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色幽默派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主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黑色幽默、表现改革开放后城乡文化冲突的黑色幽默,具有写实基础和风格的黑色幽默3个方面讨论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对当代中国小说价值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黑色幽默是 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在艺术方面的主要特征是 :古怪的幽默风格、人物的“反英雄”化、随意的情节、松散的结构、特殊的题材、比喻与夸张的巧妙运用等等。本文认为 ,黑色幽默派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创新 ,但也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3.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极具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散文集《没有国家的人》中,冯内古特再次以公众代言人的姿态评价了美国社会的现状,批判了社会的弊端,表达了对人类未来社会前景的担忧,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是对黑色幽默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探讨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与存在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从哲学的高度研究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写作特点及主题 ,并从较深的层次上挖掘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社会意义和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海勒作为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文学中影响最大,成为这一流派的支柱。书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妻子、护士和妓女三类,她们的形象都受到了严重扭曲:或是被侮辱、或是被损害、或是被妖魔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国当代作家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简析,论述了“黑色幽默”派反叛传统主义小说之“常”而皈依后现代主义之道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50年代、60年代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意识的断裂,也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模糊和道德标准的破产,并作为美国文化史的"分水岭",带来了黑色幽默文学这一特定文化语境中文学突变式迁移的结果。它既为黑色幽默文学烙下了强烈的时代性胎记,也赋予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应有的史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色刘加媚六十年代,美国文坛出现了一批中、青年个说家,创造了一种被称为“黑色幽默”的文学流派。它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曾经风靡一时,是六十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七十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法国当代黑色幽默小说《人间恶魔》的研读,揭示了其所体现的暴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的严肃思想,剖析了其在艺术上所作的新的开拓和探讨。《人间恶魔》用它那种深沉的令人心酸的幽默,对西方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剖视和揭露。新奇而不无稽,怪诞而使人可信,这些手法,都值得我们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黑色幽默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蕴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色幽默小说流派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校园文化危机时期。其时,歹徒行凶作恶,吸毒开始流行,垮掉的一代尚未完全消逝。那是一个激剧动荡的年代。美国人民已自觉意识到他们对国家理想、民族信仰以及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失去了信心。西方人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统一文化观念和人类理性的依赖感,在人们的心目中发生了动摇。这种价值崩溃,信仰危机的思潮逐渐传播开来,对美国的小说,特别是欧洲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给予了极为强烈的冲击。①如果把黑色幽默小说放到更为深广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加以考察,就会发现,黑色幽默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反理性的疯狂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带有危机色彩的文学。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作家王蒙引进、借鉴并运用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黑色幽默。他以黑色幽默为创作手法,把黑色的喜剧性和浓缩的荒诞性相结合,将包含尖锐冲突的不协调因素发展为一种浓缩而强烈的荒诞手法,使幽默和讽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勾摄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小说中不仅穿插着具有非洲民间特色的传统幽默,给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更多是带有美国黑色幽默特征的现代幽默变式,给人一种苦笑后的沉重感。本文将分述两种幽默在文中的表现途径,分析幽默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最后探究作者采用幽默作为表现手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的幽默观念先后经历了生理气质阶段、可笑气质阶段和可笑表达阶段的发展,其本质属于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人的问题日益成为问题的现代社会,西方幽默观念也开始向悲观主义的转捩,其转折点就是弗洛伊德。从情感节省和超越痛苦的思路出发,弗洛伊德认为,幽默的根本不是玩笑,而是生存哲学。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现代主义文学对悲剧的内容进行喜剧化的处理,从而形成了与传统幽默大相径庭的黑色幽默。  相似文献   

16.
幽默的实现是幽默素材、幽默演绎者、幽默欣赏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牵涉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是一个多方互动的审美过程。幽默的实现中,听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欣赏习惯起关键作用。黄西的幽默段子在美国广为流传、深受欢迎,因为它扎根于美国的社会文化之中,凸显了美国社会中的"乖讹"之处,所以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黑色幽默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鲜明的特点、泼辣的语言和淋漓尽致的嘲讽堪称是"黑色幽默"的经典性作品。在海勒的这部作品中,世界的荒诞集中体现在社会存在与个体存在的矛盾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进行分析来展现黑色幽默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简约派”是后现代文学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力求以最简单明快的表现形式重现生活与社会风貌。美国简约派小说的先驱作家卡弗以其简约而峻峭的笔法 ,把美国六、七十年代中下层人民的困窘境遇作了深刻的反映 ,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后垮掉派是继承和拓展垮掉派政治和文化遗产的一个流派。它同垮掉派一样,既关心时事、世事、眼前的俗事,也关心东方宗教、哲学和文学,甚至关心虚无的来世,是一个非常关注社会现实,同时又非常浪漫而通俗的新诗歌流派。后垮掉派诗歌,和垮掉派诗歌一样,同其他美国诗歌流派(美国禅宗诗除外)的分水岭是它超越了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狭隘价值观,尊重不源于西方古典传统的第三/第四世界的多元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简约派”是后现代文学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力求以最简单明快的表现形式重现生活与社会风貌。美国简约派小说的先驱作家卡弗以其简约而峻峭的笔法,把美国六、七十年代中下层人民的困窘境遇作了深刻的反映,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