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它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革命就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研究和说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分析革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作用,考察五四运动的政治斗争和文化革命的发展,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跃飞 《学术论坛》2005,4(9):110-114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工作,把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在民族聚居区付诸实施,引导少数民族参加革命,使民族解放的斗争与中国民主革命紧密联系起来,有力地促进了革命的进程。少数民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吴玉章作为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自1840年后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动员最广泛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本文就吴玉章为抗日战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作一简要的论述,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4.
高路 《江汉论坛》2003,(6):67-71
辛亥革命肇始于台湾被割让日本之际,初期台湾曾被作为民主革命的基地之一,而且辛亥革命领导人一直注重动员台湾民众投入到争取国家民主、祖国统一的革命运动之中,视台湾的抗日复国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正是牵动两岸民众共同期盼的辛亥革命,使台湾虽孤悬海外仍生发着与大陆民众一致的政治向往和信念,使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民众始终保持着与大陆人民的同胞之情与民族认同。当今,辛亥革命史学术交流又在两岸走向统一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通过这场气势磅礴的斗争,中国人民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奋力振兴积贫积弱的祖国,争取民主自由的生活,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以空前发扬光大。山东人民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从多方面表现了这一“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即爱国主义。(一) 爱国主义是一内涵丰富的范畴,它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首先突出表现在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生存的奋斗中,辛亥革命时期山东人民的斗争充分显示了这一主题。山东是较早受到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沿海省份。早在辛亥革命前八十多年,英国军舰就窜入威海刺探情报,开了西方列强侵略山东的先声。1897年德国侵占胶洲湾,将山东划作其  相似文献   

6.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近代的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有为中国找到出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 ,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从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 ,由于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中国人民开始寻求新的救国之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相互交往中,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建立了互相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这种民族关系,在同国内外阶级敌人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在十年动乱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历史事实证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从理论上来说,“两个离不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工人运动(城市斗争)落后于农民运动(农村斗争)的不平衡情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看待和领导中国革命,党内为此曾进行了三次大的争论。在争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发展农民运动、以农村包围城市、首先争取一省数省革命胜利从而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主张,但没有被当时受“左”倾思想支配的党中央所采纳。经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认清了中国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整整60年了.60年风雨沧桑,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在回顾人类历史上这一无与伦比的壮举,仍能深切感受到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红军长征胜利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可以归结为: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不断胜利的基础.一、红军长征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革命长期在胜利和失败相互交织中发展的徘徊局面,开创了中国革命进入不断胜利的新起点.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励的英勇斗争.从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些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虽然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鸦片战争以后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次高潮。革命风暴席卷了18个省,持续了18年之久,动摇了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也大大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逐步传播到中国,推动了三部分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准备,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自觉斗争的新时期。本文着即论述“五四”时期中国的三部分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1944年秋,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专区爆发的三区革命,是新疆少数民族反对盛世才、国民党政府民族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武装斗争,是新疆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三区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在这场斗争中苏联(指原苏联,为叙述方便,这里仍称苏联)所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从革命的酝酿、组织、发动武装斗争,三区方面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和平谈判,成立省联合政府,到三区革命汇人全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整个过程都与苏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俄国十月革命…  相似文献   

1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是生活在天山南北各兄弟民族为祖国开拓的疆域。一部新疆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各族人民,包括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相处,逐渐融合,休戚与共,团结奋斗的民族关系发展史。1840年以后,中国已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从乾嘉鼎盛时期走向衰落。当时,正处在上升阶段的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利用其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五卅运动四十周年快要到了。我们历史科学工作者将和全国人民一道,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纪念我国现代史上这个光辉斗争的节日。四十年前的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一次震惊世界的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掠夺,清政府腐败无能,向列强割地赔款,把繁重的负担转嫁于国内,加紧了对各族人民的搜刮和掠夺。全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总代表——清朝统治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斗争首先从壮族聚居的广西爆发,不久便蔓延全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中心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不堪清政府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陕甘地区(包括今宁夏和青海两省区)的回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揭竿而起,掀起了猛烈而持久的反清大起义。这次大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回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生存的斗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7.
1934年至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战略转移途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时,宣传和实践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的主张,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觉悟。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观念从此深入西部少数民族人民的心中,他们开始从封闭沉寂的状态中逐渐走了出来,迈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征途。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前,科学社会主义还仅是人类的美妙理想,四十年后的今天,则已成为包括九亿以上人口国家中的伟大的现实了,社会主义阵营已成为一个世界体系,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全人类历史的行程。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残暴的侵略和统治,革命运动从未中断。中国人民中的许多先进分子,曾经不断向西方和日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寻找革命和改革的真理,然而他们并没有从那里找到引导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自中共二大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后,"少数民族"概念的内涵随统一战线的调整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就修辞而言,经历了从"异种民族""弱小民族"到"少数民族""兄弟民族"的转变;就地域而言,从仅指蒙古、西藏、回疆三部拓展至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境内。梳理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概念演进的过程是中共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透过概念内涵的演进,可以体悟中共对阶级革命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清朝道光年间,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农民反抗斗争在南北各省广泛掀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比较敏感的人,也预感到“天下且大乱”,“逢人但问何处可避兵”。果然时隔不久,就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全国各地广泛发动的农民反抗斗争的继续、汇集、提高和发展,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对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从本质上看,这次革命运动无疑是一次农民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尽管在外表上它带有浓厚的宗教的和民族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