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农业大国做好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仅有助于农民提高法治意识,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还能显著改善农村的政治与经济面貌,保证农村长治久安,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当下农村基层法治民主建设仍旧存在不足,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法治水平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转变农村政府的职能、全面落实普法教育工作、推动民主法治村建设、搞好农村综合治理,从而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曹瑞明 《理论界》2009,(12):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村民自治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尤为引人关注。进一步提高对村民自治的认识,客观地分析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新光 《阴山学刊》2007,20(2):5-11
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村改革两大主题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但由于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缺乏应有的发展,一再拖延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乡村社会也出现了“治理危机”。下一步,应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保证。二是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依法将我国各政党的组织活动(包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各社会群众团体的活动、农村和城市基层民主组织、各政府主体和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各种社会事务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做到依法治国。这是不断完善和巩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三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农…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应注重农民政治心理的培养,形成与农村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应把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视野移到人的主体上来,把农民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培养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以保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培育农村社会公共空间不仅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文章基于社会公共空间视角,阐释社会公共空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培育农村民间组织、重塑农村社会舆论平台和动员农村精英分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基层民主权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光 《社会科学》2007,3(4):78-85
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是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但其逻辑演化过程却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缺乏应有的发展,一再拖延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乡村社会也出现了“治理危机”。下一步应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视域中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理应是广大农民,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原来同质同构的单一性农村社会结构已经为多元化的新农村社会结构所取代,作为单一农业生产者的农民阶级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外出打工者由于利益关联度的降低,充当了村庄民主政治建设边缘人的角色,虽然他们在新的人生体验中现代性有所提升,可这种现代性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是有限的。而那些留守农村的人群虽然是农村民主政治事实上的重要承载体,但无论是从认知意识还是政治需求上来看,这些人都恰恰是最缺乏政治精神的群体。村组干部虽有较高的政治认知,可由于他们不得不同时处于与多种力量的博弈中,这些政治认知同样没有转化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基层民主是基层民主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分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探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决策,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制定全国和地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计划,从宏观角度统筹城乡发展,从政策上扶持农村经济,破中有立地重构农村崭新乡风、乡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民主行政与管理,提高农民民主参政、议政意识。基层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执行贯彻上级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推陈出新,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其作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大举措。在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完成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基层民主政治是整个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实现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姓氏族群对基层民主建设的影响;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挑战";村支部架空村民组织自治的权利;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民主法制观念不强,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应从整体出发,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从发展农村经济的角度入手,提高农民参政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农村基层政治组织是农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由于国家政治体制的缺陷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在全面建小康社会中把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好。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女性民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制度的变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农村女性在基层民主参与中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村委会职数减少使农村女性在村务决策中的参与率先受到冲击;农业女性化使得农村女性民主参与边缘化问题愈加凸显;农村女性精英的流出使其民主竞争力下降;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了农村女性参与村务管理和村务监督的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对农村女性民主参与面临的挑战的关键是政府输出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打造农村女性民主参与的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方式层出不穷。但并不是每一个农村社区在这改革的大潮流中都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民主建设途径。文章立足于我国当前农村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从另一个视角认为“能人政治”和发展“自组织”是一条适合部分农村社区基层民主建设阶段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塞层民主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尝试,各地纷纷发挥村民的才智,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建设.白城市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大胆创新村级治理机制,探索出了以"三项制度"为框架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构建了农村预防腐败的新机制.这对于完善村民自治,保证基层民主有效运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精英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政治发展离不开原有的村治格局 ,学界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探讨 ,主要侧重价值观、制度层面的探讨 ,目前的主要问题不再是对基层民主建设的价值判断 ,而是解决怎样进行基层民主建设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因其经济文化的落后 ,其民主政治建设的方法应因地制宜。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方法出发 ,结合云南实际 ,对乡村精英如何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中国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巨大变化和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在其功能定位、结构调整、党内民主和能力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创新,适应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全新变化,才能使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及规范,保持和发展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开展的以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被称为是党领导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这一创造使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党群和干群关系 ,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 ,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宽一点 ,看得更深一点 ,跳出农村看全局 ,我们就会发现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不仅仅局限于农村 ,它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启示之一 :先从基层民主开始 ,自下而上地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