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燕  王楠楠 《理论界》2008,(4):201-2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来华学习汉语的人逐年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规模也随之壮大起来。因此,如何针对自身的特点,在高校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办出有特色的对外汉语教育,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针对短期来华留学生的特点,探讨教学管理的规律,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以及1978年以后对学制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对我国教育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要求学校教育制度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行学制中不适应的部分进行改革。(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教育界一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审时度势 ,充分认识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采取有效的措施 ,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所谓个性教育是相对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是一种工厂化“批量生产”式的教育 ,它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的特点 ,无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僵化、一统的方式“生产”人才。而个性教育则是人性化、个人化 (考虑个人的身心特点 ,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志向等 )、特色化 (有个性特色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和谐化 (个性与共性的融合 )的教育。这种教育顺应了人的内在发展需求 ,顺应了教育的内在规律 ,顺应了时代对人、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个性教育的目的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 ,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奠基石──学习《教育法》吴昊全国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大法。这部法律的颁布,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把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纳入了法制建设的轨道,体现了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概述了信息附加值创造与职业形态变革的关联之后,着重阐述了作为职业形态一种的教育职业形态与信息网络发展的关系。文章强调,教育职业形态是随着社会产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革的。当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信息网络的发展,引发着教育职业形态深刻而剧烈的变革,开始推动全球的教育事业。教育职业形态的变革涉及广泛,我们必须顺应信息文明时代的要求,变革我国的教育职业形态,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落实科教立国、科教兴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顺应了现代教育的要求和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真谛 ,在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在于学校教学育人理念的随之更新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增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徐贵耀 《理论界》2007,(12):41-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思想依据。党的各级干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必须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更好地完成自己担负的特殊使命。为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更新干部教育内容,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泽昊 《兰州学刊》2007,(12):145-147
清末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改革教育行政机构、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并不断鼓励社会各界捐款兴办教育事业,多方筹集资金,力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在他的主持下,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在邓小平同志看来,教育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 1.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线索,那就是:中国现在最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的教育思想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指南.这一思想对于促进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教育是兴国之本,是求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事业,因而必须优先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正是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作为我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突破口,从而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这还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给予爱国主义教育以重要位置。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历史。“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战线上园丁们的重视,分层次根据不同对象做好这一工作。可喜的…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摇篮,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事关祖国的前途命运。当代高校学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意义重大。因而,研究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行部门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陈建兰,钟小华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条件下,金融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和繁荣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金融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金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是新时代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论述,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熔铸于新时代党对“初心”的践行和教育规律的探索;其思想内涵包括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的教育发展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教育强国观和以解决人类教育发展问题为己任的教育责任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教育,认为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三卷中,都有大量这方面的论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结合大庆二次创业的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市教育事业,笔者作如下一些思考.一、在一次创业中,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摆上战略位置教育是一种产业,并且不同于其它产业,它是起关雄性作用的基础性产业.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分成前十年和后十年,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的更快发展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和主体之间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它科学地反映了价值观教育的过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精神实质,实现了对主客范式和主体际范式教育的超越.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交往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性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它通过提倡辛勤劳动、崇尚科学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全面丰富和发展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来实现对人性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是人对"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从现实的人及其人的主体性出发,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荣辱观教育固有的规律,才能取得最佳成效。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9):251-2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及其教育政策实践体现出了显著的国情特点,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政策过程及其特征亦日益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公共教育政策构成"源与流"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则是理解我国教育政策过程行动及其优势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呼唤与历史的反思:大学亟需礼仪教育理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精神文明,然而它却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认为,如果没有过去时代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共产主义。我国古代精神文明是以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