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致力於对中国农村状况的调查、研究。从30年代开始初访江村,写下了被著名社会学家、伦敦大学教授马林诺斯基称为:“人类学家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江村经济》,到新中国成立以後重访江村,改革开放後三访江村、四访贵州、五下沧州、六访河南、八访甘肃……费教授进行了小城*研究、追综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研究与边区开发、区域发展调查等一系列社会学研究工作,1996年开始又沿著京九铁路做了大量的调查,结案为《行行重行行)}等多部著作。正是在‘行行重行行’中,费教授实践著自己“志…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自1939年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高度赞誉,最早也是最高的赞誉,来自他的老师马林诺斯基.学界不乏众多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高度评价的追随者,却忽略马林诺斯基对该书赞誉的政治背景、人类学背景和情感因素.文章绕到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评价的话语背后,延展并归纳出五点马林诺斯基热评该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运输方式的变迁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临空为指向的各种产业不断聚集,形成了众多临空经济区。将源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共生理论引入临空经济问题研究,从临空经济区共生单元的互动机制、共生模式的进化机制和共生界面的媒介机制三个方面,剖析基于共生理论的临空经济发展机理,并通过各要素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临空经济区发展机理模型。在临空经济区内共生关系、共生能力与共生界面以创新能力为中介,促进临空经济区内各产业协调发展,各要素融合时产生的共生效应共同推动临空经济区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村落微型社区的研究来透视中国农村乡土社会生活的本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费孝通先生根据长期的村落调查研究,在<重读〈江村经济·序言〉>一文中对这种微型社区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由此出发,建立一种包容时间、空间、文化分层互动的三维研究模式,将微型社区研究与宏观历史相结合,在"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中探究民族村寨文化的变迁与建构,就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是国际人类学界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之作,影响力一直长盛不衰,其意义经常被学术界研究和关注。关于《江村经济》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如跨过“文野之别”、开创“社会学中国学派”以及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等,但很少从科学知识的视角研究其意义。从科学知识的视角看,《江村经济》记述的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知识是鲜活的、翔实的,应当属于“自然知识”,而不是“规范知识”。《江村经济》提出的解决中国农民贫困、饥饿问题的办法发展现代性的乡土工业,建立在费孝通实地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对于社会变迁起着渐进延续、平衡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村经济>实现了研究视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三重飞跃.无论是在认识论、价值论上,还是在方法论上,<江村经济>的意义都是多重的,学术界要发掘其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应当确立本土化的研究视野.但是,作为中国人类学不成熟时代的产物,<江村经济>在时间、空间和文化层次的分析上以及提出的改造乡村社会的主张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费孝通教授尊敬的与会各位代表: 值此庆祝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0年之际,我以万分激动与敬爱之情,谨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各族师生,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费孝通教授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最热烈的祝贺!预祝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O年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费孝通教授从江村调查开始,至今已60年。以江村调查为依据撰著的《江村经济》,被费孝通教授的导师马林诺斯基教授称许为“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一个良好的开端。60年来,《江村经济》一直被国际社会学、人类学界奉为经典之作,可见费孝通教授数十年学术研究起点之高。  相似文献   

8.
1996年秋,中外专家学者近200人汇集吴江,参加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费孝通教授学术活动60周年欢聚会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士对费老江村调查60年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学者在一个村子里持续进行了60年的调查,不仅跟踪描述村民的生产与生活,而且更将其作为一个样本,作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类型来透视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这无论在社会学还是人类学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大有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水…  相似文献   

9.
当前,传统村落已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热点,然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又是令人担忧的。作为我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桂林市临桂区东宅江村拥有独具特色的瑶族传统文化遗产,也是为数不多的传统干栏式吊脚楼较为集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村落。宁静优美的居住环境、深厚的瑶族文化底蕴是其吸引游客前来临桂参观旅游的重要原因。运用景观人类学、文化变迁等理论探讨东宅江村的景观重建和非遗旅游化,有助于探索其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正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该研究选取2004~2018年中国37个大型空港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考察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在临空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不同规模的临空经济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区域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有所差异,大型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其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回顾费孝通的 乡土中国 、 江村经济 等著作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强调了实地调查在理论观点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应坚持假设与验证循环推进的学术路向。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歙县江村江氏商人是徼商的典型代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村商人崛起于商界.虽然明末战乱使江村商人遭受重创,但是清初的一系列政策使江村商人获得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迅速发展,并于乾隆时期达到极盛.了解江村商人的发展及其衰落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明清时期的徽商乃至明清徽州社会.  相似文献   

13.
重读《江村经济·序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60年前,马林诺夫斯基预示《江村经济》将促使社会人类学研究从异文化迈向本土文化,从“野蛮社会”迈向“文明社会”,因而将成为社会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里程碑。自马氏发表这一见解之后,海外人类学界对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派一直存在争议。首先,Freedman对于“微型社会学”在中国研究中的适用性提出质疑。接着,Leach进一步对中国人类学的本土观和社区论提出责难。60年后,重读马林诺夫斯基的《江村经济·序言》,作者总结了一生为突破微观社区研究的制约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如对“类型”和“模式”的探讨,对不同级序社会时空单位同时并重的方法的阐述,以及对大一小传统关系的思考等,通过对自身理论的重新评估与反思,作者力图阐明自己对社会学人类学本上研究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由费孝通教授开创的江村研究已有七十年的历史。江村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将使其成为社会学人类学领域的一门显学。江村——开弦弓村仍然是认识中国农村、中国社会的重要窗口。江村研究七十年来开弦弓村各方面的变化充分说明社会理性对社区和谐、社区进步的重大意义,也充分证明了社区研究对认识社会、改良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上海具备航运中心、航空枢纽双重建设目标,及其作为全国唯一"一市两场"的城市发展临空经济的构想,提出上海临空经济发展应做到促进临空经济与上海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推进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16.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选择庄子银,邹薇本文认为,中国改革过程具有双轨并行格局、从边际向全局扩展、经济与政治及改革与发展过程统一的特征。本文运用动态优化分析表明,在中国改革这样一个调整成本巨大的制度变迁中,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地由原有制度“跳跃...  相似文献   

17.
《江村经济》所蕴含的“从实求知”方法论准则和“志在富民”的学术宗旨激励一代又一代学人研究探索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独特路径。该书在研究方法创新和学术理论上的贡献已得到了大量研究阐释,但书中所揭示的“有组织的社会变革”实践原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研究梳理再现书中所述析的100年前知识青年在江村开展农村合作事业引领乡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故事,认为在社会变革的实践论层面,书中所揭示的农户家庭再生产,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诸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原理,为今天新的时空条件下开展合作社本土化实践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启示:要找准新时代农民合作的需求、潜在基础及可行的合作路径;增强农民参与合作的主体性;合作社发展须同推动乡村社会文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结合起来;需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对合作社组织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应大力培育具备现代合作意识、善于运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写作有着广深的学术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对中国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尝试,他试图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以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如果说<江村经济>侧重讨论社会制度变革,那么<乡土中国>则在探讨与之相匹配的社会道德.<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之关系这条线索,贯穿了费孝通大半生对社会改革的种种设想.费孝通晚年对<乡土中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认为中国文化比"乡土社会"要复杂的多,并重申"文化自觉"的命题,对知识分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崛起于明代中后期的歙县江村商人至乾隆末年,开始走向衰落。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影响,如江村商人资本的内耗、清政府商业政策的变故和战争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