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服务创新性举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高校扩招和全球性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冲击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而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举措存在的不足也是制约毕业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方法和经验,探索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新举措。我们应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建立大学生职业发展延伸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积极拓展弹性就业领域,并使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化,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毕业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下也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本政府、社会和高校为此采取了不少有效措施。日本大学生就业经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启示主要是:政府应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高校应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产品营销;毕业生应合理定位,调整好心态。  相似文献   

3.
当代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高等学校就业能力,使其顺利就业成为了摆在高等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应尽快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大学生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程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回顾,对目前的就业形式作了探析,分析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心理,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总体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失业问题成为再次关注的焦点。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高校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等。对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大学生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就业评估工作体系;高校应改变办学理念和专业结构,重视学生实践和毕业生自主创业;社会、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以应对就业危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该问题无疑需要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确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但仍有许多不足.应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特点及经济社会状况,进一步完善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许晋 《南方论刊》2011,(8):37-38
性别歧视在职场中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就愈加明显。在此种情形下,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及实现程度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应与男生一样享有同等重要的平等就业权。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的主要因素,来进一步提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实现的法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式,被广泛运用于解释和分析大学生群体就业问题。但是学界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社会资本运用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社会资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具有的积极功能与价值,忽视了其局限性与有限性。应肯定社会资本理论对大学生个体就业积极价值,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有限性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核心因素是大学生个体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高校做为人才供给方,肩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高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建立清晰的培养目标,运用课程地图技术强化人才培养与就业能力培养的关联,加强就业能力专门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教育体制、社会资本因素等多层面因为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政府方面应实行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鼓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高校方面应继续进行高校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培训体系建设;高校毕业生个人也应做好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实现就业最优化.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促使其创业以带动就业具有诸多现实意义。文科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可从政府扶持政策、高校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认识与意向三个向度展开分析。以创业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应从提供政策支持、给予资金扶助、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在创业实践中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等五个方面入手,实现政府、高校和创业学生三者的有效联动,建构完善的创业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就业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由全国范围供不应求变为局部地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就业观念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在校医学生存在着对形势盲目乐观的情况,导致就业期望值过高,影响就业。因此,帮助医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是解决医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巳占新增就业总量70%以上,该群体有工作但不固定,有收入但不稳定。先后四次对我国15个城市的灵活就业群体进行调研后认为,确保我国灵活就业群体个人收入同步增长,应从建立灵活就业群体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新型式社区工会、建立雇员平等参股制度、搭建灵活就业群体失业救助平台、构建灵活就业人员失业扶持的慈善基金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和道德素质,改善就业环境,可以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作支撑。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市场高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障碍。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发挥政府在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改革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业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服务业FDI流入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前者又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次,从影响方式来看,既有“就业创造效应”,也有“就业替代效应”;后者体现在东道国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流入对我国就业数量的拉动作用不大,但是对提高我国就业质量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引进服务业FDI,应该以创造间接的就业效应和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为主要目标;在服务业FDI的产业选择上,要大力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FDI。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就业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问题已成为毕业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特别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设立专门系统部门、规划课程建设以及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着手开展。同时,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结舍大学期间学生学习阶段特点构建“全程辅导”模式,逐级针对开展。  相似文献   

18.
无工作劳动力在无工作期间的生活保障既包括来自家庭外部的社会保险及政府救济等,也包括来自家庭内部的储蓄及资产收入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外部保障可能引发"福利依赖"效应而降低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也可能通过补贴工作搜寻成本而提高其就业意愿;而内部保障则会对无工作劳动力产生直接的就业压力,进而提高其就业意愿,...  相似文献   

19.
李家祥 《学术探索》2007,(3):131-134
保障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是发挥女性人力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云南作为西部边疆省份,经济较为落后,人才缺乏,为此,积极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是政府和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云南高校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云南省女大学生的就业相对于男生而言,就业质量较差,主要存在就业空间小、机会少、难度大等问题,其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为此,研究认为,只有在探索云南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职能、创新女性就业渠道、促进高校的改革、提高女大学生的素质等方面工作,才能切实保证云南女性高等人才的充分就业,发挥女性人才在云南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就业形势难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急需完善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体制,实施多元化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实践的结合,加强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职业观,加强高校诚信就业制度建设,建立学生就业诚信档案,完善诚信就业监督机制,整合和创新高校就业辅导思政教育团队多元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