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都学坛》2021,41(1):1-14
秦汉统治者曾在三峡西口的鱼复县建立江关,派兵戍守,原因在于当地瞿塘峡航道狭窄,又有险滩,两岸陆路崎岖,容易阻击溯江来犯者。刘璋在抵抗刘备南下时忽视对鱼复的防守,致使诸葛亮领兵顺利入川,北上包围成都,迫使刘璋投降。刘备在夷陵战败后退守峡口,改鱼复称永安,加强防务,将其作为防御吴兵的重镇。诸葛亮执政时与吴交好,减少永安兵力。蜀汉灭亡后,罗宪率永安孤军经受了孙吴三次围攻,最终保住了城池。  相似文献   

2.
马超是蜀汉前期的重要将领,《三国志》记载他曾"督临沮",其都督地位于荆州南郡的临沮县,而《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北督临沮"位置则应是在雍州武都郡的沮县,蜀汉政权之所以改变马超的督区,首先是为了扼守北通汉中的军事要道——阳平关,其次是能够保障供给,从而实现攻略曹魏陇右地区的战略计划,最后还可以缓解蜀汉内部矛盾,平衡政权中复杂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3.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鲁肃为孙权提出"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战略规划,之后,甘宁、周瑜、吕蒙都谈到类似的规划,这一规划中,孙吴的军事部署应横贯长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谈到的战略规划是"跨有荆、益"、两路出击,是以襄阳为中心的。蜀汉章武二年(222),夷陵之战刘备战败,收复荆州失地之战以失败告终,蜀、吴对峙中心由荆州西移至永安,蜀汉镇守江北的将领黄权降魏。此前,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蜀将孟达、申耽、申仪降魏,曹魏设新城郡治房陵、上庸、魏兴三郡。孙吴"竟长江所极"的战略规划与蜀汉"跨有荆、益"的战略规划至此破灭,双方丧失了统一北方的可能性,结束三国鼎立,统一全国的任务只能由北方曹魏、西晋司马氏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上海永安公司成立后,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同业竞争,其中既有同外资百货业的竞争,也有来自内资同行的市场压力。永安公司采取"心中有人"的经营理念,从强化服务意识上入手,完善服务手段;同时,明确自身定位,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采取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综合运用服务、品牌、宣传、价格等多种竞争手段,最终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5.
余玮 《北京纪事》2015,(6):103-106
对面的长者,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在永安宾馆的咖啡厅里,记者与这位著名文博专家、杂项鉴定专家边品茶边赏砚.张淑芬娓娓而谈自己独特的文博经历和与鉴赏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再论蜀汉政治中的北伐问题赵昆生三国时期的蜀汉,相对魏、吴而言,不仅国家小,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薄弱,而且立国时间短,统治政治简单。在蜀汉政治中,最为突出的事件要算北伐曹魏了,它贯穿于蜀汉整个历史过程中,为历代史家关注。重新梳理这段历史,仍有诸多值得研...  相似文献   

7.
《中华魂》2013,(8):5-5
近日,福建永安成为了社会的焦点。一幅幅保存完好的红军遗迹,让这个地区成为了红色旅游爱好者的天堂。永安历史上曾被毛泽东列为红四军的“筹款区域”、中央局称之为“根据地”、共产国际远东局指定为红三军团“作战基地”,在革命斗争时期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苏维埃时期的永安史料、文献、文物资源十分丰富,近年的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和史料征研中,新发现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有1000余条。  相似文献   

8.
“王与马共天下”是魏晋时期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一种特别形态.蜀汉时,刘备、刘禅与诸葛亮密切合作,使得蜀汉政权顽强地生存在魏、吴两个大国之间.西晋灭亡以后,北方门阀世族与南方门阀世族联合起来,在建康建立起“共天下”的东晋王朝.“共天下”既是皇帝与权臣共处的权力分配方式,也是东晋君权的实际运行过程,其支撑着东晋政权延续了百年.  相似文献   

9.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戎马一生的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今奉节县二招待所一带)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五月,归葬成都惠陵。此事,千百年来得到历史学家的认同,从无异议。80年代,传出今奉节县第二招待所内发现两个地下建筑,而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  相似文献   

10.
三国对峙,在魏蜀吴三方都是暂时性的,重新统一都是他们的目标。司马氏专权魏国后,中原政局注定了一段时期的内向性,这给了蜀、吴二国以进取中原的契机,而蜀吴也刚好这个时候完成权力交替,分别在姜维与诸葛恪的辅政下重新开启积极"北伐"的大幕。自诸葛亮死后,三国相对稳定的对峙局面因之改变,对峙的结果有望在短期内显现。在此背景下,公元256年,蜀将姜维与邓艾的上之战,姜维大败,既使得蜀吴在对魏的战略态势中处于下风,又改变了蜀廷内外上下对蜀汉国家走向的普遍预期,魏廷意外地获得了对蜀"攻心"的胜利,蜀吴进攻同盟宣告最终失败。所以,上邽之战就此标志性地注定了三国一统于曹魏或司马氏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11.
在“神”这一古典哲学范畴长时间的浸染、渗透下,古典诗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入神”说,这反映了诗坛审美观念的转变。严羽“入神”说在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尤其注重对杜甫诗学和司空图诗学的兼收并蓄,并强调了直觉妙“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心物融合的“入神”状态,诗人才能有诗“悟”与“兴趣”,诗才能达到古典诗学追求的艺术至境。  相似文献   

12.
严羽论诗,唯标"兴趣",以"兴趣"作为审视诗歌艺术高下、优劣的标准。"兴趣"说也是他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概括。本文从"兴趣"说的含义、"兴趣"的获取途径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求获得最接近严羽本人观点的"兴趣"说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论语集解》是目前全帙具存之最古《论语》注本,也是“十三经”中的第一个集注本。它虽成于众人之手,但何晏在其中起着决断作用。它不仅创立了集解体,保存了大量的古注,而且“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增加了许多词丰义富的新解释;其序文不仅探讨了《论语》的撰集者、內容、版本和传授情况,而且历数了《论语》研究方法的演变。其注释中少有玄虚之语,后人以此来攻击何晏等人是不正确的。它在《论语》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严羽对气象浑厚的推崇,几乎贯穿整部<沧浪诗话>,并多次指斥江西诗派乏浑厚气象.江西诗派很强调法度,从语词的锤炼到句法的安排,都要精研细究,致不少作品有雕琢之痕.但在主观意识上、在理论追求中,江西诗派和严羽有着相同的归趣,即气象浑厚;只是在臻至这一目标的道路选择上,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取向江西诗派倡导由人工而入化,严羽崇尚任自然而天成.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对高Bin《唐诗品汇》所引严羽论诗语,元代摘编《严沧浪先生诗法》,李严《诗辨》的考察,指出在宋末及元代,流传着严氏著作的不同文本,作者通过考察《沧浪吟卷》的版本源流,指出李南叔录本《沧浪吟卷》始刻于元代,并不存在所谓宋刻李南叔录本。民国张钧衡《适园丛书》本《沧浪吟卷》补足元刊本所脱三首半诗。作者发现两个日本本子也载有这三首半诗,并考定此三首半诗的补足时间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前,学术界相信此三首半诗的真实性,作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对于严羽《评点李太白诗集》,作者则认为应是出于伪托。  相似文献   

16.
严羽诗话批评崇奉汉魏盛唐的古典诗歌理论传统,追求"以汉魏晋盛唐为师"的文化意蕴。"以盛唐为法"凸显了严羽真切的诗话文艺鉴赏思维方式和"师古"的审美理想情怀。严羽一直期待从"学汉魏晋与盛唐诗"的传统诗艺理论中汲取教益。因此,对严羽"师古"审美情怀的作进一步的研究,对当下诗话文化研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沧浪诗话》非严羽所编——《沧浪诗话》成书问题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沧浪诗话》无论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还是在中国美学史上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所提出的理论对于后来时代的诗学理论及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这部著作还被认为是诗话从以资闲谈的笔记体著作走向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严肃理论著作的标志,被视为宋代诗话的集大成之作,是诗话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沧浪诗话》是严羽生前亲自编定的一部完整的诗话著作,这乃是学术界的定论,从来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怀疑。但笔者经考证认为,《沧浪诗话》并非严羽所编。《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而只是一些单篇的著作,这些著作由严羽的再传弟子元人黄清老汇集在一起,到明代正德年间才被胡冠以《沧浪诗话》之名,而其定名为《沧浪诗话》则是在明末。由于《诗辩》等五篇原本并不是一部诗话著作,所以学术界关于《沧浪诗话》在诗话发展史上地位的论断乃至整个诗话发展史就有重新认识之必要。由于通行本《沧浪诗话》的文本为元人所辑,故其文本价值就要重新认识,由文本差异所引出的对于该书的理解及评价的歧异也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万物齐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决定了《庄子》一书行文表达上采用了“三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寓言”,“借外论之”,借寓言以论“道”;“重言”,借重“往古佐证”以申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卮言”则为“无言之言”,是庄子表达“道”的“言”之最高境界。庄子的自然观与“三言”的表达方式的高度统一,正是庄子“以天合天”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从1917年到1928年,国民党相继发动了六次北伐战争。孙中山领导的前三次北伐因条件欠缺而未能成功,但他的作战经验和奋斗精神为后来的北伐奠定了坚实基础。蒋介石领导的后三次北伐因条件成熟,指挥得当,逐步取得了胜利,作为北伐军总司令他是称职的。经过十几年的北伐军事实践,国民党人在军事战略方面创造了诸多成功的经验,包括注重组织力量,实行正确的作战方针,选定正确的作战方向等。  相似文献   

20.
齐国由初封时地处一隅的东方小国,到终太公一世成为大国,进而在春秋时首霸诸侯,战国时争雄天下,这与齐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关。而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齐国为什么在五国伐齐时不堪一击?齐国为什么在秦国相继灭亡其它五国之时,竟然坐视不管,最终出现不战而亡的历史悲剧?齐国军事力量强盛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认真总结,齐国军事力量衰弱的教训更是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