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开发这块土地有近500年的历史,但这个国家成立仅有222年的历程,美国独立以后,新的美利坚民族在这块新的大陆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美国文化。随着她的迅速崛起和强盛,美国英语以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在英语世界中独树一帜,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开发这块土地有近500年的历史,但这个国家成立仅有222年的历程,美国独立以后,新的美利坚民族在这块新的大陆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化--美国文化.随着她的迅速崛起和强盛,美国英语以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在英语世界中独树一帜,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茂名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它的建立是随着茂名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移民文化对这座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移民文化是茂名市特色文化之一。茂名市区及茂南区这块地方,原是茂名县管辖下的几十个农村和一片荒山丘。但这里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油母页岩。1955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决定成立茂名石油公司。1956年国家决定在茂名开发油母页岩,建设年产100万吨页岩炼油厂。国家从各地调集大量人员支援茂名的石油工业建设。据有关部门统计,茂名市区这片土地,1958年由原来只有几千人口的农村,激增到7.5…  相似文献   

4.
新移民文学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产生、发展的,因此,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对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融入,不仅改变着本土国人的生活,也对全球的华人移民发生着潜在的影响,华人移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都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着这种变化。针对华人移民的研究也进入了跨国主义时代。多数新移民写作者的文学事业建基于以中国内地为中心的汉语文化圈,通过自己的文学书写和文学活动而建立起了一个跨国、跨文化的社会场域。在跨国主义视野中审视新移民文学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从故国回望、异域悲情发展到以文化自信为底色的文化观察与思考。二是在从边缘融入主流的过程中,对底层关注渐趋减少。这两个趋向是新移民文学在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挣扎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移民是美国得以建立和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之一,从一个时期的移民情况可以反映出该时期美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一在美国历史上,移民浪潮持续不断,其中有两次高峰期。①第一次是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这20年时间里,从海外进入美国的移民超过400万人。第二次是1880~1920年间,入境的移民更高达2350万人。通过持续不断的移民和这两次移民高峰,彻底奠定了美国社会以白色人种为主体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其新一轮的移民高潮,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股浪潮非但没有减退,反…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未经历过封建社会的移民国家,它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它对西部的开发。美国政府的西部土地立法政策对推动西部土地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迎来了大批移民西进垦荒,造就了无数自耕农。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土地投机者、大商人以及资本家的大土地所有制对小农的剥夺和小农之间的竞争机制,导致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了资本主义大农场,形成了农业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过程从独立战争时起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达一个多世纪。这期间,充满了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每一次斗争、每一次变革都对西部土地的开发产生推动力,并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步步产生,体现出“美国式道路”的特征。美国西部土地立法与西部土地开发互为一体,可以分为有偿分配国有土地与农业资本主义产生、无偿分配国有土地与小农土地所有制、小农转变为农场主和雇佣劳动者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互相衔接、互相交织、构成了农业资本主义化的全过程。本文立足于对这三个阶段的历史考察,论述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化与美国西部土地立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说明这一过程在奠定美国强大的农业、乃至在奠定后来美国的全面强盛地位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岛 《广西社会科学》2005,(11):192-192,F0003
经常看当代的美国电影,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不少反映美国少数族群文化的作品,笔者姑且称之为黑人电影或拉美人电影。这两类电影在内容上往往彼此交叉,其核心都是围绕着多元文化主义这一争论颇广的议题。此类电影题材内容只涉及美国黑人或拉美裔人的生活与文化,夹杂着大量的街舞与说唱,多采用黑人英语及其俚语。近年来,这类电影的泛滥似乎证实了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的观点:美国正在丧失其国家认同和核心文化,走向文化分杈,分化为“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在中国人眼中,美国应该是一个移民之国,正是众多的移…  相似文献   

8.
李圣传 《天府新论》2012,(5):142-149
在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化诗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俄苏文化诗学和中国文化诗学。"文化诗学"这一术语率先发难于美国,随后被"移植"到中国文论体系中。中国文化诗学借用的仅仅是西方的名词术语,在进入中国语境之后便被不断的内化、同构于传统诗学内,并在谱系化的"本土性"构建中逐渐建构起了"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体系。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不但在时间上早于美国新历史主义学派,更被后者借鉴与吸收,而且对中国文化诗学也形成了重大影响。文化诗学是作为一种"反抗"与"回归"的世界性思想理论思潮而席卷全球的。  相似文献   

9.
移民居住区的形成,是不同文化生活相互碰撞的结果,但移民居住区所具备的不同特征,则主要取决于移民的文化素质,历史背景,以及他们对居住区的依赖程度。由于种族、习俗、生存条件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早期美国唐人街在文化生活、社会架构和移民的思归心理等各方面,都展现了有别于其它移民区的明显特征。这一历史现象,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中华文化凝聚力作用于海外华人社会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制创造了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政治实体——华北抗日根据地。在这块土地上曾带动起一个天翻地覆的社会变迁。这一变革不仅与国统区迟滞的近代化进程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新中国的历史走向。因此,认识这一区域内的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变迁首先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它既包括行为方面也包括了文化和价值体系的  相似文献   

11.
田丹 《晋阳学刊》2003,(4):85-89
移民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今天的美国仍是移民大国。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移民与美国的关系,阐述美国各族裔移民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移民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方面的作用,认为今天的美国执政者更应在面临复杂的移民问题上适时改革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2.
二战以来美国族群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亚裔和西裔的移民人数迅速增长,致使欧洲大陆移民丧失了其原有的主导性地位。这一变化对美国的多元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冲击了美国的政治文化,同时给多元文化的宗教补充了新元素,并且促进了美国教育多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美国出现了拉美裔移民激增的现象,远远超过美国文化“熔炉”的同化速度。多元文化主义对此问题的处理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多元文化主义的正确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具体的拉美裔移民问题上,忽视移民同化,片面推崇多元文化主义将有可能危及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特性的地位,导致一个分裂的美国社会出现。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澳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澳门这块葡人"居住"的中国土地上,通过长期碰撞和交融后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多元性文化."澳门文化"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宗教与中西学校的并存、及在鸦片战争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融合与认同,使澳门成为了中国近代一座典型的多元文化型的国际商埠,并为我们今天考察和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实施范例.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相互联系愈来愈紧密,而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因此,进一步认识、弘扬福建历史文化的优势,将有助于福建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更好地迈向21世纪。一福建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辉煌,这是我们应予以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优势c近年来,我国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表明,在福建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先民们早就生于斯、长于斯,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漳州莲花池山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距今4-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福建就有古人类的存在。福建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于沿海和闽江、晋江、九龙江、订江两岸…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部土地立法与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何黎萍美国是一个未经历过封建社会的移民国家,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对西部的开发。美国政府的西部土地立法政策对推动西部土地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迎来了大批移民西进垦荒,造就了无数自耕农。与此同时,也形成了...  相似文献   

17.
媒介地理学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海外华文女作家周励的代表作《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一篇非常适合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解读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女主角申请美国留学移民,前往欧洲游历等行为都与其接触的文学艺术等媒介作品密切相关。另外,海派文化对于生长于上海的作家本人创作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作家继承了海派女作家大胆表现女性欲望的叙事传统,而对当时美国社会泛滥成灾的性解放思潮则深恶痛绝。海派文化与纽约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一种由移民文化形成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它们都有重商传统,这也是促使女主角移民纽约的内在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近两年,正当现代化浪潮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凯歌行进之际,读经运动却骤然间风生水起,从官方倡导推动到社会名流贤达呼吁鼓吹,从古经释本的畅销到各式各样的“读经班”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现代儒者”摇旗呐喊到处处可闻的稚童琅琅读经声,真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蔚然而成一种新的文化风尚。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们不禁会想起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三次读经运动。那三次读经运动也曾风行一时,但很快就在历史大潮的激荡中落花流水而去,而这新一轮读经的命运又将如何?是重蹈覆辙还是风光无限?那依然只能由历史作答了,无论鼓吹者如何坚执,也无论反…  相似文献   

19.
新文化史与历史学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文化史的兴起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的一次重要的转折,"文化转向"是其显著的一个标志。历史学的这一文化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西方史学主流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文化史自身由传统文化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在其他历史学分支领域也出现了由无文化、非文化向注重文化因素、运用文化分析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活水源头立说真─—读《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陈会林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寻绎其源头,刚可溯至先民们在世界的东方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认识周围世界的文化活动中形成的“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这里衍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源一流分”的否定之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