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传统社会处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的商人地位快速提升。重商主义兴起,商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结构、行为方式等也随之发生改变,部分转型为新式商人。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新式商人发动领导的首次大规模爱国运动,商人们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最终选择了退出抵制运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彰显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境界、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哺育着当代中国民俗文化,成为抵制民俗文化低俗精神的锐利武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俗文化发展,是民俗文化在新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为美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挑战,也赋予其新的时代任务。立足金融危机以来新的时代境遇,美国共产党主动作为,围绕国内民主斗争、国际团结合作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社会主义实践展开了新探索,彰显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自觉。这些新探索构筑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的美国篇章,对于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新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后期美国西部采矿业的兴起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后期,在美国西部山区以开采浅层矿藏的淘金热为先导,兴起了以资本主义企业形式开采深层矿藏的采矿工业,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因此,开采西部矿藏成为这一时期美围西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美国当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在美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西部采矿业的发展和演变及其对西部开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抵制日货运动,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以抗议日本侵略中国为主题,是在亚洲与世界和平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爆发的一场正义群众斗争;与此相反,第二次"抵制日货"运动却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也带有美国种族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6.
美国共产主义运动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坚持,诸如要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在历史紧要关头要站得出来和敢于斗争等,也有诸多历史教训值得汲取,包括:屡次出现“左倾”宗派主义、教条主义、缺乏独立自主等错误;高估美国工人阶级的激进性,对党员的要求长期脱离美国实际;党内派别斗争不断,党组织力量弱化;未能正确认识美国资本主义及其文明成果;未能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这些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宗 《金陵瞭望》2006,(6):15-16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他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他还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八个为荣、八个为耻”,该重要论述,将对明确是非、善恶、美:日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奥多·罗斯福与排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罗斯福排华态度与政策的演变,分析了导致这一演变的内外因素。指出罗斯福的排华政策既与他本人的种族主义思想有关,也与美国排华势力的巨大压力有关.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发生前后,罗斯福倾向于执行一项较为宽松的排华政策,本质上是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保护美国在华利益不受损害,而非真的准备放弃排华政策。  相似文献   

9.
苏东剧变后,美国共产党对美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探索,在社会主义实现条件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充实了美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对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逐渐从自由经济转向国家垄断。在此趋势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筹建日“满”经济集团。对日本而言,这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考量,更是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诉求的进一步实现。出于经济及战略利益,美国密切关注日“满”经济集团的动向,并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判。虽然日“满”经济集团与美国经济利益、国际立场、外交政策以及反殖民主义传统存在冲突,美国驻中国东北领事也多次建议美国政府应采取实际措施抵制日本,但出于经济、政治上的权衡与考量,加之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等因素,美国则采取了一种消极的抵制政策,最终,日“满”经济集团向更大范围的“日满支”经济集团扩张。美国的“作壁上观”不仅损害了其商业利益,更显露了其决策的矛盾与虚伪。从本质上而言,日“满”经济集团下的日美矛盾是日本推行的大陆政策与美国秉持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分歧与矛盾的集中反映,也为日美最终走向战争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跨世纪临床医师的艰巨任务.德育是方向、是核心,绝不能把德育仅仅当做一门课程知识来传授.它是通过长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对社会各种现状的正确识别,从而产生抵制消极因素的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临床教师的品德、治学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医德教育的目标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应发挥政治上的引导,医德上的示范,智能上的培育作用,应认识到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白洋译 《华人时刊》2005,(12):29-30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佛 瑞·加滕2005年7月25日在美国《商 业周刊》撰文指出,在中海油、海尔等中 国跨国公司扩张计划的背后,隐含着亚 洲、拉美和中东地区新兴蓝筹公司对美 国和欧洲老牌跨国公司的挑战。以往美 国的跨国企业统治着全球市场,所以美 国抵制了大多数正式的国际商业规章。 现在,来自新兴跨国公司的挑战意味 着,美欧跨国公司的统治地位不再稳 固。看来美国应该趁着尚具影响力之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事业,曾希望与美国实行合作,消除内战。但令人失望的是,美国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了损害我党奋斗目标的对华政策,从而使我党由与美合作转为与美斗争。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这一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是我党对美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和决策者。因此,研究毛泽东对美政策思想的演变,对于研究我党对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犹太人团体作为散居在世界各地犹太人群体中的一个分支 ,在其艰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他们以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不仅为美国社会而且为以色列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促成美以关系积极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19年的五四运动以北京和上海为两大重心,以抵制日货运动为一大表现。五四时期弥漫上海及江苏一带的抵制运动,“商战”舆论之风行一时,抵制运动之波澜壮阔,与“东南集团”之长期鼓吹及组织策划有密切关系。从晚清到民初,这一江浙绅商集团以张謇为领袖,据上海及江苏一省为大本营,在社会上有深厚的潜在影响力。以“棉铁主义”为号召,制订“联美制日”为策略,形成一个涵盖学、商、报界的网络,彼此声气相通携手联结。五四前后,正是这一集团的黄金时代。从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后厉行国耻教育,到1919年推广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通过学校系统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藉由报界宣传形成抵制浪潮,深度介入了这一运动的发展。值此五四百年之际,应重新评估这一集团的历史作用。 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在变革情境中人的心理行为的反应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抵制行为水平、抵制行为与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年龄的关系、抵制原因进行了考察 ,初步揭示了当人们处在变革环境中时 ,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抵制反应 ;女性比男性有更大的抵制倾向 ;低学历、低职称者更愿意维持现状 ;低职位和不稳定的高职位者倾向于抵制 ;年龄越大 ,抵制反应越强烈。进一步证实了抵制的发生与经济利益、权力和地位、工作与环境的安全感、知识能力和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提出了要加强思想宣传与引导、文化环境的改造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和沟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13年,延边地区成立了朝鲜族自治团体——垦民会。然而,垦民会所倡导的民主共和制与新文化教育却招致了奉行"中华"思想的儒林派的强烈抵制。为此,儒林派相继建立了农务契、孔教会延吉支会等团体,与垦民会针锋相对。1914年初,垦民会和农务契被地方当局强制解散,朝鲜族社会中的新旧势力代表联合设立了奖业会,试图排解朝鲜族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之后,他们将活动区域扩展至整个东北,其交涉对象也由地方政府上延到中央政府,并谋求设立"东省韩族生计会",以促进东北地区朝鲜族自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04-1907年间,美亚协会在其秘书长约翰·富尔德的带领下,为修改排华法案做出了种种努力。他们对美国的移民体制提出批评,继而向西奥多·罗斯福行政当局施加压力。当1905年下半年中国的抵制美货运动走向高潮之际,美亚协会又把工作重点转向国会,积极争取福斯特议案的通过。美亚协会的种种努力无果而终的主观原因:第一,美亚协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人的正当权益,而完完全全是为了本集团的商业利益,是为了维护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门户开放;第二,他们低估了中国新兴的民族主义所蕴含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为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掀起了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激烈角逐。一时间“均势”不断被打破,局部战争不断出现,国际危机也随之不断加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列强又掀起了一场缔约结盟的热潮,那场被称为“外交革命”①的国际关系争斗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美俄关系又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美俄两国的政治经济利益,还关系到日本、英国、朝鲜的利益,特别是关系到中国的权益和命运。日俄战争的结果打破远东国际关系的“均势”,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形成了“均势”;日俄战后俄国追求的是与美国重建友谊而不是联日拒美;美国在争夺东北亚的斗争中失败不是由于日俄的联合抵制而是美国人自食恶果;中国清王朝以夷制夷的方针再度破产。  相似文献   

20.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外交在美国对华政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预计在 2 1世纪初期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并发挥作用 ,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强化。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日益崛起、美国的一超地位、美国安全和经济形势较好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是决定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将继续存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