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和1937年7月7日,发动了旨在侵略中国本土的军事事变,这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两起重大事件。“九·一八”事变粗暴地挑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太平洋战场的帷幕,“七·七”事变则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这两个事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采取了完全不同或不尽相同的立场,现作一比较。 “九·一八”事变前,驻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毫无准备;事变后,蒋介石对日军的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侵华态度可从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此时苏联对日侵华主要采取“不干涉”的中立政策,这根源于其自身的民族利己主义。第二阶段:从“七·七事变──1942、1苏联卫国战争爆发。随着日本侵华的深入,已严重威胁到苏联的安全,故在此阶段中,苏联对日侵华态度由第一阶段─—“不干涉”政策为主开始转向旗帜鲜明的谴责,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并积极援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应充分肯定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抗日援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6月 1 8日 ,校党委宣传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联合召开座谈会 ,学习江泽民“5· 31”讲话。校党委组织部、校党委宣传部、党校办、学工部、学报编辑部等有关部分的领导以及文化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和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德育部、学工处等单位的 3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江总书记“5· 31”重要讲话中关于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及“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思想进行了热烈的发言。黎之焕教授认为 ,江泽民同志“5· 31”讲话是其“七·一”讲话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历经 1 0余年精心编撰的 4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今年 4月正式出版发行。在 4月 6日召开的首发式座谈会上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 ,这部 1 80余万字的巨著是目前资料最为丰富、涉及内容最为充实的蒙古族文学史详书。《蒙古族文学史》是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荣苏赫、赵永铣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该书从 1 986年开始编撰 ,至 1 999年 8月编写告竣。全书详述了从古代至 1 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蒙古族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轨迹。这部文学史以蒙古文创作为主干叙述 …  相似文献   

5.
1927上半年,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革命向何处发展?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该怎样走?就成为当时迫切需要回  相似文献   

6.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疯狂侵华,却给自已种了苦果。本文拟从“七·七”事变所引起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日本产生的不利因素和后果,略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深陷中国战场,长期难以自拔 “七·七”事变后,日军便大举向我华北、华中、岳南各地展开进攻,全力以赴实施其“速战速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17日,由 OIV(“国际葡萄·葡萄酒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张裕公司承办的“2002年国际葡萄·葡萄酒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隆重召开。 据悉,“论坛”将於 2002年9月8日至10日(张裕公司创立110周年之际),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本次“论坛”旨在加强中国葡萄酒行业和国际葡萄酒业的沟通与合作。届时,“论坛”将以世界的葡萄酒经济、中国加入WTO后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为主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8.
关于现代中国哲学的时间限定,学界主要有三朴观点:第一,“5·4”至建国前。其立论的根据主要是对于中国革命性质的看法。这种观点认为,1840至“5·4”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的主要哲学形态应称作“近代资产阶级进化论的唯物主义”;“5·4”以  相似文献   

9.
60年前,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奋斗,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这一饱含中国人民耻辱与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事件应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心中。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现实。因此,纪念“七·七”事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12日至15日,CATO学会和复旦大学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前景与问题”学术讨论会。美方参加会议的除CATO学会的学者外,还有“货币主义”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德尔·弗里德曼;美国美中关系学会主席戴维·兰普顿;美国著名作家、《富裕与贫困》的作者乔治·吉尔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政策科学研究员、《谁掌管美国》的作者托马斯·R·戴伊等二十多人。中方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政府机关和工商企业代表等四十多人。  相似文献   

11.
学术时空自然法与退化论——对 J.2 .1 .1 1后部的破译    徐国栋 /1· 1达·芬奇的艺术美学思想    邱紫华 /2· 1放逐与回归 :论新时期作家“复乐园”后的变异心态    宋剑华 /3· 1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    陈国灿 /4· 1鲁迅与当代中国    张梦阳 /5· 1汉语的词语搭配和义征的提取辨析    李葆嘉 /6· 1文学与语言文字学昆仑文化与楚辞    张崇琛 /1· 1 0论明七子的文化人格    孙学堂 /1· 1 7复古思潮与明代中期的《西厢》接受    杨艳琪 王秀林 /1· 2 2左翼文学精神与 2 0世纪中国文…  相似文献   

12.
一、所谓“碰壁”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鲁迅连续在三篇文章——《华盖集·“碰壁”之后》(1925年5月21日);《野草·死后》(1925年7月12日);《华盖集·“碰壁”之余》(1925年9月15日)里说到自己的“碰壁”。鲁迅说:“碰壁,碰壁!我碰了杨家的壁了!……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又说:“我想,这回是六面碰壁,外加钉子。真是完全失败,呜呼哀哉了!”那么,“碰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鲁迅的战斗生涯。先看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不仅鼓舞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而且指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进程。“七·一”讲话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理想与现实、共赢和共存、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是党建创新与哲学创新的指针。  相似文献   

14.
政治·哲学 对中国近代史的一点思考.·二……·.左文华(。6.4) ",、汀中日人文主义问题的思考—、……厕士敏(sc.4)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注 明代汉文史籍记车里宣慰使世系讹误考辩 “”’”“””’”””’“””“””””””““··’··”·’··’··’赵梭臣 SGI) “””“’”’”’“’“””“”…’…”’…·,‘……朱德普(86.4) 思想政治工作的权戍从何而来—…·廖树东〔86) 从何处突破? 忙“哲学应用研咒”………………张尚仁〔m1〕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 问题研究的回 奕车人的灵魂观念与原始宗叛…  相似文献   

15.
中日全面战争初期即“七·七”事变爆发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纵容政策的原因,国内外史学界均有论著与论文进行评述。苏联史学界认为“反苏”是美国对日纵容的主要原因;西方史学界则认为美国陷于国内纷繁的事务,所以采取孤立于外界的政策。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美日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使处于危机中的美国还有必要维持同日本的贸易往来,暂缓它们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军事力量的不足,美国在中日战争初期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政策,视两虎相争之后的有利局面而轻取远东太平洋霸权;欧亚紧张局势的状况对拉美地区影响甚大,美国必须在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国际中国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0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这次活动包括学术研讨、考察。与会代表将考察泌阳县、桐柏县、淮阳县、新郑县等地。这些地方是中国神话流传广泛,并有许多活态传承和文化遗址,还可观看独具特色的民间神话人物的祭祀和庙会。会议将就以下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中国神话学百年回顾与展望;2·国际神话学对中国神话学的影响;3·中国神话学对国际神话学的贡献;4·中国神话学方法论研究;5·中国神话学本体研究;6·中国神…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太平洋战争和雅尔塔协定签订等历史事实出发,阐述了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和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是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而崛起的具有浓厚封建军国主义侵略野性的世界列强之一。它以东方霸主的架式,对古老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虎视眈眈,视为脍灸。自“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它的侵华政策和策略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试就这个阶段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进行剖析,以戳穿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以“七·七”事变为开端,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近卫第一次内阁在侵华战争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华采取了政治诱降的外交政策。长期以来,史学界只注重近卫内阁对华武力进攻的一面,忽视了它企图利用“和平工作”对华诱降的一面。为了全面地了解近卫其人及其在侵华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必要对它在第一次内阁时期的对华诱降外交做进一步的剖析。一、近卫第一次内阁的对华诱降外交,其核心是以诱降蒋介石为对象,目的是迫使蒋介石投降,早日结束对华战争。其诱降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变化,错综复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上海抗战时期的对华诱降外交——“宫崎工作”和“船津工作”。这一时期,是由于处在侵华战争的初期,日本国内特别是陆军,  相似文献   

20.
一八五九年四月十九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给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讲到:“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是马克思对拉萨尔所写的历史剧《弗朗茨·封·济金根》的批评,也就在这封信里明确地提出了“莎士比亚化”的艺术主张。同年五月十八日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给拉萨尔的信中也讲到:“我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