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唐诗的模范作用,明初诗人从分期、体制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在诗歌创作中倡导"鸣国家之盛"相配合,使其对盛世气象的追求与对盛唐诗歌风貌的讨论合为一体,最终推动了高繤<唐诗品汇>的出现.明初的唐诗学精分四唐,明辨众体而推尊盛唐,完成了唐诗学的构建,深刻影响了有明一代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对乐人的广泛关注是在中唐,而不是在音乐处于鼎盛的盛唐,用音乐的繁荣来解释唐代诗坛这一现象显得过于笼统且不准确,其主要原因乃是中唐诗人从乐人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之与国家兴衰、士人命运、生命感叹等诗歌传统主题联系起来。中唐诗人对乐人的关注不但使得唐代诗歌内容更为丰富,而且使诗歌与音乐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中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个转折时代,诗歌开始从雄浑优美的盛唐诗向透辟理致的宋诗过渡,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突破与创新时期,在艺术上出现了众多的风格流派.中唐诗人力辟新路,呈现了以变革求发展的总体风貌.孟郊的独特诗风,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在盛唐的诗歌高峰之后,中唐诗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发展诗歌.其中一部分作家在诗歌题材上避熟就新,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惊警透辟,以至于“怪”,风格不再追求玲珑优美、圆润流畅,而是奇崛峭劲,生新拗折.其主要代表为韩愈、孟郊、贾岛、卢仝等.韩孟诗派是一支十分强大的革新力量,在中唐掀起了引人注目而又影响深远的变革波澜.赵翼说;“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推广,故一眼觑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李颀一生主要为道家思想所支配,加上仕途的失意,使他的心态在盛唐诗坛尤显孤寂。这种心态影响到诗歌里,使他的诗歌既保留了盛唐诗歌雄浑的特征,又包含了寂寞、峭独的风格,成为中唐诗风的先导。因此,李颀诗具有从盛唐向中唐转型的过渡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大强 《南都学坛》2009,29(5):46-49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杜甫集诗歌艺术之大成,从盛唐走向中唐,成为这个过渡期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作为中唐文坛的代表,与杜甫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对诗歌主题、情感载体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自觉接受,并且像杜甫一样获“诗圣”、“诗史”之称誉。  相似文献   

7.
江南文化的浮沉与吴中四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诗如何走向盛唐诗是研究盛唐气象生成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是关注文学繁荣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而忽视了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江南文化的价值.江南文化在初盛唐之际从隐没走向复兴预示着唐代文学观念的本体回归,而吴中四士以淡泊旷达之人格境界、放浪自由的行为姿态进入北方社会而自觉接受北方文化的熏染,其江南水性的诗风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文学交融,成为初盛唐诗歌嬗变的一个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边塞诗是唐诗中倍受赞赏的代表性诗歌 ,它从盛唐的乐观昂扬经过中唐的幽婉感伤到晚唐的悲愤哀痛 ,每个时代都表现着特定的审美风貌。历来对边塞诗的关注 ,常着眼于盛唐和中唐 ,而忽视晚唐边塞诗。本文拟通过对晚唐诗人马戴的边塞诗及其审美特质的论析 ,以反映晚唐边塞诗的风貌。  相似文献   

9.
唐代立国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初唐诗坛都笼罩在齐梁诗风之下.7世纪下半叶开始,作为下层文人集团代表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相继踏上诗坛.随着诗人们社会生活基础的巨大变化,开始了有唐一代批判宫廷文学中齐梁遗风的自觉意识.在唐诗发展史上"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无论是从理论实践上,都为初唐诗的革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然而无论是"四杰"还是陈子昂从其理论、实践、地位与影响均不具备彻底荡除当时诗坛上六朝形式主义诗风的能力,他们的影响也很有限,不足以改变当时诗坛的状貌.盛唐诗人所继承初唐诗歌革新的优良成果,并不是直接来自"初唐四杰"和陈子昂,而初、盛唐间近30年的诗歌史正是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戴诗历代论者或认为近于盛唐,或认为近于贾岛。综合考察马戴与贾岛的交游情况,认为马戴与贾岛之交往重于情感而非诗歌艺术,其部分诗歌在结构和表现方式以及精神气韵方面近于盛唐诗,而部分诗歌中表现的清寒之境以清远润泽区别于贾岛之狭窄枯寂,虽苦吟,但深入程度不及贾岛,与贾岛一派看似相近而实则相分。  相似文献   

11.
<河岳英灵集>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第一部专收盛唐诗的诗歌选集,在唐人选唐诗的诸多选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产生在诗歌鼎盛辉煌的盛唐时代,体现了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气象,显示了盛唐诗歌的本质特征.编选者殷自觉认识到了他所处时代诗歌的非凡业绩,坚持择优原则选诗,成就了<河岳英灵集>在唐诗选本中的精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苦吟"是中晚唐诗坛的一种特有诗歌现象,体现了诗人的生活之苦、思想之苦和作诗态度之苦.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注重学习和借鉴前代优秀诗歌遗产,使其诗歌显现了"牢笼百代"的特征,并重视诗歌创作的"求新",因此诗作新句纵横,而强烈的诗歌创新精神使其崇尚及注重格律的"苦吟"式作诗方式,"苦吟"风尚垂范后世,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逐渐形成了"苦吟"流派.这与其人生经历、由盛唐向中唐转折的时代风气有关,更与其对诗歌艺术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北宋诗歌的变唐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斌 《南都学坛》2009,29(6):59-65
北宋诗歌艺术精神与审美特质的形成与确立,虽然原因种种,但其中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本质者,则是因北宋诗人的"宗唐而变唐"所致。所谓"宗唐",就是以唐诗为典范向其学习,而"变唐",则是指借鉴唐诗的创作经验以创作出与其不同的美学风范之诗歌来。北宋诗人的变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具体为:初期,于模仿中初显精神;中期,执著而热烈的变唐;晚期,宗唐而变唐的高峰。这三个时期的变唐,既成就各具,而又特点各异,在北宋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兴寄”“兴象”范畴在初盛唐革新齐梁诗风的诗史背景下产生、发展,体现出盛唐诗人对诗歌体制的实践以及对诗歌功能的具体认识。从体制上看,“兴寄”说呼应的是发扬汉魏比兴艺术的唐人古体创作。“兴象”之确立则受到近体诗演进过程的实际推助,与盛唐律诗创作存在紧密联系。从时人对诗歌功能的认识来看,“兴寄”说强调诗歌抒情言志,针对的是南朝后期诗歌逐渐演变为娱乐性的工具的弊端;“兴象”突出的是诗歌审美功能,盛唐人延续了南朝诗歌重视艺术美的传统,并结合晋宋以来的山水审美意识加以改造,以当时士人清新壮大的审美理想革清了六朝余弊中的低级趣味。盛唐“兴寄”“兴象”范畴相互补充,体现出初盛唐以来诗歌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唐诗史上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含章馆唐诗选》是清康熙二年(1662)山东即墨诗人黄培所编的唐诗选本。康熙八年黄培因诗案被处以极刑,其生前著作多遭毁禁,存世罕见,这部存世的诗选具有相当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含章馆唐诗选》共选诗四百余首,以盛唐诗为主,尤其以杜甫的诗歌为多。其选诗情况反映了黄培深受明代高棅、李攀龙等人影响,继承复古思潮,坚持“诗必盛唐”的诗学主张。黄培尤其重视对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选录,寄托了政权变革之际知识分子的亡国之思。另外,诗选也为研究清初山左诗学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6.
李益边塞诗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其艺术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的边塞诗之所以被人们赞为“绝唱”(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呈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他人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是与诗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对其创作的影响分不开的。诗歌是现实之树绽开的心灵的花朵,诗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能不受其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通过心灵而且是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成其为艺术作品”(黑格尔《美学》)。中唐与盛唐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诗人特殊的审美心境,这种审美心境直接影响了李益的边塞诗创作。李益有着与盛唐诗人不同的经  相似文献   

17.
入清以后,人们对前代的格调论仅从气格、声调考察唐诗的可行性怀疑,也对严羽、高 不具体分辨唐诗的风骨、气象,笼统地以时代论诗、强分四唐的做法不满。随着对明唐诗学反思的深入,七子们“诗必盛唐”的观念为多数论者所弃,代之而起的是对唐宋诗的重新认识定位,并形成纷争的局面。论者出自各自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趣味,在诗学取向上,大体分为宗唐、宗宋两派,互相辩驳,各不相让。即便同是宗唐,具体趣尚亦在在不同:顾炎武、朱彝尊、毛先舒等仍沿袭七子诗学观,再树盛唐之帜;王夫之立足自己的艺术哲学,推崇初唐,兼带盛唐;冯班、吴…  相似文献   

18.
陈子昂是唐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与重大影响的作家,历来评价很高,少有异辞。近年学术空气活跃,学者们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对他重新进行研究、审视,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评骘亦有参差。这是可喜的现象,它说明唐诗研究在更新中有了深化。我对陈子昂素无研究,这里说的不过是基于某些事实所作的推想,卑之无甚高论,尚乞方家指正。陈子昂生活在初唐后期。初唐之后是盛唐,从来认为盛唐是唐诗的极盛期,正如高棅所说:“夫诗莫盛于唐,莫备于盛唐。”盛唐之“盛”,在于它能“变汉魏之古体为唐体,而能复其高雅;  相似文献   

19.
明人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共1 033卷,是第一部完整收录有唐一代诗歌的唐诗总集。其中《唐音癸签》独立成卷,是胡震亨唐诗观的综合体现。胡震亨的初盛唐诗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全面宗唐的诗学观念;以"复古反正"之功赞陈子昂;以"本无优劣"评李、杜;以"风骨"论盛唐边塞诗。  相似文献   

20.
王绩是初唐第一诗人,也是开盛唐诗风的第一人。近年来,学术界对王绩诗歌的研究已渐趋深入和完备,但对其文章的研究却依然寂寥。实际上,王绩的文章和诗歌一样,承六朝、启盛唐而独立于初唐文坛,其在唐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