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相继出台的背景下,研究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该文选取2010—2020年间的数据对新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从时序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0年新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波动持续增长,整体上乡村振兴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从时序耦合视角来看,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处于明显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关系平稳向好;从空间耦合视角来分析,二者在各地州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北疆地区显著优于南疆地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面板数据,探究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时空特征,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及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和乡村韧性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安徽省城镇化和乡村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城镇化和乡村韧性具有空间相关性,且2005年之后各县域乡村韧性对城镇化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加强;乡村韧性不仅受到自身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而且受到邻近单元或者更远单元城镇化及乡村韧性要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其乡村旅游业与就地城镇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10—2021年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1年青海省乡村旅游业与就地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12年间青海省乡村旅游和就地城镇化都在发展;2010—2021年青海省乡村旅游业与就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12年间青海省二者耦合协调越来越好,空间上逐步形成以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中心的多元化发展空间格局;青海省乡村旅游业与就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市场发展、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制度约束、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度约束和行为变迁的视角出发,构建一个乡村人居环境演变的理论框架,即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来考察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外部维度是指国家制度约束,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在国家制度主导下发展的;而内部维度就是农户空间行为,即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生变量,包括农户的居住、就业、消费和交往等空间行为。乡村人居环境正是在国家制度主导和空间行为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发展的。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人居环境演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背景下,农户空间行为特征、乡村人居环境演变动力及其效应存在较大差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的空间问题一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需要我们给予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基于安徽省443个调研数据对村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认知和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意愿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卫生保障条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相对偏低,互联网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大部分村民愿意以出资方式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行动,村民对村庄环境提升作用认识、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他们的出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关注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我国乡村生活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和规划布局状况,分析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进展,指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乡村环保设施薄弱、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乡村总体建设规划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乡村生态环境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确定以生态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布局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投入、构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提升乡村生态服务价值、加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长效管护、引导村民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等有利于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二者的协同关系,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同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并评价2011—2018年我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呈递增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滞后的耦合阶段、失衡阶段和发展迅速的协调阶段;就区域来看,东、中、西三个地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两大系统的综合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耦合协调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处于乡村振兴驱动的初级协调状态,中部地区处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驱动的中级协调状态,西部地区处于乡村旅游驱动的勉强协调状态;经济发展、政府扶持、资源禀赋是影响两大系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乡村景观营建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改善乡村的景观环境和空间的功能性,本文以人居环境三元论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人居背景”“人居活动”和“人居建设”来对乡村景观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皮地岗村乡村景观的实际状况,探析当地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乡村景观营建的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与美学休戚相关。从全面脱贫到全面振兴,农民的审美意识和对于美好生活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套用城市发展理念、忽视乡村文化价值、过度商业开发的问题。对此,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应当从美学视角出发,传承农耕文明,崇尚自然生态,正确处理空间营造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注重乡村个性化美感体验,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是安徽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模型量化分析2010—2020年安徽省农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子系统间发展不平衡性,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多数地区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优势,同时建立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构建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1-2020年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并构建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测度模型,对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以及相对发展类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还有待提高;(2)西藏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D值得分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20年达到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根据相对发展度显示,2018年以前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8年以后两大系统初步实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国民经济的结构组成中,乡村经济有着较高的比重,不过尽管如此,其发展速度跟不上、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故而,乡村振兴战略便在此背景之下被推出,其以乡村振兴主要目标,将乡村经济推向正确的发展道路,结合合理的措施,做好发展乡村经济的准备工作,为乡村生活质量的提升创造可能.乡村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过程中起...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制度约束与优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着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资制度和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约束.针对一系列制度约束,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内涵出发,构建了有利于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新制度框架.应从创新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维护人居空间有序发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乡村人居公共物品供给;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制度,重构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普遍面临乡镇企业效能低下、管理不善等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民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产生的农业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生活废水乱排放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农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相矛盾,同时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主体自觉性;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立法不足;人居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污染问题,结合辽宁省西丰县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更新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环境立法,夯实制度基础;提高治理能力,掌握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主动权;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及参与度等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期为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建设与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宜居宜业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也是中国现代化乡村发展的新形态。本研究构建了包含4个维度、31项指标的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宜居宜业水平的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中国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指数从0.1757增长至0.7736;从居住条件、生活环境、乡村产业、收入与就业四个维度看,中国乡村宜居宜业各维度出现明显分异变化,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由2010年的收入与就业>生活环境>乡村产业>居住条件,转变为2019年的居住条件>收入与就业>乡村产业>生活环境;2019年中国省级层面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差异较大,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普遍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偏低。新发展阶段应坚持以人为本,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成果,积极推进特色村庄建设,优化乡村就业创业环境,促进乡村从美丽宜居向宜居与宜业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判断城市是否宜居、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据。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盐城市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也逐年提高。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三个层面,对2007~2011年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加权和计算,结果显示: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初期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处于相对低的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欠协调,人居环境在改善过程中呈现波动起伏j但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被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实际主体互动,造成了乡村社会重构。研究发现,乡村社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权利空间,因受政府力量及资本力量的介入被重塑,造成旅游空间与乡村社会权利空间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导致农民的基础生产生活空间使用权、旅游经济分配权及公共资源享有权被资本主体吸纳,造成农民权利空间的挤压。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实践,关键是要“目中有人”,保护农民的权利空间,应基于“平等”和“共享”的权利保障原则,探索出既能推动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农民乡村权利的协调包容发展路径,从而促使产业发展有效契合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民族村寨作为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元,对民族村寨的振兴需要城乡、产业、文化、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以阿坝州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社区参与为研究理论,在充分调查当地旅游与扶贫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旅游、扶贫、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促进居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影响机理。旅游发展与环境有紧密的共生性,当地的旅游生态化建设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贯穿始终以及民族社区居民要积极的参与。提出要转变旅游发展理念,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建立当地居民旅游资源入股企业的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培养新兴业态,融合传统农牧业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寻求民族地区旅游与环境一体化共生的实现途径,才是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经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往往不能与之相协调,以至出现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生态振兴、做到生态宜居是重中之重,因为它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特别是事关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农村创新发展和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挑战、乡村振兴进程中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它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起点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逆向归纳法,构建由5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复合权重确定法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2015-2018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振兴指数和排序上看,胶东半岛城市、济南等优势明显,同时可将乡村振兴效果分为四个层次;乡村振兴效果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沿海地区至鲁中地区向鲁西南地区优势递减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地方财政实力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可在高度明确"五位一体"的振兴指向、探索特色化乡村振兴模式以及实施差异化乡村振兴举措等方面构筑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