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如何进一步强化农业这个基础,正确认识和对待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这既是一个农村工作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盐城市近几年来,紧紧围绕增加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在稳定粮棉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多种经营人均千元致富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强农富民兴工之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一、背景与效应:实施多种经营工程增加了有效供给,增加了农民收入,把农民领上了…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而当前农民收入的增速不快,地区差异明显。当前农民纯收入主要由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几部分构成,这种收入结构反映了农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今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及帮助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结合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并针对当前农村干部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统筹考虑,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长期落后局面,真正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干部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现阶段这“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问题在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实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注意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把农业推向市场,把农民引入市场,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 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社会意义的实践,都不能不以观念的变革为前导,体制改革也不例外,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的旧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一、重视农业要实现市场化 我国国民经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是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市场经济也是它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必须努力促进市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农业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王凡 《天府新论》2004,(Z1):64-66
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没有从根本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成都农村经济多年处于低速发展的局面,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绝不能削弱.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成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包括乡、村两级)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着能否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使农村改革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有新提高,农民收入有新增长;关系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若干观点的辩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农民增收最近10多年来,主导中央农村政策的一个主要关键词是“农民增收”,几乎每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会提出农民增收的目标,报刊也以农民是否增收作为评价当年农村形势的主要指标。当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各行各业收入增加提供了预期,也提供了保证。经济越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不过,就有9亿农民的中国来讲,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却很有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没有可能。具体地说,在有9亿人口依托农村生活的情况下,期待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不切实际。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块,一是农业,二是务工经商。从农业来看,传统农业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并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世纪时期建设我国农村文化,应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进行,解决目标不明、思路不清的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小康”是一…  相似文献   

11.
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也是农民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农民的经营方式、经营方向主要由预期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增加农业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购买力,活跃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综观农民收入的现状、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并存等五方面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要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转变观念,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的就业领域,拓宽收入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工作的核心领导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委能否站在战略的高度,按照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把农村党支部建设好,关系到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于今年7月下旬对湖南桃源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通过深入宁德部分市、县、乡镇和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在对农民的收入现状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经验进行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对口培养技能性乡土人才、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及增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的理论上的系统总结,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导。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市场指导农业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和市场农业发展,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就南城而言,199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79538万元,生猪饲养量达55.3万头,家禽饲养量达554.5万羽,水产品总量达11600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84,均比1992年增加1倍以上。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根据我国国情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 ,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又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 ,重点是要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等方面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央政府工作重点。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制约 ,农业信息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有必要消除农业信息瓶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这是振兴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高等农业院校的成人教育工作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的功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促进农科教相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科教兴农做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建设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面临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农村人口过多、农民收入持续递增难、农民社会保障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政府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机制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