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75年郭嵩焘成为中国首任驻英公使,由此开创了近代中国在外洋设立常驻使节的先河。清政府相应建立起一整套驻外使节制度,既保留了自身传统观念的痕迹,也试图去与国际法则相吻合。不可否认,这一制度的创立是天朝上国思想观念进一步瓦解的标志,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晚清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东南亚的华侨问题也逐步受到晚清政府的重视。其间,以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人为代表的早期驻外使节,对华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护侨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南亚广大华侨的利益,在晚清政府的华侨政策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使节回国后的命运与结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之前驻外使节经历了国外历练,他们成为了中国早期最具新知识、新思想的官僚群体。但回到国内,在政治上却基本上没有能发挥作用。原因一是他们普遍早逝;二是他们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势力;三是最根本的他们在当时的社会里是孤立的一群,是被国内正统看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异己分子。正是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这批早期驻外使节回国后的悲剧性命运与结局。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前的中国,无所谓外交,只是"理藩"而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涉外体制逐渐崩溃.此后,在外国列强的敦促下,以及国内洋务官僚的建言及推动下,清廷于1876年初步建立了近代使节制度,并逐步实现了使节制度的近代化.近代使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从形式上接受了近代西方外交模式,向有约各国派遣常驻使节。这些驻外外交人员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日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英、法、德、俄、美等国妇女的记述,包括其衣装时尚、文化素养、能力见识、阶层差异等,充满性别、阶层、中西、新旧等多种元素的交汇与碰撞。从1866—1895年的出使日记可以看出,清朝早期驻外外交官大多以述奇作为书写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关于西方女性的记述和认识不免局限于表象,缺乏全面性和深刻性。并且,深受儒家文化熏染的他们时常流露出中国礼法原则的强烈优越感,用其所熟悉的以礼法和女德为内核的儒家性别伦理,形塑西方妇女,进行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6.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的家庭出身千差万别,官宦、商贾、农家、寒门子弟应有尽有。由于时局的变革、家风的濡染、父祖的引领各不相同,导致其教育类型、知识结构、仕宦路径、人生阅历、侧身使职的途径也迥然不同。但无论出身贵贱、贫富相差何等悬殊,他们最终都能顺应时流,转变角色,怀抱对国家、民族的终极关怀,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肩负起历史赋予国人的折冲樽俎、振颓起衰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7.
晚清早期驻外公使在走出国门办理夷务的过程中,警觉到变革时代的来临,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用夷变夏"的主张,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倡西学,变革封建经济.  相似文献   

8.
晚清出身留美幼童、同文馆留洋生、海军留欧生以及教会资助或自费留洋归国学生的驻外公使,虽因主修专业、留洋长短、留学方式等诸种因素的制约,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外交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洗礼,相比国内传统与新式教育出身的同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更加出众,西学知识更为全面、系统,外交综合素养更胜一筹。留学生积极投身外交,不仅极大推动了清季使臣群体的新陈嬗代,亦为民初我国外交近代化与外交官职业化的最终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的家庭出身千差万别,官宦、商贾、农家、寒门子弟应有尽有。由于时局的变革、家风的濡染、父祖的引领各不相同,导致其教育类型、知识结构、仕宦路径、人生阅历、侧身使职的途径也迥然不同。但无论出身贵贱、贫富相差何等悬殊,他们最终都能顺应时流,转变角色,怀抱对国家、民族的终极关怀,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肩负起历史赋予国人的折冲樽俎、振颓起衰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于1875年开始正式对外派驻公使,以期深化与西方的交流与认知。清季驻外公使的著述,对西方教育多有记载,公使们对西方的层级教育青睐有加。根据他们的考察,西方的小学教育在于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专门教育担负着为行业输送专门人才的责任,高等教育则是西方一切科技进步的发动机。西方学校的作用,在公使们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西方教育的考察,促使公使们对国内教育的堪忧之状,提出了自身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晚清外交使臣的研究是近代史的研究热点.本文从主题内容、方法论两个维度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梳理,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评价,以便进一步促进该主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朝沿袭前代旧制,将礼部作为外事主管机构,而且在华夏中心意识的支配下,外交事务等同于朝贡事务。清初,外事管理分隶礼部主客司、会同馆和翰林院所属四译馆。这一管理体制至乾隆年间发生两个变化:一是将会同馆、四译馆合并,隶属礼部;二是主客司的一部分职权转归内务府。除此之外,从中央到地方,皆有官衙参与外事管理。直至近世,随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和朝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古代传统的外事管理体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传播思想史的角度, 论述了鲁迅早期的传播思想。对其文化传播的比较观、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结构及传播的现代取向作了评析。认为鲁迅这一时期的传播思想, 对当前的文化传播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早期即出现了一批译述西学科技著作的中国学者,他们所译述的西著不仅对近代"新学"的学科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发生着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西周的“学在官府”到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再到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中国学术经历了一个从一元到多元再到一元的过程,演变轨迹为:学在官府——礼崩乐坏,学术下移——儒、墨私学产生——百家争鸣——六家抗衡——儒、道并争——独尊儒术。汉初儒家之所以能兼容百家,完成统一思想的任务,实现子学向经学的过渡,一是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二在于儒家主张的“仁义”思想,三是儒家在斗争中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始于晚清,完成于民初,外交机构也历经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在外交机构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封建统治大框架内进行的外交机构变革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直至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建立共和制,在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对外交机构进行彻底改造,最终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今天所谓的近代儒学的衰落,是理学的衰落。儒学复兴的条件是新的思想文化资源,途径是回归、开发原典。在近代中国,构成人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在发生着变化,儒学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儒学的当代复兴与"西学的充分中国化"的关系很值得思考。因此,学习西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西学充分中国化"的途径,将是儒学复兴的根本任务之一。儒学复兴需要资源———充分中国化的西学。儒学复兴的途径还应该是"回归原典"。"回归"就是透过对这些原典的新诠释,重新理解历史与现实之交会的当下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逼与西学的输入 ,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 ,也启动了近代中国人文化心理步入现代型态的心路历程。面对潮涌而入的西学 ,身处民族危亡中的近代中国人 ,内心深处历经了碰撞与整合、困惑与认同、离异与回归的曲折反复。文章在描述这一心路历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国民心理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19.
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挑战,使中国无可抗拒地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在以输入西学、学习西方为基本取向的现代化运动中,梁启超借鉴西方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批评实践,拉开了突破传统文学批评精神樊篱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