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在充分考虑到当时国情和斗争实际的情况下 ,制定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政策和法规。这不仅对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且给新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试以党在抗战时期的人权理论与实践为基础 ,论述党的人权思想的发展状况 ,以及对争取抗战胜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物质条件恶劣、斗争形势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抗战,团结了力量,凝聚了人心,既是历史长河中共产党人斗争精神的缩影,也是党在斗争实践中弘扬斗争精神,用斗争精神强化斗争实践的写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上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回望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谱写的斗争史,继承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品质,坚定人民至上的斗争立场,践行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对于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袭与中国反空袭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初,对华空袭主要是协同地面部队作战,基本属于战役和战术空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为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对中国内地发动大规模战略空袭。面对日本的狂轰滥炸,国民政府防空当局加强了对防空建设和反空袭斗争的组织领导;中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英勇作战,成为反空袭斗争的重要力量;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反空袭斗争,成为反空袭斗争的主要力量。中国军民的反空袭斗争挫败了日本的险恶企图,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城市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早期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党主要通过在城市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扩大了党的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城市斗争中屡遭挫败的严酷现实,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党的城市工作,为中国共产党从苏区转向全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扩大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加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总之,主要在城市里开展的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和人民群众运动,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农村的武装斗争,从而才有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随着日军的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国内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形形色色的投降活动,分裂抗战阵营,加剧了抗战的艰巨性。针对各种投降卖国活动,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力地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挫败了投降主义的阴谋,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冀鲁豫边区时常出现粮食危机。党和边区政府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通过奖励垦荒、科学种田等手段增加粮食总量,提高边区自给水平,规范边区的税收制度,制定策略与敌人开展粮食斗争,制定严格的粮食供给标准,保障边区民众的粮食需求,使根据地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在与敌人开展粮食斗争中建立起了比较合理的应对粮食危机策略。这些措施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这是解决边区粮食危机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奠基于“五四”时期,形成于抗战爆发前夕,成熟于抗战胜利前后。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斗争,为粉碎日本侵略者“西进北犯”的侵略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和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歼灭和牵制了日伪军太量的有生力量,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全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高举民族解放的光辉旗帜,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作了不懈的努力,它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抗击日伪军的主要力量,为夺取抗战性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台湾出版的一些书刊,在论述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大肆歪曲历史真相,极力抹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他们把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团结抗战所作的努力和让步,说成是对国民党的“投降”,是“为挽救其灭亡的厄运”;攻击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并非为了抗  相似文献   

10.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传承和优良基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斗争方向;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增长斗争力量;结合具体实际,灵活运用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面对新时代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在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赢得了伟大斗争的重大胜利。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应从党的历史进程中汲取有益斗争经验,增强党的领导能力以有效应对斗争困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寻找斗争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以完善斗争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延敏 《兰州学刊》2005,4(4):307-30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研究既是党反对教条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也是反对封建道统论,与国民党进行思想文化斗争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是驳斥日本的侵略理论,提高民族自信心,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必然要求。这些认识对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文化建设以及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爆发后,重庆戏剧界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积极创作和演出救亡图存的话剧,并以戏剧为武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重庆开始成为大后方抗战戏剧的中心。重庆的抗战戏剧创作,就其题材的时代分类而言,主要有反映抗战现实生活的现代剧和取材历史、影射现实的历史剧。它们都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戏剧矛盾冲突异常尖锐,时代精神浓郁;题材单一到主题深化,人物性格由外向内发展;在传统戏剧基础上不断创新。中国现代戏剧,经过抗战的洗礼,在重庆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的政治剧、社会问题剧和伦理剧为核心的创作与演出体系,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黄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斗争的战略转变高青山董伟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抗战前夕,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陕北曾向周恩来提问:十几年来的“政治活动是为民主而斗争呢,还是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周恩来回答:“我们是为...  相似文献   

14.
李辉英和他的抗战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怀念为中国抗战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东北爱国作家李辉英。 吉林省籍香港作家李辉英(1911—1991)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这位左联老战士,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始终把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作为自己创作的主旋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抗战题材作品写得最早也最多的一位作家。 “九·一八”东北沦陷后,21岁的李辉英,以一个不甘心做亡国奴的爱国青年不可抑制的愤怒和仇恨,投身子抗日文学的创作。 五十多年来,李辉英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中,还是在灯红酒绿的烟花港岛,他都以反映抗日斗争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母题。他先后出版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集9部,散文集3部。  相似文献   

15.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它的存在及其演变在中国现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初期,国民参政会发挥了团结全国军民,坚持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参政会内部出现了摩擦和分裂的端倪。在中期,国民参政会在团结抗战和摩擦分裂中曲折前进,国共斗争成为这段历史的主线。在抗战、团结、进步与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得以维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后期,国民参政会逐渐成为国民党鼓动内战,制造分裂的御用工具。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没落,那个曾经在抗战初期起过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国民参政会,最终为中国人民唾弃。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参与制定并执行、捍卫了党的正确路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文艺领域,周恩来同志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理论对党的文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 周恩来同志在青年时代就运用文艺这个武器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了蒋管区的抗战文艺运动和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践,在建国后,领导文艺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反对文艺工作中“左”的倾向、抵制林彪和“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路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实践出真知。周恩来同志在长期实践中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论著,是我们今天肃清林彪、“四人帮”在文艺领域的流毒的锋利武器,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解决民生问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关系,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就是:从争取抗战胜利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高度看待民生问题;尽可能解决人民切身利益问题;把坚持党的领导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结合起来;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抗日战争时期党改善民生的经验,对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我党在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战略决策。这一次决策及其实践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论从党的认识和实践来说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由单纯的下层统一路线再发展到全民族的统一路线;由反蒋抗日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在这一过程中党在一方面要清除自己内部根深蒂固的“左”倾关门主义,同时必须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作坚决斗争。为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目的,我党根据当时的情况,把统战工作的重点首先放在了杨虎城部队。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切实把社会各阶层青年纳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战时轨道,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展开了全面的青年动员工作。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成立青年动员工作领导机构,建设、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在国统区,发动了广大青年推动和支持国民政府坚决抗战,争取民主,促进抗日青年统一战线;在日占区,秘密发展抗日青年组织,动员青年与日本法西斯和汪伪政权展开英勇机智地斗争,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志平 《人文杂志》2015,(3):98-103
抗战前夕党在伊克昭盟的统战工作,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较早实践,体现了抗日战争前夕党对战略全局的准确把握和政治策略的转变等特点,它丰富了党的统战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为全面抗战开始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