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每两分钟就有人自杀身亡,8人自杀未遂。自杀虽是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五位,但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死亡原因的首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身亡,有200万人自杀未遂……”(中国新闻网2007年9月26日)  相似文献   

2.
周士君 《社区》2008,(30):4-4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有自杀倾向的人数正逐年攀升,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9月9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3.
自杀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自杀的原因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的文化因素.从日本人对自杀者的宽容、日本人自卑的处世哲学、日本人的"死亡即美"的观念等角度,解读日本人在生死问题上特有的文化心理,即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自杀是威胁人类也是威胁中国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学家社会责任得以实现的最好方法是助人自助,本文主要从心理咨询角度论述自杀危机干预成功的秘诀是促进当事人的自我成长。本文在分析了自杀和自杀者的心理特征后,提出了“‘当事人自我成长’的自杀危机干预模式”,并详细论证了它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0,(9):52-55
秘鲁西南部万卡韦利卡省的奥赛洛小镇位于群山环绕的安第斯山谷之中,这里是玛雅史诗中传说最接近太阳神的地方,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不同教派的宗教徒慕名而来朝圣。2009年秋天,小镇发生了数起离奇的自杀案,每一个自杀者尽管采取的死亡方式不同,却无一例外地在死亡时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好像他们不是绝望地告别这个世界,而是去赴一场华丽的盛宴。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20)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有自杀倾向的人数正逐年攀升,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杀现象心理分析与危机干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自杀现象一直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有关大学生的自杀与防范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自杀者进行详细的心理分析,可帮助人们了解自杀的原因,为预防自杀提供参考。加强对自杀的危机干预,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悲剧发生。目前我国高校的自杀防范措施,主要通过对自杀的防范教育与心理咨询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自杀行为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肿瘤是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出现自杀行为也最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探讨肿瘤患者自杀的原因,找出规律,以便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减少自杀行为发生,即对我科2000年07月至2008年07月期间2例有自杀行为的肿瘤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没得重病时,不懂得健康的重要;人没有到死的时候,亦不懂得生命的价值。死是无须理由的,生却有待于证明。生命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故而要善待生命。死亡,迄今为止仍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在人类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死亡与爱情一样,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杀是最为独特的一种死亡@象。随着医学的进步,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给人类造成的死亡率正在下降。同时,自杀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却日益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约对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者的比例估计是这一数字的IO倍。在美国,自杀是大学生死亡的第三位因…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9)
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自杀常见的征兆有:1、对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相似文献   

11.
法教义学视角之下,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不同于故意杀害他人的行为,不属于故意杀人罪定型化的实行行为,司法实践中将教唆、帮助自杀者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本质上是类推解释的做法,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旨趣.增设教唆、帮助自杀罪会引起刑法分则体系混乱,且处罚教唆、帮助自杀者并不能阻止自杀现象的发生.依据作为共犯处罚根据...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无赖派”主要代表作家太宰治,是一位极其典型的“私小说”作家。他将其生活经历、生命感悟、精神气质和自杀倾向投射于小说,使其笔下人物具有强烈的虚无感、恐惧感、罪恶意识和自杀意识。太宰治的小说中自杀者并不仅仅是基于神经敏感、性格软弱和简单的自我否定而自杀,他们自杀于精神危机,拒绝在虚妄与恐惧中生活,以此表达个人式反抗与最后的呼救。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7,(5)
“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纪录片《含  相似文献   

14.
旷世遗书     
《可乐》2006,(11)
一位自杀者在他的遗书里讲述了他自杀的原因,听起来实在让人头痛。遗书这样写道——我和一个寡妇结了婚,她有一个已成年的女儿,我父亲跟我妻子带过来的女儿结了婚。所以,我父亲就成了我的女婿,女儿就成了我的后母,我管父亲叫爸爸。而我父亲也管我叫爸爸;我女儿管我叫爸爸,但我却管她叫妈妈;我还得管我妻子叫姥姥,因为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司法实务将参与亲属自杀的行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理由有二:一是帮助自杀;二是不救助行为违反作为义务.但是,当自杀者对自杀有清晰认识和积极态度时,这种真意自杀应属于法外空间.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对此进行帮助的行为,没有一个规范上违法的实行行为可以依附,故不成立该罪共犯.同时,帮助者也没有对自杀行为有所支配,不构成间接正犯.真意自杀应当由自杀者自我负责,法律并不强制其他主体承担诸如先行行为和扶养义务产生的救助义务,所以也不成立不作为式的故意杀人罪.  相似文献   

16.
女性的自杀愈来愈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很多动机可导致女性的自杀。自杀归根结底是一种绝望的表示,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但与一般自杀的原因及女权批评的论调不同,文章试图证明,《晚安,妈妈》给我们作出了对死亡定义的新的阐释。该剧通过剖析主人公心灵,解读她为寻找现代社会所给予的或所剥夺的人的、尤其是女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做的努力。主人公最终用自杀获得了对自我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张蕊 《社区》2008,(19):61-61
心力衰竭是大多觌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造成病人反复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有500万人,但患者对这一疾病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与伴侣》2006,(8):6-15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目前,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三大疾病之一,患病率占世界人口5%左右,仅亚洲就有50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常有痛苦的内心体验,是“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自杀率高达12%-14%。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抑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第二大病症,仅次于心脏病。所以,有人称它是隐性杀手,出有人称它是第一号杀手——  相似文献   

19.
钟漫 《百姓生活》2013,(2):78-78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增患者达40万人,占全球发病人数的42%,死亡人数达30万。与这“两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一期胃癌的发现率只有5%左右,超过7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胃癌5年存活率仅为20%。如果是一期胃癌,做胃镜发现病灶后就可以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及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是威协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头号杀手.1992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人口总死亡的1/4",如采取预防措施,每年可减少600万死亡人数.同时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996年心血管病死亡增加至29%达1550万;2000年又进一步上升至33%,死亡人数接近2000万,平均每天死亡5万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