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法律--兼谈法律英语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表述法律的工具.语言与法律的结合促成了法律语言学的诞生,同样也促进了法律语言的纵深研究.作为一种语言的语域变体,法律英语特点的形成与其所存在的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与言语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树江 《理论界》2007,(6):230-231
模糊语言与言语模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模糊的范围远大于模糊语言,它们之间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言语模糊除了能被模糊语言结构体现外,还有其他体现形式,如多音、多义、歧义、比喻、间接语言等。模糊语言的实质是概念的不确定性,由词语的语义模糊体现,是同质的;而其他体现形式则需要特定的语境或因为缺乏足够的语境知识才能同时归属不同范畴,是非同质的。只有分清模糊语言与言语模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才能区分模糊语言与歧义结构,进而把握住模糊语言的实质,准确界定模糊语言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最早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电机工程和计算机学家查德教授提出来的。1965年,他在《信息和控制》杂志第八卷第三期上发表了《模糊集》一文。正是查德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探索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伴随着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的出现,模糊语言学也应运而生了。伍铁平先生最早把模糊理论介绍到汉语研究中来。他的《模糊语言初探》和《模糊语言初探》,概括地介绍了模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并透彻地分析说明了日常用语(包括汉语在内)的模糊性质。这两篇文章,引起了国内语言学者对模糊政府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很快就出现了一大批有关模糊语言的专论和译作。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模糊语言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法律--谈西方法律语言研究方法的嬗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是表述法律的工具。语言与法律的结合促成了法律语言学的诞生,同样也促进了对法律语言的纵深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西方法律语言研究经历了传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和批评性方法的嬗变,各种方法给法律语言研究增添了多向度的思维进路。法律语言研究方法的嬗变表明建立多元、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是法律语言研究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一本书中曾经说过:“……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象‘爱’或‘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我们称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所表示的没有确切界限的语义为模糊语义。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精确和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属性。承认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探讨语言的模糊性在使用上的主观性,有助于人们对语言本质的再认识。语言使用的精确法和模糊法都是科学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恰当使用模糊词语能使表达更为准确得体。  相似文献   

7.
理解的语言性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创建.他将理解与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对文字的反本质主义思考出发引发了理解是一个现时的对话事件,理解的语言是活生生的、当下在场的话语,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8.
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而引起的.文章针对这场战争起因"非单一性",即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亦是这场战争的起因的说法,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文章认为,不管清政府当时的内外政策如何反动,都构不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清政府错误的内外政策,是导致这场战争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语言、思想与实在--老庄哲学中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振武 《中州学刊》2003,(6):142-146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 :作为万物之源的道不能由语言来表述 ,思想要把握存在不能借助于感觉和理性 ,只能由内心的直觉来体悟。这一切都是由于“道”的存在特征而带来的 :“道”的存在是一种“无”。老庄的语言理论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对传统思想及文学艺术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并形成东方民族特有的含蓄美和深长意味。但是 ,这种既非经验也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也有其局限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中国,宏大的民族国家话语是战争文学叙事的主流,但性别视野下,男女作家的叙事并不完全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女性作家的战争文本显示了对主流话语一定的疏离,透露出战争叙事不应有的漠视和遮蔽。对这种差异的把握与反思,将会对我们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同哲学上难以分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思维和语言也呈现出先后顺序无法分清、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断言:没有思维产生不了语言,而没有语言也就无法思维。思维是语言的本质,语言为思维的表象。思维方式和语言表现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即使变化也呈表里性。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是个体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集体的、日本人的思维是整体的,所以,欧美人的语言表现为清晰、简洁,中国人、日本人的语言表现则含蓄、委婉。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对方的语言,而不愿意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语言,这便是许多冲突的导火索。因而,如果只注重语言的表象,而不涉及其本质——思维方式,确实难以找到语言所表达的真实内容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叶文婷 《天府新论》2004,3(Z1):202-203
模糊语言的讨论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而对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各有其说法.模糊语言的产生在根本上是客观世界、人的主观认识以及符号的性质三者矛盾协调的产物.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具体到模糊义素.模糊语义是无法通过人为手段使之精确的,它与歧义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商标翻译是商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环节.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语言,更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准确把握文化内涵、消费心理、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实现商标文化传播、促进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模糊思维与日常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谈谈模糊语言、模糊思维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学,是语言学新起的一个分支。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不少探索者的兴趣,并且在许多领域已经和正在得到广泛的运用。我们国内不仅出现了一些介绍和研究模糊语言的文章,出版了《模糊数学》杂志,而且在近年的高等学校教材中,比如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82年版的《现代汉语》,也及时地吸取了模糊语言理论。模糊语言研究已引起许多学科领域以至哲学界的注意。有些研究模糊语言的文章,开始涉及文学创作现象,例如刊登在《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一期上的《模糊词琐谈》(作者张乔)一文附带指出,“文学作品中多用模糊词”,俯拾皆是。张乔同志举了作家丁宁《幽燕诗话》中的一个肖像描写:“她年轻,短发,眉目清秀”,认为如果改用她长着“二寸长短发”,未免可笑,“文艺作品需要选择生动、灵活、富有形象性的模糊词,以增强艺术感染力。”上面提及的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一书,也列举了几个文学创作的例子。下面,试就模糊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韩宁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43-145
本文分析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及其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旅游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并从语用学角度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景点名称和旅游饮食四个方面,探讨旅游英语翻译中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便人们恰当运用模糊语言,顺利达到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字在没有成为语言之前只是一种固体符号,当人们以特有的感觉,使文字成为一种心理活动继而上升为思维活动需要抒发时,就产生了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语言。那么何为感知呢?感知即感觉和知觉,指人通过自身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的综合感觉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判断体味过程。具体到播音、朗读中对语言的感知,指通过语句概念及其运动的刺激进行反映,从而引起播读者思想情绪的波动。比如播读“鲜花”一词时,可以感受到色彩、气味、形象、质地等五官感知,获取语言表达基础。播音中,对语言的感知可以使播音朗读者建立形象思维,使…  相似文献   

19.
朱丽 《理论界》2003,(3):30-30
近年来,随着对英语学习的深入,人们深刻体会到,离开了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要想真正掌握这个民族的语言是很难的。文化和语言是纵横交错,彼此渗透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仅仅学会语音、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学习英语同该语言的文化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揭示语言的本质,掌握其规律。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历史背景、事物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语言方面的差异,因此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常常有“咫尺天涯”之感。我们学习英语,不…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是近年来语言学领域不断提到的新概念 ,其在公文写作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概括反映普遍性问题 ,使行文简洁精练 ;2、周密严谨 ,使行文无懈可击 ;3、机动灵活 ,避免行文绝对化 ;4、委婉含蓄 ,使行文得体。准确使用模糊语言 ,对于提高公文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