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行书起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行书起源有多种说法,但都没有把“行书书写方式”和“行书书体”分开,因而误把行书起源时间拖后。实际上,从文字一诞生,书写者就有快写的愿望,到了泰代就有“快写”,即“行书书写方式”的出现,并有“行书书迹”的问世。因此,行书应为“萌于秦,成于汉,规范于魏晋”,而非当前流行的诸如起源于汉、魏等说法,更非唐代张怀瓘所云:行书为“刘德升所作也”。  相似文献   

2.
行书浅说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起源于西汉晚期,晋代达到新的高度,历代均有许多名家推动行书发展。进行行书创作,必须有大量的练习,行书创作时要注意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藏的何绍基行书七言联“似游麻源第三谷,忽见梅花开一枝”,系何绍基行书联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国家三级文物。此联系洒金纸本,纵133厘米,横30厘米,一件两幅。上款“小粟属”,下款“子贞何绍基”。下铃朱文篆书“何绍基印”,白文篆书“子贞”两方印。  相似文献   

4.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结体灵活,书写流畅,用墨平和,颇富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临习行书,首先要选好法帖,根据行书的基本特点,认真进行"通临"、"个临"再到"脱帖练习",从而进入创作。  相似文献   

5.
该联为沈尹默留存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行书对联,系沈先生于一九六四年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留下的墨宝.沈尹默书工正、行、草,尤擅行书.观其行书字态,字字都有出处,笔笔交代清楚;于清俊圆润之中显劲健秀逸之姿,于平和秀丽之处见龙蛇起伏之形.  相似文献   

6.
想学书法,必须先从正楷练起,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临帖,古人的名帖,有颜、赵、欧、柳四大书体。学楷书是很费力气的,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练数年方可见成效。练习楷书,不能认为练得差不多了,就不练了,这不行。就是在练行书、草书的过程中,正楷书也不能停。因为,写书有助于行书、草书的提高和发展。在幼年练时,书师常说:“搞书法必须过好楷书关。写楷就好像小孩学走路一样,不会走路哪能会跑呢你的楷书不过硬,人家说你不是行家。如果不楷书,就不懂字的结构,行书就根本写不好。”(一)伏案法…  相似文献   

7.
郭尚先书法以晋唐传统帖学为宗,崇尚古淡萧散之意趣,其行书强调风神,秀丽飘逸,尤得晋人三味,成为晚清帖学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清代碑学兴起引发了书法审美和技法的革命,书画家们吸收了金石研究成果的营养,为各种书体注入了新的理念,大大丰富了书法的形式构成元素,拓宽了书法发展的空间。本文专就行书这个领域的变革进行研究,通过对碑学审美以及为行书创作带来的新元素进行整理缕析,以便达到窥探碑派行书对于当今书法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谢逸豪行书取法甚高,个性鲜明,成就斐然。谢逸豪对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以及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谢逸豪行书艺术具有放逸雄奇的审美理想、文人风骨的精神内核及自在写意的情感宣泄等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黄庭坚在书法理论上提倡“自成一家”,重视“学养韵味”,开创了以禅喻书的品评方式;其书法创作成就主要在行书和草书两个方面,行书中内收外放的结构,狂草中动静相间的章法,体现了作者旷达而深沉的文人性格。  相似文献   

11.
《集王圣教序》对王羲之的行书进行了重新解构和诠释,从而在风格上呈现出“楷书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呈现源于初唐儒学的复兴,同时也与中国书法本身的流变有关,事实上体现了行书在初唐时期发展的意态和倾向.  相似文献   

12.
赵盂频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师法古人,推崇经典,汲取名家之长,形成风格独特的赵字。赵氏各体兼擅,以行书最为出众,其用笔圆润宛转,结体严谨,骨气隐含,具有中和之美,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赏玩古代书法墨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经不同程度的“涂改”。近几年来,在各种高层次展览、高层次获奖作品中,我们又见到了不少经“涂改”的佳作。然而,时人对“涂改”还缺乏深刻的研究与思考,习惯地把文字、文句的“涂改”当作了书法艺术的“必然错误”。忘记了文字、文句内容有别于书法艺术内容这一基本道理。使之面对古人妙迹产生疑惑与多余的缺憾,对今人佳作造成曲解而挑剔。对此,本文就书法中…  相似文献   

14.
建明 《北京纪事》2013,(12):107-108
董铁志,1930年出生于河南郾城,1947年7月参加解放军,毕业于江苏无锡艺专研究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工程兵书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董铁志自幼随祖父遍临楷书各体,醉心龙门二十品,行书楷书皆有魏意,隶书宗钱泳,篆书学大康。  相似文献   

15.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西汉时有邮、传、亭等专设机构。邮的本职是“行书”,兼具停宿职能。传、亭各有它职,但在特定情况和范围下,也兼有“行书”职能。置、驿在西汉时是对传内服务方式的细分,并非某种机构的正式名称。后世的驿站兼容了汉代诸相关机构的职能,故后人概以“驿站”来解释汉代的各相关名词。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国画院及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崔世焘,是崭露头角,声名鹊起的青年书法家。他那以欹为正,游丝牵引的行书艺术享誉书坛。去年在首届“国学奖”海内外书法作品邀请展中,被授予“国学奖优秀书法家”荣誉称号,今又获2008庆祝北京奥运会纪念碑林征稿比赛特等奖,作品被镌刻于2008米长奥运纪念碑林之中。其作品已被数十家书画院、纪念馆等单位收藏。  相似文献   

18.
俗书与官书汉字中有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等不同的字体。它们是在文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形态的字体,这些已为人们所熟知了。后来,又有人根据文字在应用中,有利于辨认和利于书写的两种性质,把汉字划分为正、草二体。清人刘熙载说:“书凡两种:...  相似文献   

19.
赵之谦书体研究曹建赵之谦以他对书法“内功读书,外功画圈”的本质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大量创作,建立了他以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诸体为主的书法系统。在《汉铙歌三章》题款中,他写道:“(此种篆法)可悟四体书合处。”本文以对他的四体书作的比较研究为手段,来探究...  相似文献   

20.
行书四条屏临王羲之《兰亭序》隶书立轴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郭诚文书法选@姚国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