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就业状态及其发展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宪忠 《齐鲁学刊》2004,(6):152-155
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根本标志就是就业或失业程度,国际主流经济学把充分就业定义为消灭了非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和市场经济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就是供过于求的劳动力作为失业人口而存在,这是一切市场经济的常态。失业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高效率运行的根本原因所在。充分就业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最优发展状态,归根结底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入世后并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中国,仍然存在传统非效率就业的巨大路径依赖性,因此应尽快走出"充分就业陷阱"。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的,其能否被充分利用,关系到中国的经济是否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消除城乡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力素质,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应成为促进人口红利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在改良的社会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国家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和充分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谓“经济多元化”理论。其核心是在保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来代替公有制经济。各国社会党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制订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其主要内容是:(1)保证相对稳定和高效的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实行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国有化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3)建立福利制度体系,扩大公民的经济自由和权利;(4)利用财政税收手段和立法措施促进财富的“公平分配”;(5)实现充分就业;(6)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实行“共同参与”、“共同决定”制度。《法兰克福宣言》宣称:“社会主义政策所立即要  相似文献   

4.
都市圈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重组形成的城市圈层式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圈形成之路,其空间结构重组是顶层设计的核心,也从整体决定着空间结构效应。本文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利用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重构,分析空间重构对区域经济、人口的集聚与扩散效应。研究发现:(1)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组织重构,已初步形成"三足拱卫"的雏形;(2)中央政务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天津和雄安新区形成的"一核三足"城市架构,将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和结构优化路径;(3)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设置和雄安新区的设立,加强了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心城市与周边的联系,扩大了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促进了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间联系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劳动力众多,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积极的人口基本国策。要在实践活动即就业过程中开发利用。全文分三部分:广泛利用各种就业理论;实现长期不充分就业均衡是中国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就业指导理论,在景气与非景气阶段都要争取劳动力市场化就业均衡;借鉴西方产权主要是劳动力产权思想,重视劳动力、人才的产权调整,做好再就业。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转变和健康转变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人口健康作为国家战略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且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渊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通过对比中美日三国人口和健康转变的特点,发现中国与美日两国在实现人口健康方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的实现路径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在人口健康领域的积极作用,将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挖掘长寿时代的健康红利,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的计划生育活动 ,最终取得了生育率大幅度降低的显著成效。山东省生育率的下降对促进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人口控制也有负面效应。对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 )重视人口控制投入 ;(二 )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迎接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挑战 ;(三 )实行补偿政策 ,保护人口控制效益创造者的切身利益 ;(四 )改革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五 )适时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 ,减少人口控制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2):12-19
中国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就业效率双重低下,既面临着长期趋强的国内充分就业压力,也缺乏深度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比较优势,在粗放型劳动就业发展陷阱中正面临着有可能陷入的“中等收入陷阱”。现代全球化创新竞争已经充分表明,人力资本、就业质量、发展偏好、知识创新、薪酬水平、经济效率、结构优化、公平竞争和劳动升级等发展变量,构成了发达国家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元素。对中国发展转型而言,劳动就业的升级转型具有首要性。从低质量充分就业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变革路径和强力发展引擎。只有人力资本现代化和劳动就业现代化,才能为中国发展崛起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和创造性的强大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应把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及社会目标。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完全就业”,实质上应该是“适度的充分就业”。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时,要考虑就业的增长;在处理宏观经济问题时,应把治理失业放在重要地位。当前中国实现适度充分就业,要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政府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充分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现阶段,充分就业是保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受人口基数、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问题是我国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社会问题。充分就业对于实现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公正、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就业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