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集团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并使国家竞争向区域集团竞争发展。区域集团竞争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使区域合作更加复杂多变,它是推动当前全球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重要深层次因素。我国要重视区域集团竞争,从区域经济集团竞争的战略高度,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际间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加强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既是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对接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融区域发展与祖国统一为一体的特殊国家区域战略,其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从全国发展大局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互动合作,拓展区域互动合作思路,创新区域互动合作模式,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也将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4.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我省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兴起,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它为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广东东部、浙江南部和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海峡西岸是与东岸(台湾)相比较而言的.福建与台湾处于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闽赣两省历史上就有密切的经济往来.江西是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江西可以搭乘海峡西岸的班车与台湾对接,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闽赣两省在经济建设中各有优势,互补性强,闽赣经济技术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区域竞争优势所具有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空间性 ,探讨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梳理服务经济理论、剖析服务经济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服务经济作用于区域竞争的4条战略路径: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探究了区域获取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8.
福建区域协调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福建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在扩大,这一状况除了与资源禀赋、战略偏颇有关外,还与人们的观念、山区的发展定位有关。建设山海协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以“五个统筹”为抓手,调整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发挥山区比较优势,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为了竞争的合作与超越竞争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社会,不仅在经济生活中,而且在广泛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建构起了竞争行为模式。竞争的社会中也存在着合作的行为,但是,这是一种为了竞争的合作,是为了获得合作优势而进行结盟的做法。现在,人类正处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合作的问题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可以相信,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也就是从竞争的社会向合作的社会的转变。在合作的社会中,合作获得全新的价值,也成为人类建构更加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能源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在东北亚地区东北亚能源需求急剧增加、东北亚地区能源进口依存度高和能源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条件下,东北亚地区必须通过区域范围的能源合作来保障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域必须依靠地缘优势和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通过协商和协议进行能源合作,以保障各国的能源安全和共同利益。虽然目前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展较为缓慢,但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可以在许多重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发展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作为迄今为止城市化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三大中心城市,建立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市圈,从而形成海峡西岸城市群。构筑海峡西岸城市群,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腾飞的关键。考察海西,我们既看到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优势,也正视其面临的挑战,扬长避短,致力于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发挥提高城市功能竞争力;促进产业一体化,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提升基础配套能力;加强与海峡东岸的经贸合作,提升整体合力;以及提升文化竞争力和根本创新体制来发展壮大海峡西岸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合会"及其规范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会,作为民间金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正式金融的有效补充,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金融供给上将能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合会作为团体成员内部互助合作型的资金融通手段,有其固有的运行方式,这是合会合法性的制度基础,也是真假合会的辨别标准。合会的规范化应先行明确合会的合法性,固化合会的运行方式,并针对容易引发倒会风险的问题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晓荣 《东南学术》2007,(5):196-20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势必肩负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人才的福建省高等教育而言,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目前,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对福建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水平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筹资、投资、退出以及监管等方面对海西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机制进行研究。在筹资机制上,海西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估计为175~200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35~40亿元人民币,中期募集90~100亿元人民币,后期募集45~60亿元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为10-15年,基金的组织形式设计为契约型。在投资机制上,海西产业投资基金将突出对台政策,并以推动海西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为着眼点,承接台湾科技业转移。在退出机制上,海西产业投资基金将主要倾向于通过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以及海西产权交易市场来实现退出。在监管机制上,海西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管将实行由上层政府集中统一监管和中层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相结合,再加基层市场化监督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如何扩大闽台贸易和投资为切入点,分析近期导致福建对外开放步伐放慢的原因.在简单回顾闽台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闽台贸易投资关系不论是在福建还是在大陆对台经贸关系中的地位都在不断下降.福建工业化进程的相对缓慢,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小、没有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互补关系是制约福建吸引台资(以及外资)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强化工业基础、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并拓展闽台在第一产业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空间是进一步扩大闽台经贸合作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引力模型表明,大陆地区的经济总量对吸引台商投资的影响显著。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对福建的极化效应大于其辐射效应的情况下,台商逐渐降低了对失去政策优势和缺乏地区规模效应的福建省的投资力度。在不具地区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更要积极推动体制创新,重新确立台商投资福建的政策优势,抵消区域经济规模不足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海峡西岸的福建、粤东、浙南、浙西南、赣东、赣东北、赣南等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历史文化积累等因素,形成了具有海峡西岸自身区域文化特色的生产力布局,加之与海峡东岸台湾的历史渊源,也对生产力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时点数据,使用区位商对福建省整体及其内部九大地市的工业产业部门进行衡量和比较,使用人口重心对福建省人口的分布和移动路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海西能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