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王献军 《西藏研究》2003,29(3):12-18
关于西藏政教合一制的覆亡这一课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人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为此,笔者特将这一课题中尚不被我们认识清楚的数个问题一一加以分析、研究,以求我们对这一课题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旧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历来是藏学界十分热门的话题,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硕果累累。但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有限资料来看,学界的研究多是从“政教合一”制度具体的存在形态入手,描述其形成的历史过程,揭露其反动本质,而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其产生、存在的内在机旧西藏与中东传统伊斯兰国家的“政教合一”制之比较制、运行机理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笔者不避舛陋,试图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通过另一个侧面,认识和把握旧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恳望学界方家斧正。一、“政教合一”制生存的社会基础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后弘期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雏形、定型、完备、衰亡的过程,就其形成而言,后弘期时西藏政教合一制处于雏形阶段,出现了家族式和教派式两大政教合一制类型。这一时期西藏政教合一制的形成,主要是各割据政权纷立及藏传佛教各教派兴起这两大因素的必然结果。当然,其间也有着吐蕃王朝时期僧人预政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政教合一制”是一种特有的政治制度,然而在对这一制度的判断标准上学界却有不同的意见,文章通过西藏地方和中世纪西欧“政教合一制”形成的比较,提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拉喇嘛与国王:早期古格王国政教合一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格王国早期诸王倡导的佛教复兴运动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主要动力,在复兴佛教的同时,古格的统治者也在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政制改革。佛教史笔下的宗教家拉喇嘛益西沃事实上也是10世纪前后西藏最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的努力下,古格政权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教治国、政教合作的二元一体式政教合一制的政治运行体制。在益西沃之后,拉喇嘛绛曲沃和拉喇嘛悉瓦沃将这一新制发扬光大,与国王沃德和泽德一起很好地践行了益西沃的这一政治设计,使古格的文治武功在11世纪中后期盛极一时。这一制度蕴含着藏族政治家的巨大智慧,虽然实行时间不长,却开了后世西藏政治中最具特色的政教合一制的先声,对西藏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达哇 《中国藏学》2008,(1):171-180
定义与被定义理论是藏传因明的重要逻辑内容,历代藏族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经过历代藏族学者的不断努力和发展,这一逻辑理论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全面、系统、臻熟的地步。藏传因明对"定义"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同时对"定义"理论的各细节性和终极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和总结。因此,本文以现代文论的形式,对其"定义与被定义""非定义与非被定义"理论作了较深刻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7.
毕华 《中国藏学》2011,(Z2):59-63
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已经废除了半个多世纪,但其残余的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精神领域依然存在,并成为干扰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建立健康良好的发展秩序的障碍。文章试图从多层面分析政教合一制度废除后藏传佛教的生存发展问题,提出当代藏传佛教要彻底清除政教合一制度的残余,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早已被我国学术界所接受。但是在理解和运用上却长期存在着分歧。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促进理论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斯大林提的民族定义进行再认识,特别是对斯大林提的民族定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是什么关系,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是否适用于前资本主义民族,定义的普遍原理(或基本原理)是什么等等,有必要进行探讨。现就这些问题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9.
罗布 《西藏研究》2004,(2):83-91
实现社会的现代转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任何国家、民族和社会都不例外。西藏社会自进入 2 0世纪后也在内忧外患中先后出现了以清末新政开发和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旨在变革图强的带有现代色彩的事件和活动 ,但在总体上均以失败告终而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出发 ,对传统西藏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 ,试图找出影响和阻碍西藏社会实现现代转型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社会发展进程中多种不确定因素并存,政治局势、经济形态、社会意识等方面呈现出不对称的整合特征。本文试以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职官制度为切入点,在对其设立的因由和特点进行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这一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地方制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1.
12.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世俗化问题是当代宗教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宗教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在辨析“宗教世俗化”概念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藏传佛教的世俗化问题,分析了传统社会中藏传佛教存在的局限以及产生世俗化的原因,最后讨论了藏传佛教世俗化对藏族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岩 《西藏研究》2001,(2):102-104
继 1 967年的英文版《西藏政治史》(Tibet,A politicalHistory)之后 ,1 976年 ,夏格巴在做了大量增补的基础上 ,于印度出版了同名书的藏文版。目前 ,上述两个版本在国内都已有了中译本 (均为内部版。增补后的译本书名更改为《藏区政治史》 ,此译更为准确 )。出于鼓吹“西藏独立”的需要 ,夏格巴在其书中引用各种藏文档案史料时 ,下了一番增减、删改、歪曲甚至杜撰的功夫。西藏自治区《西藏政治史》评注小组编写的《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民族出版社 1 996年版。以下简称《评注》)一书 ,对夏…  相似文献   

15.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6.
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不但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而且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西藏各族公民获得了充分的人权,为西藏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主改革后,民主政治开始在西藏实现,西藏各地陆续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得以建立。新时期,西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根本保障,政治协商制度充分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实施,基层群众自治稳步前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西藏有了快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刍析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东巴”一词@拉巴次仁$《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8.
西藏"安居工程"建设:基于公共产品视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仍比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西藏新农村建设也有别于内地其他省区,实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居工程便成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成为农村准公共产品。文章对西藏“安居工程”建设模式、实施及成效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7月30日在北京举办了“邓小平与西藏”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部分老同志出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