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忆《天香》叙事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小说中显示出的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表现了作家对于女性独立、自尊、自强精神的表达;小说对民间视角的关注和倚重,显示了作家对宏大历史的别样书写和对于民间文化、世俗精神的彰显;文本所蕴含的理性节制的审美方式,体现了典雅、精致的叙事风格和厚重、博大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海外几社在继承几社救亡图存、经世致用思想的基础上,发挥精卫填海式的实践品格和拓荒精神,开辟海上抗清新局面。传统诗文成为他们见证家国离散、书写海上战争悲剧、铭刻流亡心路历程的载体,尤为独特地体现了这一群体在海洋精神文化熏陶下的遗民身份处境及其家国情怀。海外几社以其所处的海洋地域文化环境为视角,在离散书写中充分展现人与海之间的思辨关系及其审美心境的历时性变化。海外几社的思想境界及其离散书写对塑造台湾后学的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台湾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及文学书写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海外几社的离散书写,也为研究大陆文学与台湾地区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拓展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中西生态小说对自然神性进行歌颂与重蹈的不计其数.鉴于中西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性,西方作者与生俱有的民族宗教情怀,往往赋予自然神性以宗教虔诚与批判思辨性,其自然神性书写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宗教神秘叙事进行比较清晰的、明确的宗教反思,以宗教层面的反思,深度思考人、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宗教进行人的自然伦理乃至道德伦理的驯化与自我规约.相比之下,中国生态小说的自然神性书写更为复杂.部分少数民族作家往往将少数民族独特宗教意识与生态自然意识交织阐述,从而成为叙事焦点和特征性标识.同时,在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文化浸濡下,巫觋、鬼神等神秘叙事大量充斥文本,自然神性常常被世俗化、功利化,直接从精神形而上层面下滑到民间世俗生活层面.不论宗教神秘还是世俗神秘,自然神性书写在中西生态文本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往往被赋予审美和文化意义,促进审美纬度的扩展,加大对自然的敬畏感,辅助生态文本主题意义的完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女性诗人在死亡书写中淡化性别政治文化对抗立场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死亡想象中融入女性身体经验、审美经验与心理情感经验,使其死亡书写凸现出鲜明的女性经验,从而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死亡书写增添了独特的审美艺术与精神景观.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小说《美国情人》是一部书写自我及其自我实现的小说。它紧紧围绕现代移民迁徙的现代性内在动因,书写了新移民全新的价值追求。该小说对于新移民文学叙事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描述了当代新移民之所以"新"的内在精神底蕴和人类探险性品质,把移民书写从简单写实的经历及其历史反省书写转换到其心灵史和哲学的高度挖掘上,从而推进了新移民文学思想内涵的深入;二是展现了以家庭支离破碎、女权盛行、性自由、大众物欲膨胀和孤独的人群为特征的后现代语境——离散社会下一代女性新移民复杂的自我实现、心理追寻及其走向全球化的历程,从而使新移民文学审美内涵获得了提升;三是该小说的电影叙事模式的创造及其叙事意象(影像)的创设,既为新移民叙事传达知性化的深刻思想探索了全新路径,又为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深刻提示。由《美国情人》可以充分了解新移民文学发展的独特动向和美学向度。  相似文献   

6.
从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情》中选择四个故事,分析她独特的女性叙事话语——仪式书写与旅行书写。对艾丽丝·门罗来说,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是赋予文本意义和阐发内涵的途径。她用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探讨了女性在现实中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以及自我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拓展了女性叙事话语的边界。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叙事理念中,经验作者被隐含作者所取代,作家在叙事中隐去真身,幻化出另一幅精神生命和人格面具,成为隐身说话的人。这一带有鲜明形式主义批评和文本中心主义色彩的叙事学理论,在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盛行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引起了批评界的学术热情和呼应,成为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当代写作者的叙事姿态。伴随着现代叙事理念的普遍认同和泛化,当代中国文学叙事主体的精神发生了变异,也深刻地浸染和动摇了中国文学深远的审美文化精神传统。中国文学叙事主体劣质的精神面相,显示了当代中国叙事主体转换和生成的艰难。而对于当代写作者来说,矫治叙事主体的病相人格或许需要从隐身的文本时空返身,重塑经验作者的现实时空,并重新倾听和呼唤一种能够整合分裂的主体意识的主导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叙事,虽深受"革命+恋爱"公式的影响,但却无法用一种单一的模式来统辖,因创作者的性别差异而在文本中呈现复杂面貌。从成长视角探究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经验、生存状况、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与自我建构,有利于从性别视阈折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特征,并挖掘女性成长背后隐含的性别权力与公共政治是如何介入并影响、改造女性成长叙事的。  相似文献   

9.
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作家。缘于阿来独特的出生背景与生活经历,原乡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像空间和叙事资源。阿来在小说中对独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书写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是其对故乡的独特表达与追忆,既有对藏区现实的反映与折射,又有对藏族族群的想像与摹写。阿来小说中的原乡叙事让人们不仅从地理空间上识别了他的故乡,而且从地缘文化的角度确认了藏族符码、重释了藏族历史。原乡叙事不仅是阿来的小说创作特色,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亦是其情感的寄托与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10.
施叔青的香港题材小说,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舒缓有致的笔调演绎了香港百年沧桑的历史巨变。其中,以女性的经验消解历史、以女性的视角探讨两性关系、注重民间立场与贵族精神构成了其作品独特的叙事方式。作者以不断变换的女性视角表达了女性对生命特有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其独特的眼光来观察香港繁华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实景。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当代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主要描写加拿大小镇女性的生活,具有明显的地域书写特征,以独特的叙事模式、朴实简单的语言和貌似松散的结构表现出对生活偶然性本质的洞见。卡斯泰尔斯小镇在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维度丰富地呈现了加拿大小镇女性生活的特质,同时也是门罗建构加拿大文化记忆的重要基石。在对于地域生活、女性生命体验和文化历史的表现中,《公开的秘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折射出门罗的写作理念。  相似文献   

12.
巴莫曲布嫫在民俗研究方面成绩颇丰,同时也极具诗人影响。她的民族志写作充满民族情感,诗歌创作呈现复杂的女性意识。巴莫曲布嫫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与彝族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情感密切相关。她的民族志审美、文化"深描"及诗性道说,"复合"地呈现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诗人在文化书写上的异质性追求与探索精神,也进一步确认出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作为一种民族志写作所具有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昂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借政治、历史等题材书写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其后殖民叙事展现当代台湾社会女性的迷惘与虚妄,而其政治小说文本中的女性通过身体政治消解男权话语中心的策略使身体具有了社会和文化维度上的意涵,李昂还通过重塑历史表达女性寻求自我身份认同历程艰难.其创作实践丰富和拓展了女性写作的空间,作品中的现实人文关怀对当代大陆女性作家写作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痴心》以改革开放为叙事背景,以地方中小企业国营鲁阳炭材厂的成长历程、我国碳质耐火材料行业发展为叙事主题,以主人公季健中的奋斗史为叙事主线,真实再现了一个县级中小企业坎坷的创业历程。主人公的奋斗历程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节点环环相扣。《痴心》的作者通过季健中的形象塑造,诠释了一代中国企业家的文化精神和家国情怀,寄寓了自己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期望。  相似文献   

15.
当代历史小说出现一种以某一族群历史为对象,会通历史、人类学和文学复原栩栩如生的历史图景,探究族群文化精神的叙事作品。赵宇共的小说《走婚》、《炎黄》即对华夏远古历史进行了复原,体现出历史民族志书写的性质,有较严谨的知识性,并对华夏文化精神的根性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同时,小说把知识的表达转化为文学意象,将知识性蕴含在想象和虚构的小说世界之中,对上古先祖生活的描写有血有肉,有较高的文学审美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鲁迅与莫言都对鬼魅叙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鲁迅不仅从文化角度肯定了民间鬼神信仰存在的合法性,也在“无常”“女吊”等鬼魅形象的创造中烙印上了自身的精神特征与批判立场。莫言从民间经验出发,从追求奇幻的审美趣味到借鬼魅来书写国家历史,一以贯之地使鬼魅或多或少地在小说中充当了作者叙事伦理取向的“代理服务器”。两位作家都以鬼魅书写超越了启蒙史观的线性叙述结构,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方方的小说以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其对叙事策略的自觉,将个体家庭里的人伦关系置于社会转型的时代大视野下审视,通过对底层女性形象的塑造,探讨当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反思女性自身所存在的某种文化缺憾或道德病痛,深刻表达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悲剧宿命。对作家叙事技巧的探究,既有利于揭示其文本内涵,兼得管窥作者对传统婚恋观、两性观、女性道德观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魏金枝小说《跟着他走》讲述了“劫富济贫”的故事,小说主要呈现给人们较高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审美追求.小说展现了嵊县土匪亚文化对作者的深刻影响,是对嵊州土匪“劫富济贫”人生的独特书写和精神追忆,是对土匪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小说曲折地歌颂共产党,巧妙地呼应了文学主潮,又避免滑向政治工具的弊端,既是土匪题材书写的发展,也显示了叙事上的先锋性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短篇小说巨匠门罗以擅长书写女性叙事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播弄》是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一对"陌生"恋人因命运的播弄,恋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悲伤爱情故事.叙事策略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叙事时间是该小说的点睛之笔.运用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频率方面探讨小说《播弄》的叙事时间及叙事审美艺术,以期更好地理清门罗的写作思路,欣赏作者安排叙事时间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短篇小说巨匠门罗以擅长书写女性叙事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播弄》是门罗的代表性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一对"陌生"恋人因命运的播弄,恋情无法修成正果的悲伤爱情故事.叙事策略是这篇小说的特色所在,尤其是叙事时间是该小说的点睛之笔.运用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从时序、时距、频率方面探讨小说《播弄》的叙事时间及叙事审美艺术,以期更好地理清门罗的写作思路,欣赏作者安排叙事时间的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