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调节阀”、“安全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近2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构建了一个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等为基本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但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其中的原因和问题是多方面的,而政府责任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主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目标之一,为做好新世纪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我们就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设想,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思路应是:确立“一个目标”,即参保对象多领域,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保障制度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有了一部分研究.本文介绍几种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代表性观点,提出对于农民工应建立起一个相对独立的过渡性社会保障体系,并且总结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三步走”思想。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29):19-19
7月9日.陕西省政府与中国残联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试验区。按照协议.陕西将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中国残联将加强对该省“两个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扶持一批重点项目,促进形成保障、服务残疾人权益和生活的长效机制。此前的7月8日.中国残联“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在西安召开“全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试验区及专项试点城市座谈会”.  相似文献   

5.
《咨询与决策》2011,(3):66-67
邦畿千里,为民所知止。财须民生,强赖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十一五”期间,老河口市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做起,资金主要投向强农惠农、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改革、就业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领域,建立健全了全覆盖、宽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了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被喻为现代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学习和研究社会保障概论,掌握社会保障基本知识,把握社会保障基本原理,明确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对于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社会保障概论》这门课程,要求学员准确理解社会保障的涵义、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形式、运作类型和模式,明确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掌握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岳斌 《管理科学文摘》2009,(29):106-107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社会和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是一件“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虽然人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保障在社会层面的重要性,而对其法律层面的认识还不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我国将逐步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可持续、严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保障可持续”一词的提出,与政府在新时期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联为一体,这既是社会保障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本文拟就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轮廓、主要特征和实施办法作些粗浅的探讨。一、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轮廓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而采取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所构成的社会保障整体。其保障内容的设置,各国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经验、要求和传统来确定和划分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工伤。失业等风险,在商品经济社会普遍存在,因而都设…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27-27
近日,江苏省政府发布了《江苏省“八项工程”监测统计实施办法》,整个监测体系包括100项具体指标。“八项工程”监测统计范围为全省及各省辖市。具体方法:一是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期末目标值比较,用以观察各个指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与上年相比较,观察各个指标年度变动情况,评价“八项工程”进展情况:三是对无法取得定量数据的指标.采用定性调查方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20-21
无锡,因太湖而名扬天下。但自2006年开始,太湖蓝藻连年暴发,引发无锡大规模饮用水危机。2007年8月、无锡市出台《河(湖、库、荡、沈)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首次推出“河长制”,由无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64条河流的“河长”。2008年,江苏省政府下发“十一五”治太工作任务书,在太湖流域推广“河长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逐步摸索和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失地农民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及现实能力等多种原因的制约,总体发展水平缓慢,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水平远远低于城镇,我国社会保障在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显重要,关系着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十分紧迫且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快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快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在所有的农民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又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应发挥自身优势,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在全国建立一张覆盖广大农民的社会安全网,力求早日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6,(9):I0004-I0004
近年来,沙坪坝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大国民收入分配、城乡发展规划、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在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建设和谐新农村这三篇“文章”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初步成效,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走出了全区工作“一盘棋”、城乡发展“一体化”、主导产业“一条龙”、经济社会“一齐抓”、三个文明“一齐上”的新路子,“三农”工作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6.
贾国庆  张红 《决策探索》2005,(11):69-71
以人为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议题之一。《建设》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中,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所形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理念却未随之消亡。男女两性发展的不平衡,也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未成年女性或老年女性,就有可能受到歧视,面临压力,更需要保障。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社会保障制度纳人性别视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郑萍 《决策与信息》2011,(9):286-288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又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个滞后的最薄弱的环节,被看作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申最难解决的热点问题。2009年在全国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打破了千百年来我国农村养老基本靠家庭解决、政府不承担农民养老责任的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囊实现老有所养的一项关键性重大举措,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总结近两年的试点经验,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尽早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学才 《决策与信息》2009,(11):187-188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强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效用,本文从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总量、财政保障的结构、财政投入的效益评估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财政政资源的整合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在较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开发商业保险、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