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小桂 《决策与信息》2011,(10):179-180
我国的休闲服装品牌种类繁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服装品牌的大量涌入,如世界四大服装零售商巨头,美国的Gap、德国的C&A、瑞士的H&M、西班牙的Zara,如今已经有三大巨头进驻中国市场了。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压力;中国体闲服装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进而创立名牌,本文以班尼路公司为例说明中国休闲服装企业必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符合国情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海家化与全球奢侈品零售巨头丝芙兰(Sephora)携手,于2005年春节后在上海开出“丝芙兰-家化”高档化妆品专卖店。借鉴Sephora在零售领域的国际运作经验,家化终于突破了众多国际品牌重重包围,将佰草集特有的品牌理念推向全球,走向国际化妆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仅仅在数年之前.全世界者侈品牌生产巨头关注的还不是中国。然而现在.国外的奢侈品牌生产巨头不得不把眼光瞄准中国.我国的消费者对奢侈品已经渐渐熟悉并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  相似文献   

4.
<正>大宝和隆力奇能否为民族化妆品牌杀出一条血路来,我们拭目以待。化妆品市场是一个永远不会降温的市场,一向是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竞争激烈。民族品牌大宝和隆力奇在众多品牌的厮杀中脱颖而出,被认为是在中低档化妆品市场走得最远、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知名品牌,这两大品牌的策略对国内化妆品市场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13,(6):94-95
在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化妆品市场,新品牌直接加入常规渠道的战团无异于以卵击石。这家企业就想到走差异化的异业联盟道路,不进入商场、超市或者化妆品终端商店销售,而是与本区域的影楼和中等档次的女装店合作,将它们转变成自己的变相渠道商与品牌推广方。它的异业联盟道路走得通吗?  相似文献   

6.
曾立平 《经理人》2006,(12):110-111
在厨卫业巨头纷纷寻求国际化突围的关键时刻,华帝怎么办?海尔、格力等国内大家电巨头围追堵截,西门子、阿里斯顿等十几家外资品牌虎视眈眈,中国厨卫市场狼烟四起。到国际市场去分一杯羹,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8月14日,当国内炊具业老大苏泊尔61%的股权被法国小家电巨头SEB收购的消息传出,不少人惊愕之余,又发出这样的疑问:对厨卫电器行  相似文献   

7.
沈伟民 《经理人》2014,(11):70-73
正在欧莱雅、资生堂等外资品牌主导的中国化妆品市场,珀莱雅通过主打"水概念",硬是在市场缝隙中杀出一条艰难之路,通过自身的产业变革,孤注一掷的集中资源,不仅做到了超过40亿元的营业规模,同时正在谋求IPO以培育民族化妆品企业的新竞争力。化妆品行业,对多数置身其中的中国企业来说,甜蜜又痛苦。甜蜜的是,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渠道商,只要不采取激进的扩张,最低限度可以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像别的行业经常处于动荡中;痛苦的是,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企及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外资品牌的高度。俗话说,有钱好办事。现在,中国的化妆品企  相似文献   

8.
李薇 《经理人》2007,(11):132-133
说到直销化妆品,国人比较熟悉都是美系,如安利、雅芳、玫琳凯等。今年1月9日,“来自瑞典的天然化妆品”欧瑞莲(Oriflame)在上海举办了“纯净.瑞典之中国启动”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作为欧洲最大的直销化妆品品牌,欧瑞莲现在全球年营业额已超过12亿美元,而在中国这个日新月异的大市场,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9.
中国化妆品市场拥有巨大潜力,是国际化妆品企业市场竞争的重点。化妆品对广告的依赖程度非常高。任何新的化妆品上市,不做广告断难打开市场。中国的化妆产品市场是后起的,化妆品大多来源于国外产品,是针对国外居民研发的;即便国内产品,相当多的也是借鉴、仿照国外产品而研发,故难以适合中国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因此,化妆品企业要想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必须针对中国人的皮肤、头发、味觉与欧美人的差异,生产更适合中国人特点的护肤、护发、防晒及香水等化妆品;其次,化妆品广告必须以本土化为基本取向,使之适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及民众习俗、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0.
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牌已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面对WTO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品牌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市场领导能力、稳定性、超越地理文化边界的能力等多种内涵和价格、质量、服务、信誉等多种决定因素.品牌竞争的提高路径应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分别从价格、技术创新、营销策划等不同线路进行选择.中国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思路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策划上.  相似文献   

11.
欧莱雅中国公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我国进行了两次收购———“小护士”和“羽西”。我国的化妆品市场上从此消失了两个华人掌控的品牌。在我国化妆品市场,人们在担心两个品牌能否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更应思考我国化妆品企业该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如何能让更多的“小护士”掌握在国人手中。世界第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其众多的品牌源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背景,有法国的欧莱雅和兰蔻,也有美国的美宝莲和美爵士及日本的植村秀等。欧莱雅集团于1997年进入我国市场,其拥有的多个品牌已在我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如定位于高档染发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欧莱雅与宝洁的多品牌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莱雅是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共拥有500多个品牌,在我国的品牌框架包括了高端、中端和底端三个部分。高端第一品牌是赫莲娜,产品品质和价位都是这12个品牌中最高的,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年龄也相应偏高,并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第二品牌兰蔻,第三品牌碧欧泉,这些高端化妆品主要在高档百货商场销售。中端品牌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美发产品,有卡诗和欧莱雅专业美发。还有一块是活性健康化妆品,有薇姿和理肤泉两个品牌,它们通过药房经销。我国市场的特点是大而多元化,消费梯度悬殊。在大众市场上,欧莱雅目前在我国共用5个品牌。在全国500多个百货商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零售业的迅速发展令人瞩目,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零售业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零售业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11,(9):33-35
据统计,目前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占许多品牌的总销售比重亦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化妆品直销巨头雅芳在华业绩大幅下滑,2012年销售额不到10亿元人民币,还不及10年前的一半.目前雅芳已经从当年的行业第一,跌到行业第六.在人们心目中,风姿绰约的"雅芳小姐"已经明显变"老"了. "人老珠黄" 时光倒流到7年前,2006年2月,中国商务部的"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上,悄然公布了一条发放直销牌照的信息:共有1家企业,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日期为2006年2月22日.雅芳一位名为"帅畅"的女士获得了"企独粤穗总字第000197号培000001"培训证号.  相似文献   

16.
"化妆笔有爱丽丝,香水有梦巴黎."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女孩子对上述上海化妆品品牌记忆犹新. 但是回望过去,她们发现自己会被怀旧所击倒:这些上海老品牌的生命力非常有限,它们当中的大部分,在成为国内第一批美白护肤品、彩妆、香水、洗发水后,现在已经在市面上消失.  相似文献   

17.
李跃华 《经理人》2005,(6):89-90
进入成熟品牌聚集的市场,陷入“狼群”的“中兴”只能迅速变身为“狼”在中国电子产品市场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国外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介入市场时机早,在品牌建设上费用投入巨大,造成“高品牌”门槛,从而拥有领先的知名度、足够的忠诚度、高额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溢价价值。手机市场就曾是这样的状况:前期,NOKIA、MOTO等国外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2003年,随着波导、科健、TCL等国内品牌的崛起,带动了国产品牌的整体发展,到2004年底,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达到50%,可以说,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群雄割据”。这个时候,“中兴”作为一个新的手机品牌进入市场,无异于身陷“狼群”,如何在“狼群”竞争中实现突围,迅速变身为“狼”,甚至是“狼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促进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这使得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消费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来看,主要呈现出消费者日益理性化、产品需求细分化和消费品牌高端化得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化妆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国内化妆品的消费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在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华润雪花已凸显出品牌硬伤与迷失。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时下华润啤酒集团(以下简称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有近40家,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吨。2003年雪花单品牌啤酒的销量超过了80万吨,2004年突破110万吨,2005年更是达到了158万吨的销量,2006年有望突破200万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吨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一个奇迹!然而,在飙车狂进、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华润雪花是一路风  相似文献   

20.
李永东 《经理人》2008,(4):34-34
最近中外合资企业频频分手形成趋势。4月,法国轮胎巨头米其林公司(下简称米其林)与国内著名轮胎企业双钱集团(下简称双钱)的合资项目将到期,双钱力图收回租借七年的“回力”品牌,米其林品牌轮胎也正降价进入中国中低端市场,直接挑战“回力”,预示这对老伙伴对抗战已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