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极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紧东扩,以控制和占领被称为“真空地带”的东欧地区,进一步遏制俄罗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本文主要分析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约第二轮东扩虽然使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西方的挤压 ,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 ,但在“9·1 1”事件后 ,特别是俄—北约理事会成立以来 ,俄罗斯—北约—美国关系性质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 ,北约新一轮扩大不会引起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再度紧张 ,双方仍将加强在反恐和在俄—北约理事会框架内的磋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一、中俄经济合作国际新环境随着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企图乘机而入,极力推行东扩战略,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自身利益。尽管俄对北约东扩反应强烈,但因要求加入国态度积极,东扩已是大势所趋。苏联解体伊始,俄国的外交政策曾一度偏向西方。但由于西方援助迟缓,而且额度极其有限,代价高昂,加之北约东扩,俄罗斯逐渐对西方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从而与西方各国再难保持长久的温和关系。进入“冷和平”时期之后,俄开始放弃亲西方政策,并将其近期的外交调整为“全方位”态势,而且明确提出要改变以往仅重视西方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自科索沃危机出现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鉴于波黑的教训,对科索沃进行了干预.为什么北约要干预科索沃危机?北约空袭南联盟对整个国际关系会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危机本是南斯拉夫联盟内部追求独立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政府之间的冲突。然而美国倚仗其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以“消除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灾难”为招牌,率领北约绕开联合国,悍然对主权独立的南联盟进行大规模军事干涉,致使科索沃危机急剧升级,“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再次硝烟弥漫。这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侵犯他国主权的野蛮暴行,淋漓尽致地暴露出美国等西方霸权势力在“维护人道、保障人权”幌子下,通过所谓的“新干涉主义”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准则、推行强权政治的真实面目。一随着冷战结束,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自3月24日以来,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不宣而战,狂轰滥炸,至6月初出动了10000多架次飞机,投下10000多吨炸弹,发射了几千枚导弹,使用了最新式的武器,使许多民用设施夷为平地,制造了二战以来欧洲最严重的战争灾难。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人员伤亡,馆舍毁坏。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维也纳外交公约的肆意践踏,是二战以后世界外交史上的罕见事件。人们要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为什么要对一个面积仅1…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12日凌晨1时30分,在俄美双方对俄军如何参与科索沃维和行动仍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俄罗斯一支由270人组成的先头部队分乘10辆装甲车和30余辆卡车,抢先进驻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市的斯利季奇机场,从而改变了俄罗斯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的谈判中的地位。迫使七国集团不得改变不给俄罗斯维和部队单独维和区,和在维和行动中俄军必须接受北约指挥的强硬立场,最终同意俄军最终可派遣3600人的维和部队,分别驻在由美、英、德、法、意五个在科索沃维和区中的两个区域里,并同意俄军不受北约指挥。从俄…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武装侵略达78天和于同年5月8日野蛮袭击我驻南使馆以来,联系到北约新战略概念的提出、北约东扩的实施、日本国会通过“日美安保体制新指针”的有关法案、美日提出“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TMD)计划”、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菲律宾连续多次用军舰撞毁我渔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国对我造成“撞机事件”等一系列严重国际事件,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新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我想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首先应该明确,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依然是缓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俄美两国渐行渐远,总体关系不仅呈现冷淡的局面,甚至还出现恶化的趋势.俄美关系的这种演变客观上有利于中亚局势的稳定:一是俄罗斯率领中亚各国反击"颜色革命"且取得一定成效;二是俄美关系的冷却、恶化促使俄罗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协作,更加倚重"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了中业地区安全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1999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财产严重损失。5月8日,又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馆舍严重毁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可以说是自有《联合国宪章》以来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人权侵害事件。法西斯是赤裸裸地去直接毁灭人类,而北约则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去摧毁人权。人权在他们手上已成了一条鞭子。他们所标榜的人权正趋于虚伪,因为人权已被他们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人权的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是美国在人权理论和实践上制造的人类又一大不幸,其灾难像法西斯一样深重。其人道背后藏着霸道,其人权背后藏着霸权。通过人道追求霸道,通过人权追求霸权,这才是其人道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使俄美关系得到加强 ,伊拉克战争又使两国间的利益摩擦加剧 ,从而表明 ,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俄美关系既有其相容并得到加强的一面 ,也存在着许多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改变了中亚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将对包括俄美关系在内的周边大国关系及地区安全产生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 ;中国应该同步加强与俄美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扩大自身对外交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所以,要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真正目的,必须分析科索沃战争的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一、“人权”和“民族”问题只是掩盖科索沃战争政治图谋和经济动因的假面具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前夕,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巴尔干地区风云突变,科索沃问题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仅在“人权”和“民族”问题的幌子下蓄意制造了轰炸南联盟的人间灾难和民族厄运,而且捍然发动了对我国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烽火,对于…  相似文献   

13.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聚焦欧洲和印太两大战略方向,加紧推动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不仅激活冷战结束后一度濒临“脑死亡”“肌无力”的北约组织,还重新赋予其“东进”印太、遏制中国的战略使命,通过扩大北约“全球干预”战略功能,试图构筑一个“以遏华为目标,由美国主导,以印太和欧洲盟伴为羽翼,东西呼应、两洋联动”的全球安全架构。目前,美国在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方面,已促成亚太四国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北约峰会和外长会,形成“北约+亚太四国”合作机制,升级日韩为“定制合作伙伴关系”,并力推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和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强化北约在印太地区的实际存在。美国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是为了应对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达成控欧遏华弱俄、震慑朝伊的多重目的,其在策略上重点采取了外交诱拉、舆论鼓动、机制塑造和身份认同等手段,以形成北约“印太化”和印太盟伴“北约化”,达成“东西对接、双向奔赴”的局面。美国推进北约“东进”印太势必引发地区内国家关系复杂互动,冲击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破坏基于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维护领土海洋权益以及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多...  相似文献   

14.
试论“颜色革命”的原因和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革命”是苏联解体的延续,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进一步“消化冷战成果”的战略步骤。这场争斗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些国家内部当政者与反对派之间的,一是美俄之间的。无论从哪方面看,争斗都远远没有结束,独联体的“颜色革命”问题并没有最终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15.
1999年3月24日夜,南联盟的和平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狂轰滥炸撕得粉粹;北京时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人身亡。多人受伤。馆舍严重受损。这一严重事件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最严重的抗议。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5月8日,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相似文献   

16.
柳丰华 《北方论丛》2021,(4):26-34,166
2019年8月美俄两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开始公开研发陆基中短程导弹.俄美重启中导竞争,将会刺激俄美在反导和其他战略军备领域的竞赛,侵蚀全球战略稳定,破坏亚洲和欧洲地区战略稳定,从而对中国战略安全构成威胁.俄美短期内在中导和反导领域展开竞争,中长期内可能寻求政治解决中导竞争问题.美国将在关岛和日本等亚太盟国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以中导制衡中国导弹,谋求对华军事优势.中国的应对方略包括:不参加新的《中导条约》谈判;本着"少而精,够威慑"的原则,提升中国核武器的质量,确保核威慑的可靠性;一旦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中国将被迫采取反制措施,以导弹反制美国中导,等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座谈会综述的形式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犯主权国家的实质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了“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实质、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及如何看待科索沃危机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对会议讨论的中国的应对之策作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人权问题自其问世以来,就带有神圣和神秘的双重色彩。说其神圣,是因它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说其神秘,是由于在人权的基本含义、人权存在的依据等问题上,人们看法各异,至今莫衷一是。尤其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以来,人权成了国际斗争的焦点问题之一。今年3月,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制造了“科索沃危机”,使人权和“人权外交”问题倍受关注。因此,对人权和“人权外交”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人权的发展沿革和初始含义人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天赋的,人权属于历史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  相似文献   

19.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北约被重新激活且再次扩大。美国拜登政府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北约与亚太地区的联系强化,且亚太地区出现超越双边的军事合作关系,亚太“北约化”和北约“亚太化”的话题被不断提起。然而,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具有特殊性,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的持续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北约具有严格的时空界定和鲜明的文明色彩,是大西洋共同体的重要制度,也是西方国际体系“中心—边缘”结构裂变与重组的产物。中美战略竞争是单一国际体系内的大国关系,而非阵营式对抗,无论是在亚太地区建立“小北约”还是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其本质在于美国试图将冷战战略强加于对华竞争之中。北约具有地域限制,而亚太地区复杂多元且拒绝阵营对垒,“北约化”只是美国的愿望而非现实。作为概念或者话语,“北约化”需要接受严格细致的历史审视和理论拷问,唯其如此,才能避免预言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北约的成立出发,简要考察了冷战中的美欧关系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在冷战中,北约自始至终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中,是美国以欧洲为中心,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利器,西欧虽然也曾试图改变大西洋联盟中的主从关系,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却在大西洋联盟建立之初,就种下了美国与西欧不和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