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和关键问题,进而估算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数量和发展潜力,分析现行国家政策与制度方面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合理发展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成为扩大就业和实现再就业的主渠道。针对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措施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研究调查数据,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进入条件、就业影响因素以及就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相对具有更狭窄的社会资本和更少的工作初始投入;教育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滞后一期的市场状态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就业分流并没有导致农民工就业市场出现内部分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强的自选择。  相似文献   

4.
城乡就业差异研究由来已久,普遍的观点认为农民工更多的填补了非正规就业岗位是其就业弱势的主要标识,这一结论忽略了相同市场背景下的城乡就业差异。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别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选择和相同市场背景下城乡劳动力工资决定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农民工不仅更多的填补了非正规就业岗位,而且在性质相同的非正规就业市场上,他们依然处于就业的弱势地位。因此,非正规就业不是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全部表现,劳动力市场分割(以非正规就业为标志)也不是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全部制度根源,换句话说,即使打破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城乡就业差异也不会因此而消失.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对山东省内的农民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文卷,回收650分,其中完整问卷479份,数据分析时,对缺失数据采用了个案删除的方法。通过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等,从务工时间、务工地距离、务工收入、务工经历和土地影响方面,分析了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基本状况。最后从促进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和提高非正规就业收入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翊  冯云廷 《人口学刊》2016,(6):99-110
本文采用2002~2009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和市场化进程指数,应用空间计量的方法,考察了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市场中介和法律制度这五个衡量市场化进程的构成因素对推动非正规就业规模的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既对本地区也对周边地区的非正规就业产生影响;其中,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兼具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正效应,非国有经济显著刺激本地区的非正规就业规模,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负溢出效应,产品市场则与非正规就业规模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要素市场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意味着推进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扩大非正规就业规模,解决正规部门吸纳新增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使用空间计量的方法来验证非正规就业和市场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为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朱浩 《西北人口》2006,(6):17-19,23
非正规就业具有短暂性、临时性和灵活的特性,使其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机制,也决定非正规就业的保障具有自身的特性:整体缺乏劳动保障;从业对象抗风险性差;应得保障权利得不到保护。迫切需要根据非正规就业的特性对其劳动保障采取现实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谭琳  李军锋 《人口研究》2003,27(5):11-18
基于第二次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数据 ,本文分析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及相应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 ,非正规就业中的行业和职业性别隔离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性别特征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方面的性别差异 ,而且也为非正规就业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提出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按照两种不同的理念,我国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衍生出两种主要操作方案:“直接吸纳”和建立独立体系,即:一种方案是扩大原有社会保障覆盖面,直接将非正规就业群体纳入其中;另一种方案是针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特点,为其建立独立于原有体系的新体系。这两种方案均从不同程度上照顾了非正规从业者的特殊需求,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交错使得非正规就业社会保障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倒逼机制"为逻辑起点,探讨就业"倒逼机制"、农户教育理性变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以农村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路径校正农户教育理性的偏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以来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境遇变化,本文利用1997-2011年CHNS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城镇非正规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镇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收入存在显著差异,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有雇工的非正规雇佣者、无雇工的非正规自雇者与正规就业者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表明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境遇正不断恶化,劳动力市场向着不利于非正规就业的方向发展.这要求在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应充分考虑非正规就业者的生存空间,加大对非正规就业者的扶持力度的同时,注重非正规就业政策的差异性,减少劳动力市场扭曲对非正规就业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就、问题与促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就业规模和就业服务均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最困难群体的残疾人就业更为艰难,存在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残疾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论就业目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目标是决定一个国家就业政策根本取向和就业格局与前景的根本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业目标应概括为“积极自主就业、取得多种效益、达到社会公平、促进充分就业” ,应从多角度、多元的对就业问题进行考察 ,并且要与多种效益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就业增长缓慢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存在的现实,本文从就业增长与工资、劳动收入上涨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工资上涨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业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只是单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5.
灵活就业形式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揭示中国灵活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灵活就业的发展对女性就业的积极影响即: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女性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社区就业;缓解了女性家务与工作的矛盾等。而灵活就业的发展也同时带来女性职业不稳定、女性劳动报酬普遍偏低、女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灵活就业,制定有关法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作者 2 0 0 1年对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肇庆市、清远市四地妇女就业状况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当前妇女就业中出现的新特点和新现象 ,特别是多元化的就业方式在保障妇女就业权利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了多项就业政策。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就业需求严重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大学毕业生供求的调节、市场就业环境的塑造、相关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强化和对大学生的观念教育与职业生涯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