换形式原始 ,由于封建制度的桎梏 ,中国农村经济始终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中。由于…  相似文献   

10.
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的进步等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12年粮食继续增产,实现历史上罕见的"九连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改革以来首次"九连快"。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问题;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推进过程中土地制度问题;三是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转为市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特点(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针对“九五”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总量供求平衡有余的现状,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首次下降到70%以下。林业生产投入持续增加。畜牧业生产回升,效益好转。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的调整力度比往年加大。据初步统计,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所占的比重为55.7%,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林业为3.7%,上升0.l…  相似文献   

12.
中国曾经被喻为“治水社会”,其 主要特征便是灌溉农业。人们把依靠各种大小水利工程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统称为灌区。灌区发展与粮食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所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80%,棉花占90%,蔬菜占95%。然而,如今灌区灌溉设施老化。我国一半以上地区的农民在没有任何灌溉设施的条件下种粮食,  相似文献   

13.
透过农地经营历史变迁,我们总能够找寻到小农被改造的例证;历时30余年小农经济又走到命运被改变的十字路口.对中国粮食生产而言,急需找准问题,解决农村、农业发展难题是一项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农业生产业态转变,需重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机制.文章借助持续5年45个家庭跟踪调查的面板数据,展开小农生产微观机理探析,重新估计小农家庭水稻种植生产函数,揭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达性.结果表明:对效率损失而言,由人为可控制的部分占到72.3%,随机无效率的贡献占到27.7%,社会化程度趋高的小农其价格预期直接影响种植意愿,减少水稻种植面积的概率达到13%.经济层面,粮价早已挫伤了散户小农种粮积极性,水稻种植生产陷入了无效率陷阱;社会层面,乡土社会转型的准备工作迟迟未跟进.为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稳定目标,关键在于权衡利与弊的关系之后,重建效率与公平平衡之大局;事在人为,植入社会化小农特征考释粮食生产多了一层内容设计.未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在社会与经济之间寻求二者的内在平衡,重构小农经济效率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农业兴则经济兴 ,农村稳则社会稳 ,农民富则国家富 ,这是被社会经济发展反复证明了的一条历史经验。然而在我国实现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的首要条件是粮食生产发展与供给安全 ,只有粮食生产发展了 ,人民的粮食供给安全有保障 ,国家的富强发达和人民的安定团结才有希望和可能。为此 ,不论什么时候 ,我们都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的安全与发展问题。  一、粮食安全与生产发展问题的提出  当前 ,我国的粮食连年丰收 ,总产稳定在 4 9亿吨左右 ,人均占有量稳定在 40 0公斤左右 ,市场上普遍出现“卖难” ,呈现出供大于求的过剩现象 ,似乎不存在粮…  相似文献   

15.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1年全国1749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及其子维度均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间接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符合“梅特卡夫法则”,即存在非线性影响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四高型”县域、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存在提升作用。对此,应打造农村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释放数字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农村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农村女性在社会、家庭及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有的已冲出了“半边天” ,而成为许多行业的生力军。一、农村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据对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显示 ,目前福建省从事农业生产的 813 9万劳动力中 ,有 447 6万人是女性 ,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已占全省农业劳动力总数的 5 5 % ,而在农业增加值中 ,农村女性所创造的份额占5 0 %以上。二、农村女性是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据抽样调查 ,1999年底 ,福建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广东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村社会总产值翻三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274.37元增长到1992年的1307.65元;传统农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7.92%降到1992年的34.0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2年的总收入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6.08%;农村中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已从1980年的89.45%降到1992年的63.27%。一些如珠江三角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潮头,这是我们跳出短视封闭,正确分析经济景象的基本条件。 忧虑与对撞: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透视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87年与1977年比较,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结果是,农村社会总产值为38.19%,农业总产值为24.26%,粮食总产为3.56%,皮棉总产为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 2 0年来对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主要对以下几个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路 :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农村改革的经验与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途径 ,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策略 ,新一次科技革命以及知识—生物经济的农业观  相似文献   

20.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已迈入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赋予其独特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历史、理论、实践逻辑的统一。本文基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征程上中国需要把握好重点原则,进一步在粮食体系、产业体系、支撑体系及体制机制构建中找准时机并抓紧推进,为早日建成农业强国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