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区分标准,理论界大多默认理性,而当代理论界又把理性和反理性作为后现代文化分期的标准。同一理性两次充当分期标准是不合适的。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理性标准有其历史根源,但理性标准的缺陷也在历吏的发展中体现出来。在此,我们提出用世界观转向标准替代理性标准.两种标准总体是一致的,但随着社会发展,世界观转向标准变得更为清晰,而理性标准却越来越模糊。如果采用世界观转向作为现代和传统文化的分期标准,可以发现后现代文化其实只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这也就能解决后现代文化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传媒的代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成功的传达着和创造着都市文化,而都市文化中最重要部分的时尚文化在现代广告中表现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样式,更多是一种行为方式,一种观念。现代广告中的时尚文化有别于传统文化,但脱离不了传统文化。在当今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样影响着都市文明的发展,影响着现代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是理性 ,而中国管理则因缺乏理性传统而难以融入世界管理思想的现代演进。虽然在西方管理理性正遭遇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和颠覆 ,但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是现代的而非后现代的挑战 ,因而理性精神的构筑对中国管理现代化而言是必要且不可逾越的。  相似文献   

4.
魔幻文学是神话叙事传统的延续,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演绎着有关人类、自然以及生命主体的重大命题,它使传统活跃在现代人的心灵世界,同时又接受不可逆转的现代性,并且试图超越现代性,这是一种后现代的世界观.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路上的魔幻文学呈示出丰富的内涵,影响着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魔幻文学所呈现的后现代世界观,对于现代人及儿童来说也具有精神上的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空内,相继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的共存、碰撞与交融,社会信任在这三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本土视野下,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作为社会信任发展的三个维度,赋予了社会信任不同的内涵。传统的软环境下产生的熟悉信任,现代的硬环境建构的陌生信任以及后现代碎片式信任关系。面对今天的社会信任危机,应该采取更加清醒、沉着和理性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以相对主义冲击传统哲学的绝对主义,通过片面性否定实现了哲学的转向。后现代哲学尽管以反现代的面目出现,但它是现代哲学相对主义因素膨胀的产物,并把相对主义推向极端。后现代哲学对现代化的反思虽不乏积极的启示意义,但由于消极顺应现实的负面,偏重于否定而忽视了建构,因而存有理论与方法的迷乱。后现代哲学不会成为21世纪的文化主流,它将面临被新哲学否定、解构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现代和后现代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存在着一个复杂的辩证关系。后现代主义其实是审美现代主义的继续 ,它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对理性的质疑和批判立场 ,张扬个性、开放、矛盾、混乱和无意义 ,是对理性至上倾向的反拨 ,一次释放出现代性为获得自身解放而积蓄的潜能。透过这个辩证关系 ,可以发现 ,后现代的“冲动”本质上对个人和共同自决、理性和历史的重新思考 ,是一种“理性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应注意古代和近现代两个传统;两个传统既不同,又一脉相承,历史地联系为中华优秀文化的整体;强调不能用古代反对近现代,也不能用近现代反对古代;古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容已经定型,而近现代传统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内容还在发展完善中,正日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都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根、脉、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源头活水,更是我们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努力奋斗的文化自信之本.  相似文献   

9.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伴随着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而逐渐形成的,阿尔蒙德所指出的融合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公民文化正是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理想土壤。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二元对峙,而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应对了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虽然论战双方还没有一个输赢结果,但最终受益的是整个政治文化理论界,也为中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不仅造成男女两性主体地位的差异,而且历史地发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状态.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女性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使其处于被奴役的弱者地位.当代文化冲突也使现代生活中的女性呈现出矛盾的人格状态,表现为(1)追求自我解放与默认传统的矛盾;(2)现代女性人格评价标准与传统女性人格评价标准的矛盾;(3)现代女性人格的主流倡扬与大众传媒的文化错位的矛盾.为此,现代女性的解放与发展需要通过文化整合,确立现代女性发展的主体价值意识,培育求真、向善,崇尚艺术,崇尚理性,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的深层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危机,决非单纯的技术和经济手段能够解决,需要观念的根本变革。作为一种谋求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必须立足于整体论哲学和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并将生态学思维和深层生态意识作为其核心内容。而现代生态学研究成果所揭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生态文化的观念建构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得不置身于"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文化共时格局中。这样的"共时"格局一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创新的机会和途径,但另一方面也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碎化的影响。因此,本文指出在"共时"格局中,少数民族文化在坚持"民族的"、"本真的"文化根基上,积极吸收"现代"、"后现代"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动态变迁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工业文明的来临 ,现代建筑在世界各个城市兴起。现代化建筑因“国际化风格”面临着无限困境。随着“后工业社会”与高科技时代的发展 ,后现代建筑对现代建筑进行着超越与反驳 ,但后现代建筑的性质又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可以说后现代理论是强大的 ,而现代建筑的地位是后现代建筑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 ,法律家和法学思考者们都应正视现代法制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只表现在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模式和因变法而引起的制度文明模式的变迁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种联系与中国历史内在性的源流关系。它提示我们 ,在面向未来为理想社会创设法制时 ,不能放弃对自己历史文化资源的解释权 ,而应以积极的姿态来挖掘、引导、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 ,构成不悖于世界共性的现代中国的特色部分。有鉴于此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构中的转化 ,必须谨慎操作 ,做到有所限定、有所转换、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法学是继三大法学流派之后又一独具特色的理论思潮.后工业社会造成的法律的危机不断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批后现代主义法学学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全面反思和质疑.后现代主义法学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否定,反对用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逻辑和公式来阐释和衡量世界,方法论上则主张多元和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法学形成了一些很有创建且很有价值的旨在批判现代权利理论兼有探索未来法治的后现代主义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语》在现代社会也依旧葆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构筑了超越时代与历史的人类理性世界的精神标高,首次标志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其原生态的载述言行,除了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孔子形象及思想外,最重要的还有助于我们纠正时俗流弊,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其与时俱新的开放品性,则不仅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资取用和重诠的思想资源,也显示出传统经典和传统文化不绝的生命活力。而其更大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对时代的理性精神与通变智慧的拷问。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学、文化学和思维创造学、人才学等多角度探讨梳理了梅山文化从古代而近代而现当代的流变发展脉络。梅山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动”的目的意向性,它经过历时性的五次流变发展既融入中国现代文化,又卓然而立和而不同,保持着梅山文化的独特品格。梅山文化的现代形态和核心精神主要体现在该文化圈的现代人身上:从屈原的《离骚》到成仿吾早期的诗歌、再到黄永玉的美术创作、贺绿汀的钢琴协奏曲《牧童短笛》、谭盾的渗透着楚风神秘因子的《风雅颂》等,无不既流淌贯通着古梅山文化的血脉又体现了梅山文化的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的进程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和丰富,却让整个社会与人都陷入了韦伯所说的"铁的牢笼",疏离感如同流行病一样蔓延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悲剧"正在上演。究其原因是市场化带来了乡土礼俗文化的变迁与凋敝,而解决社会文化失调、价值取向偏差的途径就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科技革命与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科学革命动摇了宗教的思想与信仰,技术革命造就的工业革命隔断了传统化的自然基础。现代科学重新建构了当代人的世界观,现代科技的双重效应成为社会化的重大主题,科技在现代化中的份量在加重,现代科技造就了后工业社会的化模式,科技增强了化的影响和力量。科技革命促进了大众化的兴起,为大众化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经济条件,赋予了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东方论坛》2011,(4):102-106,116
在中国现代女性小说中,“母性”是永恒的命题,并历经了从群体的恋母到对其进行解构的过程,由此能够看到在个体经历的偶然性之外所存在的必然,文化的交锋,历史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体在各种夹缝中寻求精神归属的不懈努力。对“母性”的认识是女性自我认知的重要部分,撕破文化以及个体精神需求所给“母性”蒙上的面纱,恢复其复杂、多面、立体的本来面目,才能更为准确地呈现女性在文化、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