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五十年代中期实际上已经开始。近年来,一些史学工作者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代表性的观点有“阶级斗争的表现”(即所谓“三次革命高潮”)、“两个过程”、“红线”与“黑线”、“四个阶梯”论等。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 一、“阶级斗争的表现”不是历史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目前仍在探索的问题。以现代化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题,能够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而且史学界也早有此论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什么?这是近几年来史学界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认为首先要把基本线索的含义弄清,否则各说各的,就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从通史的角度看,顾名思义,基本线索应该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社会主人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一贯致力的中心任务,而不是这时期中的一个一个重大事件。抓住一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顺藤摸瓜,就可以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全貌和它的来龙去脉。基本线索与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各个阶段有关,但其本身并不等于就是划分阶段。每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线索是客观存在,不是后人可以主观意志随便安排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打破框框,开阔视野胡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史哲》编辑部组织笔谈,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我认为这次笔谈很有必要,而且也很及时,因为所讨论的内容是研究近代史的同行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今后近代史研究应当如何进一步开展下去: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陶醉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成就而停滞不前,还是打破框框,开阔视野,为夺取新的研究成果而奋勇前进? 在讨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的时候,不妨对建国以来的研究情况做一番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学习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题。因为科学地了解祖国的昨天,才能自觉地珍惜祖国的今天和创造祖国的明天。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它在祖国发展史上时间虽然很短,却非常重要。这一百一十年,一方面是许多帝国主义相继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勾结日紧,陷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是富有革命传统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如何确立中国近代史的体系,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和怎样评价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80年代以来,史学界就如何表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主要有八种说法。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史学界于五十年代定下来的以“两个过程”和“三次高潮”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体系的提法,对冲破旧史学中的封建“正统”观点和资产阶级“就事论事”的烦琐哲学,无疑是起了重大作用的。这一基本体系,应该说基本上是符合历史情况的。问题是在当时“左”倾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人们对它的理解,以及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尽一致。诸如割裂的观点、片面的观点、实用主义的观点,仍有存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弄清有关的一些问题,否则就难以保证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分散主义、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等等不良现象,则随时都可能滋长蔓延起来。因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近代史线索问题的解释,在目前史学界诸多观点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观点。一种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来描述中国近代史线索的观点。这种观点立论的基础是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将属于人民革命范畴的几次运动视为中国近代史的主流,而把与中国人民相对立的外国列强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视为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力量,是中国近代史的逆流。另一种观点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以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前进的四个阶梯的对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新解释。这种观点立论的基础除了肯定人民的  相似文献   

10.
近一两年间,环绕着全民所有制经济如何改革的问题,出现了尖锐的争议。在讨论过程中,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认为,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与商品经济是不可兼容的。要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适应市场机制导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基础,使之摆脱全民所有制的束缚。第二种思路认为,为增强全民企业生产和经营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心,以适应市场机制的引导,不应该否定全民所有制,而应是从深化改革来完善全民所有制经济,并且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弥补经济动力和物质刺激的不足。本文就第一种思路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摆脱陈旧的思维定势前几年,学术界就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线索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确起了开阔视野、启迪思想的作用,但同时我们又不能不遗憾地说,这个问题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无论是“四个阶梯说”,还是“双线说”,抑或“民族运动说”,它们基本上只是在“二个过程”、“三个高潮”的架构下进行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尚未从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是认识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合理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行分期和建立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体系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过去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主要侧重于从中国近代史的前半段(1840—1919年)的过程中去探讨,这样势必会割断历史,使有的问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完整的半殖民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中,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两个过程”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史基本线索最重要、最完整、最确当的概括,全部“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包括在‘两个过程’的范围之内,都是可以用‘两个过程’论的思想来加以解释的”;因此,必须坚持以“两个过程”而不是其他意见作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对此,笔者有两点不同的看法。第一点,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并未用“两个过程”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所谓“两个过程”,是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以下简称原文)中的这样一段话概括出来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代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收获。这一探讨历经曲折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论证了中国近代史主线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正确观点;50年代对近代史分期进行了热烈的争鸣,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同时应以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考察近代社会进程的看法,具有前瞻性意义;进入新时期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学者们从新颖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分析,更有许多新的创获,胡绳、李时岳、陈旭麓、刘大年的主张尤有代表性,集广大近代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两个基本问题"的科学认识。总结这一探索历程有深刻的意义,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二者相结合,坚持从掌握充分的史料来科学地分析问题,这同死搬教条的做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理论问题最终圆满解决,是近代史领域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唯物史观原理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逻辑依归。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伦理学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信念体系,因为难以互相影响、替代或合流。但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知识化和功利化的成功,将科学理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也出现了使伦理学科学化的尝试。这种尝试表现在当代的若干伦理学流派中。而另一些哲学家又明确地把科学与伦理学区别开来,否定了使伦理学科学化的可能性。研究这些观点和争论,显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科学与伦理学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正在兴起,关于编辑学的定义众说纷纭,认识分歧,有的文章把编辑学的定义综合归纳为注以下六点:①编辑学是研究编印书、刊、报纸和图画等类出版物以及利用声音、图象等宣传手段的学问;②编辑学是研究编辑工作、编辑规律、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编辑方法的科学;③编辑学是以编辑为特定研究对象,对编辑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问;④编辑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它以出版的需要、读者的阅读心理为依据,搜集资料,有系统地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排列、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到底是什么意思?100多年来,经济学家们对这个经济学中的“谜”一直抱以极大的兴趣,不断进行“猜想”。它首先所遇到的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杜林对它的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批判,捍卫了这一命题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在中国,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论》被翻译成中文直到70年代,人们对“个人所有制”问题的认识都还是比较一致地保持在恩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框架问题,直接的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主轴,线索以及联结点。中国近代史主轴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考察一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因此,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演变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种总趋势。但这种趋势,在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了变化,它发展的趋势已不是旧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但按其性质来讲,“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  相似文献   

19.
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问世了.它力图通过对史的研究弄清中国古典美学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很有意义的.《大纲》的绪论指出:"近年来,一些著作和论文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被不少人所接受,辗转相传,成为流行观念.但是这些流行观念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加以澄清,就会阻碍我们认识中国古典美学的本来面目."因此,《大纲》始终抓住对流行观念的批评,阐述着对中国古典美  相似文献   

20.
让——保尔·萨特尔(1905—1980年)是当代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自称其哲学是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关心着人”的哲学。自认为其哲学把人作为研究中心,提出了一套存在主义“人学”理论,用存在主义观点分析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责任等伦理问题。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就系统而集中地阐述了他这方面的观点,本文主要对该书中几个基本观点作简略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