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公司债务与内生破产的实物期权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中性概率测试下研究公司的债务与内生破产问题。将公司破产与接管理解为股东和债权人持有的期权,在得到写在公司资产上的各种相机权益的价值后,本文详细讨论风险债务的债权人在公司破产时选择破产清算或破产营运时公司债务水平与破产决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杠杆水平的公司破产决策问题,发现公司债务对公司的破产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杠杆公司股东策略违约的破产时间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时间通常不一致,破产导致公司价值损失;而且由于杠杆融资,公司破产时间与纯股本公司破产时间不一致,破产带来效率损失。本文的分析对我国公司债务与破产政策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降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至关重要.在构建公司董事联结网络的基础上,从社会关系网络信息传递功能角度出发,分析董事网络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在面临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以及两者交互作用下董事网络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差异,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以2006年至201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上市公司董事网络位置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不显著;相比于非融资约束公司,存在融资约束时处于董事网络中心位置的公司债务融资成本降幅显著更大,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公司更能从董事网络中获益;在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相互制衡下,越处于董事网络中心位置的公司,其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董事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和治理效应在信息不对称公司的融资能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潜在竞争者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本文围绕公司的信息披露,构建“在位者—股东—潜在竞争者”的博弈模型,求解在位者与潜在竞争者交互行为的均衡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检验,发现潜在竞争者有低估在位者信息披露程度的先验信念,行为决策表现为:当披露收益大于其进入成本时大都选择进入;当披露收益小于或等于进入成本时,其决策依据为披露收益与进入成本之差,当披露收益与进入成本之差较小时,一般会选择进入.研究还发现,在位者信息披露的决策信念是既要照顾股东的利益又要设法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其行为决策表现为:当预期收益小于或等于进入成本时,执行较高程度的披露策略;当预期收益大于进入成本时,更多地选择较低程度的信息披露.另外不进入价值较大时,在位者也倾向于更低程度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谢盛纹  廖佳  陶然 《管理评论》2018,(12):200-211
选取2007-2014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年报预约披露推迟行为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预约披露推迟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更高,该正向关系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地,非国有企业为其年报预约披露推迟行为承担着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即便在金融生态环境良好地区,此关系依然显著存在;担保则削弱了年报预约披露推迟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有效识别上市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推迟行为背后隐藏的信息风险;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债权方辨识信息风险的能力,但并未根本改变非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信贷歧视;对于已提供担保的债务,债权人在信贷决策时则更少关注年报预约披露推迟背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债务悬空(Debt Overhang)会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阻滞其开展正常的投融资活动。现有研究表明,发行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Cos)有望成为一种应对债务悬空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债务悬空应对方法及其定价为研究主题,通过改进CoCos债转股的触发阈值,即以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触发阈值,以解决现有CoCos产品在债务悬空应对的适配性方面的不足。具体地,结合债务悬空发生时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考虑转股后的破产清算,基于结构化信用衍生品定价方法进行建模,进而得到CoCos债转股及破产清算时公司资产账面价值的触发阈值,并给出了公司资产、普通债、CoCos、股权价值的解析解,据此进一步计算CoCos和普通债的信用价差及公司的财务杠杆。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探析了波动率、发行期限以及息票支付的税盾效应对CoCos和普通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及CoCos和普通债的发行期限和数量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得到了通过适当提高CoCos合约的债转股比例,可以有效降低债务悬空发生可能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及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品需求波动、成本波动及季节性波动对公司债务期限决策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行业,公司为了免受竞争对手掠夺行为的侵害,会增加长期债务的使用;当产品需求和成本出现未预期的增加时,公司会增加短期债务以进行古诺竞争:产品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会促使公司增加短期债务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两期销售环境下,研究了面向策略型消费者的在线零售商库存信息披露及联合定价、库存决策问题。考虑在线零售商库存信息共享和隐藏两种库存披露策略,构建了在线零售商两期销售利润模型。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讨论了在具有策略型消费者的市场中,在线零售商应如何选择库存信息披露策略,以及如何制定最优定价和库存决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在线零售商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库存决策受消费者估值折扣系数和第二期定价策略的影响。特别地,当在线零售商选择第一期缺货时,更倾向于共享其库存水平信息;当在线零售商选择第二期缺货或者两期均不缺货时,消费者估值折扣系数存在一个阈值,当低于该阈值时,在线零售商会选择隐藏库存水平信息,当高于该阈值时,在线零售商会选择共享库存水平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产品需求波动、成本波动及季节性波动对公司债务期限决策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大的行业,公司为了免受竞争对手掠夺行为的侵害,会增加长期债务的使用;当产品需求和成本出现未预期的增加时,公司会增加短期债务以进行古诺竞争.  相似文献   

9.
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所有权结构、以董事会监督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及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法人股权与国家股权相比占相对多数时,公司价值上升。公司债务比率上升时,公司价值下降。董事会监督并未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如果考虑到公司所有权结构对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法人股权的增加,公司债务比率的上升以及有效的董事会监督将会促进公司价值上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期权博弈方法,探析投资成长期权如何影响公司债务融资决策问题。在不确定条件下,综合考虑利率、税率、债息和债务的期限结构这些影响融资和投资的重要因素,构建期权博弈理论模型,确定企业的最优债务容量,并运用数值方法给出了债务容量与投资成长期权的回报率之间是非线性的"U"形关系的结论。研究表明,当投资成长期权的回报率较低时,债务容量随着投资成长期权的回报率增加而债务容量减少;当投资成长期权的回报率达到较高水平时,债务容量随着投资成长期权的回报率增加而债务容量增加。从而给出了关于债务容量与投资成长期权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新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债务协商机制引入利用普通股和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企业,在一个动态模型框架下分析其对债券投资者行为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分别对采取破产清算和债务协商下,利用可转换债券和普通股融资的企业建模;然后利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给出企业证券价值的显示解;最后通过数值结果分析债务协商机制的影响并给出经济解释。数值分析表明:相比企业破产清算,协商可以提高企业价值、股权价值。当股东的谈判能力在一定的范围时,协商可以提高债券价值、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社会福利。股东谈判能力越强,可转债投资者的转换时机越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可转换债券的融资理论,为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的去杠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的债转股问题,基于债务协商谈判思想,建立部分债务股权互换模型,计算公司证券价格,探讨了债转股对公司价值、破产概率、破产损失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影响,给出了银行等债权人愿意债转股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在事先破产清算协议贷款下,事后全部债转股总能提高公司股权价值,但并不一定能提高债券价值。只有其协商谈判能力满足一定条件,公司债权人才愿意事后选择债转股,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次,在公司股东协商谈判能力的一定范围内,部分债转股能提高公司价值,其最优转股债息比例随着公司资产风险的增大而增加。再次,债转股能降低公司破产风险和破产损失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债券风险溢价。最后,随着股东谈判能力增强,最优协商转股债务比例、杠杆率都减少,而债券风险溢价增大。本文所得结果对我国政府、企业和银行如何实施债转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曾勇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51-56,50
假定未来随机出现的技术创新会造成现有新技术价值的下降,给出新技术价值估计和采用决策模型,进而分析杠杆融资时新技术的投资(采用)决策.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危机和融资约束会延缓新技术的采用;债务融资对新技术投资门槛值的影响依其融资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财务策略的作用,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和创新程度的增加,企业可能加快对新技术的采用.  相似文献   

14.
高锡荣  罗扬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10):117-123
针对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对禀赋穹顶效用的忽视,提出了禀赋相关的心理承受能力假说,并以企业共享信息价值指数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短板优化模型。根据该模型,可以通过不断提升短板企业的信息共享价值指数,达到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研究显示,供应链上企业信息共享价值指数与信息共享成功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而与心理脆弱度成本弹性、社会风险水平、信息共享成本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一是将收入成本比引入到投资价值的制约因素集之中,强调投资收益率或者利润率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引入心理承受临界点概念,指出投资行为在该临界点的两侧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这一结果可以用于设计推进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Brander和Lewis的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结合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分析了企业负债与广告投资、R&D投资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推导提出理论命题,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得到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负债对企业广告投入存在刺激作用而对R&D投资存在抑制效应。企业广告投入与R&D投入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制造业企业两种投入相对均衡,非制造业企业通常偏好于二者之一。企业广告与R&D投入之间相互影响,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非制造业两种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负债对企业广告与R&D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不同债务类型的影响同样存在差异。本研究可进一步促进资本结构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时为企业改善广告与R&D投资策略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在购买体验式商品时面临着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因而会产生参照依赖行为。本文研究了考虑消费者参照依赖行为的定价与订购问题,并分析了产品展示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给定产品满足率时,只有当消费者获得高价值的概率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才会高于没有参照依赖下的最优价格,并且产品价值维度与产品价格维度的参照依赖对最优价格起着相反的作用。进一步给出了最优订购量满足的条件,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最优价格随着订购量的增大而增大。当企业采取产品展示策略之后,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消费者数量减少,二是剩余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增大,此时最优价格随着展示系数的增大而增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更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学习(以研发费用为代表)和控制行为(以广告费用为代表),管理者的学习行为(以管理经验和社会网络关系为代表)对企业成长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的学习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显著正相关;在一定支出水平下,企业的学习行为和控制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正相关;学习行为相对于控制行为而言更为重要.部分行业存在研发支出和广告支出的临界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Risk‐informed decision making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specification of an acceptable level of risk. Such target level is compared against the value of a risk metric, usually computed through a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model, to decide about the acceptability of a given design, the launch of a space mission, etc. Importance measures complement the decision proces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risk/safety significance of events. However, importance measures do not tell us whether the occurrence of an event can change the overarching decision. By linking value of information and importance measures for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models, this work obtains a value‐of‐information‐based importance measure that brings together the risk metric, risk importance measures, and the risk threshold in one expression. The new importance measure does not impose additional computational burden because it can be calculated from our knowledge of the risk achievement and risk reduction worth, and complements the insights delivered by these importance measures. Several propertie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joint decision worth of basic event groups. The application to the large loss of coolant accident sequence of the Advanced Test Reactor helps us in illustrating the risk analysis insigh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