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10,(23):8-8
时下在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有一点尤其重要:名利心要淡。事业心要强。作为基层党员.大家都有个职务到头的时候.但是为社会做实事作贡献的追求要永无止境。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情怀.要有生当益于时的人生境界,个人待遇上要甘心做“天花板”干部.个人贡献上要勇当“老黄牛”式干部、“千里马”式干部。珍惜服务社会机遇,立足岗位,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努力为社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党旗增辉.为社会尽力.为人生添彩。  相似文献   

2.
人赤裸裸地降临世上时,唯有读书才能使人生命飞翔.读了一本好书就像身上多了一片羽毛,读得越多身上羽毛就越丰满,更能抵御严寒,使自己飞得更高更远。读书能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人生有限的时空,变得宽广辽远,浩荡激越;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  相似文献   

3.
四季夜读     
彭云 《今日南国》2013,(2):38-38
读书影响人生.读书决定人生,所以读书乃人生重要之事。读书无需论地论时,读书大可随时随地,你可在晨霭中卷不离手,亦可于午后暖阳下书香浸淫;你可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对字迷醉,亦可于草长莺飞的绿地里轻吟平仄。然而,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夜读是一种境界。夜读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相似文献   

4.
对人生价值观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人生价值观的热门话题,应明确和解决3个问题:1.价值、人的价值及人生价值的概念;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价值观的两个基本命题,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道义价值和功利价值的统一;3.“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丘生 《中华魂》2012,(19):31-31
一次车祸造就一位英雄。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情急之下.年轻的女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轧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改变了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苏轼广为流传的遗闻轶事,从幽默的视角来重新观照东坡的人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章不仅归纳分析了东坡的政治幽默、社交幽默、自我幽默这三种幽默类型及其特征.而且探讨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成因及其发展轨迹.挖掘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深层内蕴及其文化意义。文章认为,东坡的人生幽默是在他整个生命旅程中不断得到发现、培养和成长的;幽默不仅改善了东坡的人际关系.使他赢得了厂大文人和读者的喜爱.而且使东坡的人生闪耀出智慧的光彩和乐观的精神;幽默最终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俞永忠 《金陵瞭望》2010,(23):41-41
人生永远都是坚定向前.没有停靠的港湾。3年前转业到白下.当时我就在想:如何实现人生转变.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8.
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试析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姜燕由于创作主体间的差异.谈到对人世间种种丑恶、病态人格的揭露.人们往往难以和笔法温柔细腻、情感充满善意和爱恋的女作家们联系在一起.沈从文在评价中国女作家时.就说她们常用“美好的语言来写人生”。...  相似文献   

9.
沉思录     
李良旭 《百姓生活》2013,(11):19-19
在乎微不足道的成功.人生就是加法;只贪恋巨大的成功,人生就是减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下面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粗略积累部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品感情变化,味“乐—痛—悲”。 3.感人生无常,悟暗含对人生的眷念与热爱之情,启发学生理解文中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张景 《社区》2010,(32):55-55
现代少数有智慧的人已不去追求有钱、有权的成功人生.而是转而追求个性、闲暇、情趣的一陕乐人生”了,然而不同的人对快乐人生有不同的定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说不尽的苍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独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同一般意义上的“悲剧”有着很不相同的内涵。张爱玲以其对生命本体、人生价值深刻的认识和睿智的剖析,在个人、人生以及超越人生的三个层面上.从自己的身世乃至普通凡俗人的感性里,咀嚼出浓稠的人生悲凉的况味,使其小说在“苍凉”的氛围中始终流贯着强烈、明晰而独特的“悲剧意识”.这是张爱玲小说一种别样的魅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7,(15):16-17
他是一位军队院校的副团级干部.在2004年转业时,他毅然放弃稳定的公务员岗位.以自主创业开辟了人生的第二舞台。为圆在部队未能完成的梦想.3年来.他将企业盈利的大部分资金投入某军用产品的开发上.即使产品的前景未可预料。但心中那浓浓的军旅情.让他始终义无反顾。他,就是南京英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龙清。  相似文献   

16.
临终病人的家庭护理体会王淑萍临终关怀,是指肿瘤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治疗不能生效,生命即将结束时所采取的护理-...·。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病人在生理、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使他们安宁平静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建立家庭病房,是医疗保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  相似文献   

17.
最美的时光     
乔&#;坎普  辛麦 《社区》2009,(23):26-26
再过两天.就是我的30岁生日。又要踏入人生的新阶段了,这样一想.我心里有些不安——难道,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已经离我远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物、情节、背景、语言风格诸方面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怪诞表现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莎剧怪诞表现的深层意蕴.认为它一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世界观的矛盾和困惑.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其人性的自觉和人的意识觉醒。莎剧怪诞手法.在表现异化人生.展示人的生存价值和矛盾.提供观察生活新视角.强化读者的人生体验和理性思考诸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19.
阅读,犹如一种化学反应。“你怎么总是如此精神?”老师常问我。于是,我便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的美容经验——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相似文献   

20.
当很多人疲于被时间追赶时,他却乐此不疲地追赶时间。这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一间明亮简约的办公室,关东元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几分钟前,关东元还在召开一个会议,我们约定的采访时间一到.他即如期而至。记者略表惊讶,关东元说:“我每天的日程都按分钟计算.毛主席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生短暂.不应浪费每一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