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字是先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 ,对客观现实及人的主观心理进行概括的书写系统。文章分析了“一”字的本义 ,并解释和“一”字相关的“三”、“士”、“天”、“元”等字的文化含义 ,从而说明汉字不只是一种书写符号 ,更多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意识 ,传达着最初的朴素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
流沙河关于繁体字才是正体字、简化字实为异体字,繁体字讲理、简化字不讲理,繁体字应予恢复、简化字应予废除等言论是不正确的;在党报上以推荐“热点”好书的形式宣扬这种错误认识,有失审慎;全社会应从学理上正确评价繁简字,把握汉字与汉语言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国家语委《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在“通用”领域使用汉字必须遵守的规范。贯彻该《字表》必须澄清前一时期文化界对简化字的种种误解。朱大可所持简化字是“字母共产主义化”、“毛体字”,造成“文化断裂”的观点,以及他对某些字形的解说,对推行规范汉字有阻力作用。建议文化名人了解语言文字知识和汉字改革历史。  相似文献   

4.
文字是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本文从语言性别歧视问题出发,根据汉字的构成方式,分析了汉字中“女”旁字所反映出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歧视现象的生理,社会和文化根源,由此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和文字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学东渐过程导致的东西方文明撞击中也产生了古老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之间的不谐奏鸣。传教士和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都参与了这场与汉字命运攸关的奏鸣。这奏鸣中有否定的语调、改进的呼声,也伴随着过于激奋的呐喊,但整体上构成一首前进曲。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未完全解决的汉字现代化课题附加了新的困难条件;王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课题,使人们重新认识汉字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而独立存在的方形文字,方形汉字的形成与我们祖先的传统思想有直接的联系。古人“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奠定了汉字方形的基础;传统的思维方式加速了汉字方形的规范化;传统的审美观念巩固了方形汉字的地位。今天方形汉字丰富的信息储存量更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7.
陈月峨 《21世纪》2001,(8):30-31
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笔者提倡“求异存同”,我们不仅要知道双方“同”在某处,而更要探求彼此“异”在何地。一方面,日本近代以前的传统文化是在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根本基础;另一方面,只有求其异,知其异,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加深友好关系。 常用汉字是中国人 学习日语时的陷阱 欧美人士看了这个小标题肯定会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这些非汉字圈的 人学习日语中 的汉字要费九 牛二虎之力,怎么中国人也会认为自家创造的汉字是陷阱呢?简直是匪夷所思!不…  相似文献   

8.
生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古代先民的生育崇拜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字中也有所记录。通过对“姓”“好”“后”“祖”诸汉字的分析解读,可透示出先民们强烈的乞育意识和生育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9.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发展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汉字不仅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视觉符号魅力。整合汉字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审美心理、人文精神等汉字文化特征,将汉字的文化特征与城市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立象”与“尽意”的角度探讨汉字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汉字文化的深层意蕴的挖掘,可以开拓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新思路和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汉民族的伟大创造,汉字的亘古历史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因此入“文”而现“化”,出“文”而入“化”是我们对汉字研究的求解。从“三”构形的汉字具有表“多、大、盛、精细”之义。  相似文献   

11.
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简化汉字的发展历史:(1)当前社会上实际存在着一个简繁并存,二元互补的用字现实;(2)"简繁同堂"是一个难于跨越的汉字发展的阶段;(3)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简繁同堂"的问题,避免采取过激的做法;(4)以退为进,促进汉字更加合乎规律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科学认识繁简字,繁体字并非个个合理、见形知义,简化字的一些理据也是合乎汉字构字规律的。传统的书法艺术并不排斥简体字,不能片面认为繁体字好看、简化字不好看。恢复繁体字,需要大众重新学习掌握,需要电脑字库、工具书等进行改动,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也不符合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规律。繁简字应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3.
汉字在不同时代和地域都有不同的正体字和副体字。简化字是繁体字按照文字规律演变的结果。书写和阅读采用不同规范的汉字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研究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尚有不足之处,加之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和今后的汉字研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的汉字研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深入和突破:一、汉字发展史的研究.二、汉字学理论的建设.三、汉字的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较全面分析汉字简繁之争舆情的基础上,对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对论争产生的文化和社会心理根源予以了剖析。文章认为,民众语言文字常识性知识匮乏,论争难以在同一层面形成交锋;语言舆情的研究要引入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把握大众媒体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汉字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受到冲击,汉字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低效率之中。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化与教育的普及问题,汉字识字教学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字学本体理论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学理论研究有了进展,这对汉字教学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字部件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件是分析汉字外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汉字部件的定义,历来存有分歧。在国家语委《汉字部件规范》发布之后,学者认识已渐趋统一。但目前相关教材中,关于汉字部件的定义依然存在不一致的说法.其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表述,应予纠正。部件与偏旁绝非同义词,不可混为一谈。规范包括部件在内的汉字学名词术语及其定义,才能有利于现代汉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说文>的异体字("重文")和现代异体字有着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就现代异体字情况看,它与繁简字、古今字、通假字、分化字、错讹字、新旧字形等多种文字现象有关涉.异体字是有历史层次的,应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异体字.从研读古籍和文字使用方面看,应分清全同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从整理异体字角度看,<说文>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异体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开创了历史的先例,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汉语拼音虽在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汉字拼音化成效却不大。这不能不说是与纯拼音文字不适应汉语特点有关。相反 ,汉字的常用字高度集中 ,生命力极强 ,能灵活组装以最简明的方式表达日新月异的词汇发展 ,这些优势是拼音文字无法企及的 ,所以 ,汉字改革继续朝着表意文字方向发展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20.
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汉字结构的研究是中国文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 ,由于研究者对汉字构形方式的历史发展未能予以足够重视 ,大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 ,使这个问题的研究难以获得大的突破。本文提出汉字构形研究的动态分析方法 ,并用这种方法对汉字基本构形方式的历史发展作了进一步考察 ,在此基础上 ,论述了构形方式动态分析对汉字研究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